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16:33:08来源:法律常识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代宗师费孝通认为,生育制度是指包括结婚、生殖以及抚育孩子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婚姻、家庭、夫妇关系、亲子关系、代际传承、亲属制度等,是一系列人为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这些安排的目的,都是为了代际传承、种族绵续,最终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网图侵删
费孝通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有机整体。社会结构完整必须依赖于人口的平衡,但是人总会有一死,死亡会破坏这一平衡,这时候就需要新人顶替上去,修复受到破坏的社会结构。因此,社会必须得有一个新陈代谢的机制。
新人从何而来?就得靠生育。生育包括两个环节——生殖和抚育。但是,人类生育与个体利益是有矛盾的。新生命的造成,却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是典型的“损己”行为。因此,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想方设法避免生育,跳出从性爱到生殖的闭环。
网图侵删
但是另一方面,从社会结构来说,维持人类的绵续,又必须要生育。这就造成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就是生育制度,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中延续下这一整套解决办法。
婚姻制度的本质,就是为了保证新个体的成长,确定双系抚育,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和稳定。
首先,婚姻制度协调了性与社会的冲突。婚姻制度就把性生活限制在婚姻关系里,为夫妻更有效抚育子女提供制度保障。
网图侵删
其次,婚姻制度为生育提供保障。通过婚姻制度,就把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衔接了起来,确保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新分子。
而就一对夫妻来说,最完美的婚姻生活,就是夫妇社会上的合作需求与夫妇感情上的满足能够统一。由此形成的和谐关系,费孝通称之为契洽,也就是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在中国社会,夫妇间的合作历来偏重事务合作,而缺乏感情上的满足。
总之,人类社会为了新陈代谢,男女通过婚姻制度成立家庭。家庭的出现,成为人类社会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
夫妻关系,再加上亲子关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统一于家庭当中,这就是费孝通所称的“家庭三角”,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亲子纽带,稳固了家庭的结构。
那么,夫妇如何能够保证孩子抚育得好呢?费孝通先从空间的角度,根据小家庭、大家庭、社区三个概念来梳理孩子成长的路线。
网图侵删
在小家庭里,夫妻虽然居住在一起,但是各有各的生活空间,比如男主外、女主内。而在亲子关系方面,孩子逐渐长大,亲子关系也跟着疏远。夫妻双系抚育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子女长大成人,脱离原有的抚育团体去成家立业,走向社会,最终亲子联系被逐渐切断。
再看大家庭。大家庭指较广的亲属团体。不过即便在大家庭之中,依然是由不同的父母子基本团体构成,所以大小家庭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这些不同的大小家庭最终形成社区,各个社区的社会分工可以不尽相同,但是社会结构必须是完整的,必须能满足每个人的生活需求。必须不断地有新的社会分子加入,且必须经过一番训练,才能在社会中得到正式的成员资格。
新社会分子需要在家庭中经历社会化的训练,这个过程会产生世代隔膜、社会性断乳、成年仪式等现象,最终子女成为合格的社会分子。
所谓的社会继替,就是人类社会中新人替换旧人的位置。社会集体需要规则,包括社会职位,对物和对人的各种义务和权利,以及所担任的工作,如此一代代地传递下去,以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和个人的生活。
网图侵删
社会继承的方式很多,有礼法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古代最常见的方式;有遗言,比如《水浒传》里晁盖的遗言。如果没有做好继替工作,那么社会结构的稳定就会失衡。
在费孝通看来,社会继替是整个生育制度的关键。在亲属体系下,社会集体有两个突出现象:世代参差和单系偏重。
七、总结
费孝通写作此书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战争、天灾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存续和文明传统的绵延,为此,30多岁的费孝通满怀抱负,要一探社会的究竟,《生育制度》就是回答传统社会如何延续自身,社会何以维持和继替的问题。他从家庭入手研究社会,将眼界拓展到人类和文明传统赖以生生不息延续当中,奠定了中国本土社会学发展的理论基础。本书尽管出版于70余年前,但如今仍然是认识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值得一读再读。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