婚姻家庭法有哪些类型,东西问|陈晓霞:中西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有何异同?

时间:2022-10-27 12:30:11来源:法律常识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题:中西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有何异同?

作者 陈晓霞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石,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异同,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及政治经济条件不同,中西家庭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

家庭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狭义家庭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社会单元,广义家庭则泛指各种家庭利益集团,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姓氏为标志。在经济形式、政治结构和地理环境影响下,中西文化形成了各自的家庭观念。

家庭从婚姻开始,成员之间彼此成全、互相服务、荣辱与共。家庭首先在承认众多的“不同”前提下,以自身的文化聚合“不同”防止“冲突”,从而使“不同”个体之间形成“协调统一”。中西家庭都具有包容“个体”要素的功能,具有繁衍生息的“世代性”。

中西家庭均以实现幸福为直接目的,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维护成员生存发展。中西家庭作为最小的伦理单位,在培养“个体”之间的关联、责任与关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西方家庭有着共同的育人观,养育子女的社会性,塑造培养合格的社会人。

中西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存在许多差异,仅从渊源、内涵、类型和教育重心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2014年1月,四川籍农民工赵虎与妻子仕珍带着全家福照片返乡过年。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中国自古注重家庭集体精神,形成群体价值理念。《周易·说卦》中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天”与“地”就是人类之父母,天下为一家。正如《论语·颜渊》所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说:“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国注重以家庭群体为本位,将个体融入群体中,个体与家庭、社会及国家命运是一致的。在中华文化中,家庭是“生生”的载体,“一以贯之”的本体,“配天祭祖”的基础,“返本开新”的始端,宇宙秩序与社会生活都围绕“家庭”展开。

西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造就了繁荣的商业文明,塑造了西方人理性、勇敢、独立的个性,他们注重个体权力及财产所有权力,强调理性价值。基督教中耶稣基督让人离开父母兄弟姊妹来到主的怀抱,建立起信仰的共同体。洛克认为子女是上帝的产物,父母不过是子女的看护者而已。基于此西方建构起“个体—主体”现代性哲学观念,个体主义长久地偏向“个体”的自我成就,而忽视了“个体”的相互成就。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化,而个体理性和权力不断得到加强。

弗吉尼亚阿灵顿郡的爱德华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中新社记者邱江波 摄

中国人遵循“从利他中实现利己”的价值取向。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亲情血缘为最坚实的社会纽带。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孝”文化。家庭成员责任重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西方社会尊重个体自由、权利与尊严,重视爱欲、圣爱和友爱,主张家庭以个体为本位,遵循“利己就是利他”的价值取向。西方更加注重个体的理性,注重自身的价值。个人是家庭及社会的主人,个人利益往往是主导因素,而家庭则是次要的。

中国家庭属于父子文化,《易经·家人卦》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成员恪守其位、各尽其责。男女之间缔结婚姻建立家庭并遵循家庭伦理,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夫和妻柔,各自舍弃部分自主权力,实现和谐统一。西方家庭以夫妻为中心,注重夫妻关系及男女自然之情,以夫妻间主观感受作为婚姻目的,结婚是为了行使两性间的幸福权利,婚姻家庭真正成为私人问题不允许外在权力干涉。主张个体的自由权利高于婚姻家庭,夫妻各自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重心在于“道”。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世界架构为天、地、人“三才”,同属“一个世界”。主张“道不远人”,“道”要从“身边”寻求,首先是从夫妻、父子家庭关系开始。《周易》有云:“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道端正,天下方能安定。孔门庭训等是家风传承的典范,家风决定个人命运,影响家族兴旺。西方家庭注重知识培养,重心是孩子兴趣和创造力的培育,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注重成长及爱的教育,父母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赞赏及鼓励,通过与子女交流关注子女心理需求。

2019年10月,摄影展“中国人家”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亮相。图为参观者观看1968年拍摄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总之,中国家庭更强调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西方家庭则强调家庭成员个人权利的保护。“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充分理解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异同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将有效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完)

作者简介:

现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为多所院校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尤长于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主持近20项国家、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出版《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游学三孔》等8部个人专著,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