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婚姻家庭的诗经篇目有哪些,诗经 国风 桃夭

时间:2022-11-21 03:10:10来源:法律常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表达婚姻家庭的诗经篇目有哪些,诗经 国风 桃夭】,以下3个关于【表达婚姻家庭的诗经篇目有哪些,诗经 国风 桃夭】的信用卡逾期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信用卡逾期知识。

  •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 《诗经》丨“桑间濮上”的婚恋生活
  • 浅谈《诗经》婚恋诗
  •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每日一诗

    桃夭

    先秦: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桃夭》篇,对它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恐怕就更好理解了。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还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丽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美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艳如桃花”,还要“宜其室家”,也就是美与善之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这种观念呢?先秦人为什么把家庭和婚姻看得那么重要呢?

    把婚姻和家庭看得十分重要,还不仅仅反映在《桃夭》篇中,可以说在整部《诗经》中都有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如果我们再把《桃夭》篇之前的五篇内容摆一摆,就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婚姻和家庭问题,在《诗经》中确实是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

    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

    第六篇,即《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

    以上是三百篇的头几篇(除掉第四篇),它们写了恋爱,结婚,夫妻离别的思念,渴望多子,回娘家探亲等等,可以说把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谈到了。

    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开卷头几篇几乎全部是写婚姻家庭问题的,岂不令人深思?不论是谁编辑的“诗三百篇”,不论孔子是删诗了、还是整理诗了,抑或是为“诗三百篇”作了些正乐的工作,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他们是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问题的。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论这个问题呢?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每个人都仰仗着家庭迎接困难,战胜天灾,争取幸福生活,当然希望家庭和睦、团结。娶亲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前途,所以,对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这很容易理解。

    从统治者方面来说,就要复杂多了。《礼记·大学》引到《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可真是一语道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巩固与否与社会的巩固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到了汉代,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之说。不论“三纲”,还是“五常”,它们都以夫妇关系为根本,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其它的四种关系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诗集传》卷七)从这段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的魏文侯有一段名言,说得很为透僻。他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宜家”是为了“宜国”,在他们眼里,“宜家”与“宜国”原本是一回事,当然便被看得十分重要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论自古以来多少解经者就《桃夭》作过多少文章,但象小桃树那样年轻,象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人们衷心祝愿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

    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

    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象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画中的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目光躲闪,却又忍不住兴奋的顾盼,在夭夭桃实、灼灼花枝的衬托下,人若桃花,两相辉映,怡人的快乐迅即涌上心头,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心声:“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今天我要嫁给你啦......”

    之子与归,是说这个美丽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归,妇人谓嫁曰归。在夸了即将出嫁的新娘的美貌之后,诗意开始延伸,人们随之将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那是怎样的呢?诗里唱到“宜其室家”、“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

    宜,和顺美满的意思,室谓夫妻所居,家为一门之内。如果说对新娘容比桃花是毫不掩饰的赞美的话,这里就是含蓄的将女子的“善”,掩藏在宜家宜室宜人中了。试想,新人过门后,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仅有美丽的脸蛋是不够的,必得有颗善良的心,才能让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三百”开篇,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 宜室”、“ 宜人”上的“宜国”。

    不管怎样,“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就是今天,我们也同样祝愿着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归”,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宜其室家”。

    艺术特色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侯特征。《文心雕龙》:“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总之,这首诗虽然并不长,但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体现了先民社会特有的那些礼俗和风情,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营养。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廊桥遗梦》

    《诗经》丨“桑间濮上”的婚恋生活


    一部《诗经》,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说“爱”的篇章。从历史上到今天,这些诗篇都给了人们强烈的震撼。温婉的杜丽娘小姐,就是读出了《关雎》一诗的缠绵爱意,才成就了一番“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混世魔王”贾宝玉,学《诗经》只学了言情的《国风》,才特别会怜香惜玉。今天有许多解读《诗经》的书,干脆只选了说爱的诗篇,甚至让对《诗经》陌生的读者们误解,似乎《诗经》就是谈情说爱的。因为这305篇诗在历史上被尊为“经”,是古代孩子们的教科书。所以,这本两千多年前编成的诗集,实际上也是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圣经。

    《诗经》中写婚恋的诗篇有近90首,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许多婚恋习俗:有男女为取悦对方而互赠香草的《溱洧》;有记录当时人多在秋天结婚,“秋以为期”的《氓》;有描述贵族娶妻,妻妾成群的《韩奕》等等。纳媒问聘也是《诗经》中多次出现的重要婚嫁步骤,《氓》中的女子即是因为“子无良媒”而推迟了婚期。关于媒人,还有另外一词叫“作伐”、或“伐柯”,它语出自《豳风·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男方的媒人称作媒,女方的媒人称作妁;据《说文解字》解释,所谓“媒”是谋合二姓之义,“妁”是斟酌二姓之义。

    中国古代婚姻成立有六道手续,叫“六礼”,也叫“六仪”,其具体内容见于《仪礼·士婚礼》,包括:

    1.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

    2.问名。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与生辰八字。

    3.纳吉。男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姻缘。

    4. 纳征,亦称“纳币”。男家给女家送聘礼。女方一接受聘礼,婚姻即告成立。

    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其同意。

    6.亲迎。即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这中间,没有哪个环节能离开媒人。《伐柯》诗中引申意义最丰的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一句,男人找到一个好媳妇,就如斧头要安上一个合适的斧柄,都是有一定的程序的,没有媒人在其中牵线怎么行?诗中提到的“笾”是竹制的盛食物的器皿,“豆”也是一种食器。笾和豆整齐地摆着,先祭祀祖先,继而待宾客,正是婚礼的仪式。因为媒人的介绍,人生大事隆重圆满地完成了!

    与今天一样,古代的婚礼也是从喧闹的乐曲中拉开序幕的。《诗经》时代的婚礼祝福曲有很多,《周南·桃夭》就是其中一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一下子就把人的心灵占满了,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灼灼其华”是桃花鲜丽的样子,“其叶蓁蓁”形容的是桃叶茂密,“有蕡其实”则是桃树的果实累累。诗中从灿烂繁盛的桃花和浓密的桃叶联想到桃树的累累果实,比喻并祝愿新娘子婚后早生贵子、儿孙满堂。《诗经》里颂嫁的诗都写到了对子孙满堂的祝福。多子多孙的热烈向往在《诗经》里比比皆是,《大雅·假乐》篇有“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的句子,典型地反映了“多子多福”的家庭伦理观。“硕人”的高大丰美在《诗经》里屡屡成为被歌颂、赞叹的对象,这是古人对生命、力量和生殖的崇拜所决定的,不是壮硕的女子很难满足那样热烈的生育期望。《诗经》里还有一首婚礼祝福曲,其所取的意象十分有趣,就是现在人人讨厌的害虫蝗虫: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螽斯》)

    这首诗的主旨就是“宜尔子孙”!诗中有“诜诜”、“薨薨”等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音韵铿锵。在远古,人口极度匮乏,人类随时面临灭绝危险,而且由于人类内部的竞争,也急需扩大自身的人口规模,因而生殖就是社会的头等大事。那时候,具有多仔/籽特征的动、植物常被当作崇拜对象,如龟、蛙、鱼、葫芦、桃、瓜,等等。由于螽斯这种昆虫繁殖力极强,年生两代或三代,传说一生可产99子。所以,民歌手才把螽斯编进唱词,再三祝颂“宜尔子孙”。在古代中国的婚庆祝辞中常有“螽斯衍庆”的词句,就是从这首诗中提炼出来的。

    诗由心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涉及爱情的苦辣酸甜:有写情侣欢快春游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思念之情的《王风·采葛》,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可遇不可求的《周南·汉广》,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恋爱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等,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苦。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文章摘自《诗经八堂课》(作者刘冬颖),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浅谈《诗经》婚恋诗

    诗----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从《诗经》中婚恋诗的基本内容归纳分析《诗经》婚恋诗的写作表现手法“赋‘比、兴”进行全面细腻地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出古人的爱情婚姻生活。分析《诗经》婚恋诗可以两个方面进行男女之间的爱情,表现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并非道德上的压抑,而是先民内心如水般绵长持久、始终不衰不绝的生命。

    从爱恋和婚恋两方面分析《诗经》中的男女之间的坚贞纯洁的爱情,而至今仍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在恋爱诗中有描写仲春幽会互相赠送信物的,也有抒发恋爱甜蜜的,有也表现情人的清纯清新的喜悦和娇羞。婚恋诗基本主要内容表现在当时人们对新人纯朴真诚的祝愿的祝辞;对被丈夫无情遗弃的弃妇之悲泣的遭遇以及对夫妻间真挚的情爱等等。一系列的婚恋诗丰满生动地描写了人物的不同形象:男子对心仪女子倾慕之情,多情婚恋自由的女子,婚前甜蜜婚后被丈夫蹂躏的弃妇形象,缠绵悱恻的孤独。因其美妙、内涵饱满、意象朦胧的诗句为后人的一直不休地吸收与使用,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我国《诗经》收录了305篇诗歌,来自西周年初到春秋中叶,在文学史史占有独特的深远影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记录了这些诗歌内容非常广,有真挚的情感,表现富有美感的艺术,有淳朴自然的风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言不尽的文学艺术的生活图景,正是从《诗经》中能体现出丰富内涵以及它的思想。《诗经》译名诗人诸多,内容丰富,具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幅周朝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人们常把《诗经》比作“周朝社会的一面镜子”。

    《诗经》不仅抚育、灌溉了世世代代的人情文化,也滋润了几千年的不同阶层社会生活。《诗经》不仅有泼辣、抨击、婉转、真挚的国风;也有幽怨、铿锵、清雅、柔润心灵的大雅和小雅;也有雄健、真诚、庄严、谦恭的三《颂》。在《诗经》题材上具有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重要性。朱熹在其《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反映周代人们各种感情观、恋爱观、婚姻观,在《诗经》国风也有全面细腻地表现出来,并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影响。有鲜明的口传歌谣在语言上、形式上、结构上充分地表现出来。《诗经》不止有婚礼之喜、归宁之恋、生活之苦的婚姻诗,也有朝思暮想、幽会之乐、相思之苦的恋爱诗,直言无隐地展现出来她们的直率坦然强烈丰富情感,也展现出她们对恋爱自由,无比向往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些题材都是来源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情态,也在内容上揭露当时人们对幸福恋爱婚姻的清新和纯粹的天然美,同时也揭示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也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封建礼教不是那么严谨,从而也体现出男女的感情能有追求自由的恋爱权力,和无拘无束的婚恋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现在与古代却不同。古代男子可以妻妾成群,风流倜傥,而今婚姻都是国家法定一夫一妻制,如果男子变心了,那就是有出轨现象。不过,《诗经》中《氓》其实也运用大量的艺术手法简述婚后这位男子的狡猾,暴虐,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通过“氓”的品行是为突出热恋中的女子沉醉在爱恋,失去理智,是非难辨,才上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男子之当,导致婚后被遗弃。朱熹在《诗集注》阐明:“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很明显是从礼教的角度告诫女子要贞洁。可是如今想要单纯纯真的女子真的海底捞针。因此,这也说明了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婚恋生活观念,固然也证明了古代女子被封建礼教限制婚姻自由的权力。

    一、婚姻诗

    人在社会上最温暖还是属于自己的家庭,婚姻是人们在社会上相亲相爱的纽带,如果人生缺少婚姻生活便是无趣的表现,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是十分重视婚姻问题。在《诗经》中婚姻为主题数量较多,且较广泛,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鲜明地突出婚嫁场面比较热闹,以及用华丽词藻描述婚嫁祝辞,以情景结合描写方式恩爱的夫妻生活,同时也能表达情人之间分离之苦,甚至也有些是弃妇诗。婚姻生活的甜蜜和苦恼折射出当时人们生活种种丑态,揭露出当时社会某些问题,这也是给后世文学界的发展提供了永久的滋养,为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一)新婚之喜

    作品描绘了婀娜随风,金车玉作轮的迎亲仪式和友邻右舍欢庆婚姻典礼,“咚咚”鼓声抑扬顿挫的赞歌,再现了婚礼上热闹喜庆的场面。《国风·召南·鹊巢》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诗集一首诗,同时也是一首以平浅的言语写成婚的进程婚礼诗。这首是弃妇诗,此诗背景历来争议较大。大归纳三种:一、鹊喻新郎,鸠喻新娘。二、鹊喻弃妇,鸠喻新妇。三、鹊与鸠并无明确所指,只是自然界的两种鸟,此诗的叙述者与婚礼无关的他者,可能此诗只是一个与婚礼无关的路人所作。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赏析

    《鹊巢》中古人把鸠居鹊巢作为婚礼来阐述。两种鸟的天性:第一种是喜鹊乐于筑巢,第二种是斑鸠喜于来同住。作者之意是指新娘嫁后要住在男方家了,把鸠居鹊巢喻为男娶女嫁,是当时人们的惯例和本性,是值得祝贺和庆祝的。这首诗是新娘娘家在唱新婚赞歌为将要出嫁的闺女的美好祝福。这些诵赞歌的婚礼之夜似乎与少数民族有所保留下来的风俗文化。这首诗视为新婚赞礼诗,鸠(布谷)比作新娘鹊比作新郎,从而生动婉转展现婚礼的热闹。朱熹将《鹊巢》的诗旨强解为以鸠比喻文王之化,行后妃之德盛而歌颂之。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其笺说“鹊鸟开始在冬天筑巢,要架到春天才能完成。”这也是衬托出春天的季节适合结婚的好日子。诗中新郎有车有房有能力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通过“方、盈”二字似乎可以显示这些生活方式类似以大家庭为主的温暖生活的大家族。这首诗三章是递进方式写的,但可以从诗中“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行程其中的一个环节,再以我们现在的婚礼习俗相比,与它相比差之千里,这个环节是新郎来迎亲。也是描写迎亲的车辆的数量多,也不仅体现出新郎家的富裕,同时又能体现出新娘的高贵与乃是大家闺秀。“百两将之”是指新郎已接新人之后,人群车辆似长龙般热热闹闹地返回自家的路上,”百两成之“指大家欢悦地接送新娘到男方家里,这也是阐述了迎亲回家成婚。所以可以从诗中”御“、“将”、“成”三个字可以表现出新娘新郎整个完婚的过程与形式,从中也体现出成婚的过程中的热烈与隆重,让人感动迫不及待地向往自己结婚的那天的喜悦

    (二)归宁之恋

    于《毛诗序》认为《邶风·泉水》是卫女思归之作:“《泉水》,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范家相《诗渖》等从之。而何楷《诗经世本古义》、龚橙《诗本谊》、魏源《诗古微》、高亨《诗经今注》等以为是许穆公夫人所作,黄中松《诗疑辨证》则怀疑是宋桓夫人或邢侯夫人所作。此诗作者序传均无明文,史料亦不可稽征,大概是卫国女子嫁到别的国家,思念家乡而不得归时写下的诗。

    《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赏析

    《邶风.泉水》描写思念故乡和亲人远嫁的卫国女子,借助外游的方式消遣惆怅的心情,把想归宁的愁思释放。《泉水》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远嫁他乡,离开自己的家乡,但她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国,日夜魂萦梦绕。但是如今故国物是人非,想回娘家却有多么的不便,所以她的内心充满了忧愁与无奈,因此只能吟诗消遣心绪。第一章用咏“毖彼泉水”流水之意为兴,含蓄有情名表其心,于即“亦流于淇”这也说明了女主角的思乡之情生生不息。第二章描写女主角对归宁之途的幻想。第三章重复第二章的格式,出宿干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形成反复环绕的效果,与第一章衔接呼应。与《邶风·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即可用二字“彼、亦”起调,言表文情凄美而不突兀,从而点出诗中主题“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再叙愁肠,回肠荡气“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悠悠思愁,文情更上一层,即我“思须与漕,我心悠悠”。全诗是凭空杜撰,以幻想想象写真,寄托出女主公的深切的思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第四章直言本事,虽已远嫁,但日夜思念自己的家乡。“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是描写主人公记起故国的人与景,越发起我的思乡的情怀,满怀忧郁而悲伤。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故园探望,只能驾车出游缓解思念家乡之心,消解心头的忧愁。故乡一草一木不禁勾起我们的无限的遐思。泉水叮咚,是寂寞,是离愁,物是人非,再也看不到故乡的优渥美景。一般言不尽乡思惆客怎以何人说呢?本诗构思奇巧,以思怀之情起,以思怀之情终,形成首尾呼应之势。此诗中间穿插了回忆和设想,以往昔的恋恋不舍,如今归心如箭待发,相互而映,使得思归之情渲染得无比复杂之境。此诗以幻写真,虚实相间,如戴君恩所言:波澜横生,峰峦叠出,可谓千古奇观。


    (三)生活之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与众不同,可以在《诗经》中寻找人们各种生活情况。揭示当时一些过得艰辛不幸的婚姻家庭、夫妻恩爱家庭生活过着那么美满幸福,以及揭发徭役战争给他们带来家破人亡之苦,这些都是从诗经中,从不同的家庭从不同的生活中,可以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家庭生活是那么痛苦,情感的波折。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民歌、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自诉婚姻悲剧诗。正当属于春秋初时期,人们对当时的封建思想正存在萌发时期,对落后的封建思想还没有达到完整体系,所以人们的婚恋生活是自主爽朗的,是可以以自己心仪的对象自由恋爱。诗中的女主角与氓的民主自由的恋爱婚姻的曲调。不巧的是,女主角结婚只有三年就被自己的配偶所弃了。诗人把所弃回娘家后的女主角的口吻,选择了几个片段便写下了这首诗《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37,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赏析


    《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这首诗写了一个卫地女子同一个异国而来的人“氓”相识后,这位女主人公的真挚的爱却“氓”赤裸裸地利用,没有经过她的父母媒妁之言,一再催逼这位女子早日与他完婚。于是“氓”向她求婚,这时女子坠入爱河之中,便是成了恋爱脑,突破媒妁之言的枷锁而结婚,结婚之后又痛斥氓的负心而抱怨与悔恨;这首诗不仅刻画女主角的自由恋爱的爱情生活,又着重表现了她对“氓”的爱是那么痴迷与疯狂才有婚后的后悔与怨恨;这位女子远嫁给他之后:婚后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女子丝毫怨,日夜操劳着各种繁忙的家事;岁月转眼而过,忙忙碌碌地过着生活,生活慢慢地稍微好转,“氓”却暴虐相待,女子最终背弃回娘家。两人恩断义绝决。爱得潇潇洒洒,爱得轰轰烈烈都是明显地突出深情的女子爱得自由,爱得甜蜜,却不考虑未来的生活将会如何,被甜美的爱情冲昏了头脑。

    诗人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来写主人公在怀着对氓炽爱的深情,冲破了礼法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恋爱自由,以及女子倾诉的方式表现,这首诗是写事与情相通,懂得选裁,在大致上时间的来记事,作者巧妙地运用穿插和回顾的手法,以情蓄文表现是结构上紧凑集中,强烈的抒情,有强烈感染了,同时也能体现出她敢于冲破封建的枷锁,但是命运多舛,但始终还是与父母安排、媒妁介绍的束缚的一样的命运,不过,她也有着难能可贵的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

    二、恋爱诗

    爱情是什么呢?我初次看法:爱情是人类内心一种莫名而微妙的心理吸引,是对异性莫名其妙强烈心动的感觉,是人类天性的一种微妙的属性。其实爱情是在心理学诞生之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对爱情的探讨。爱情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心理和主观情感结合的复杂现象,在不同时代、文化、学科和学者们对爱情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记录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对于寻找另一半、恢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爱情,黑格尔也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爱情就是一种整合,即把一个个体所包含的一切全部渗透到另个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其追求和占有的对象。人们会由于依恋类型、爱情信念观、年龄和性别等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的情感。从“热恋”到结婚,爱情本身也可分出不同的阶段。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是多巴胺、催产素等生物因子调控着爱情,尾状核和壳核等涉及快乐和脑区与爱情的发生有关。正好《诗经》中有记载到爱情中的萌发而内心产生恋爱的波动。《诗经》中的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恋爱的憧憬。现在的人喜欢把爱大声说出来。而古人却喜欢把爱与喜欢表于含蓄委婉,或喜欢用转述、传唱以及讴歌的方式来表达爱情的美好。那种纯粹的爱恋,砰然一动,恰是《诗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显得更加珍贵。且诗人善于围绕大方面的形式作为反映人们的爱情、情感的实践,这也始起《诗经》。

    在《诗经》中恋爱诗把爱情描写得细腻而委婉、悸动而羞涩、朴素而健康、纯洁而珍贵,可以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从中表达了人对坚贞和向往追求的爱情而发,生动形象性地突出对待爱情的专注用心真挚的人们的忠诚表现。诗中有的描写恋人之间分离苦生、丝丝缕缕的相思之情,有的描写恋人们自然纯真的爱情,有的描写女子用友人的身份来掩饰等待情人,而有的描写男子对一见钟情的女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每首诗都是发自对恋人的肺腑之言,有着直言无隐地表明,有着奇妙委婉的内心,也有着以天真无邪的话语,借物绘写情人邀约的动人画面,体现当时生活各种风俗,烘托出浓浓的相思之情。

    (一)朝思暮想

    《关雎》是描写互相倾慕想要追求的男女爱恋诗篇,是向往与追求的美好爱情,也是对爱慕者由衷的称赞。在周代社会松懈的封建礼教,年青男女的婚姻大事是大多都是自己对仰慕者的好感,于是萌发内心的恋爱的向往,以及大胆执着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的冲动,这也是出自我们人类的本性意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诗词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此诗是坦率直白的情感方式以情景相融地写作手法。以背景的称谓和场面,便得知主人公是一个不平凡的高尚人物。这首诗了抒发了求之不得的优思, 艳丽的姑娘采摘荇菜的身影,在河中倒映婀娜多姿和水灵手巧的画卷,使不经意间我们初心蠢蠢欲动萌动,因此激起了(主人公)的青睐与强烈的倾慕之情,他深情的单思恋,难以安眠,内心的世界深受深情地暗恋此女子。对她形影不离的爱慕与盼望,纯洁而真诚,,深深的悲恸,不知与何人说此刻失恋悲痛的心情,凸出主人公的最萌的倾慕方式,这代价似乎有点过了,不过是含蓄婉转内敛,又悸动而可爱的羞涩的表现。

    《关雎》拟人比喻的表现手法,关关与雎鸠在参差荇菜的河边互相应和着,心心相印的雄鸟和雌鸟,十分融洽的感情关系的爽朗地一一风趣地展现。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而突出对女子的追求之勇气和爱慕之情无法自控。以一种水鸟的名字称为“雎鸠”,听说“雎鸠”是专情鸟类,不离不弃与爱的人终生相伴古人把“雎鸠”称为王雎,它们经常成双出来江河湖泊边戏水,两人情感非常和睦。男子脑海顿然忆起在眼中和心间挥之不去她那婀娜的身姿和艳美的面容,从而引起鉴赏者无线的遐想与构思,也突出男子的多情。第三章讲述了主人公内心对她已经难以自制,翻来覆去,则以难寝。不知道清纯美貌的能否对心乱如麻的自己一见倾心,也是如此的辗转难安。这可谓“哀而不伤”。第四、五章描写在脑海中求之不得的美好遐想。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描写那位男子要弹琴、击鼓鸣钟,打动那美丽动人的少女的芳心,让她永久追随、陪伴。此男子禁不住自己梦寐以求的心上人,鼓起勇气大胆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女子,于是击鼓鸣歌向倾慕者表明心意,便是求婚。用“友”、“乐”,二字具有力度得凸出主人公求婚的激动之情。“乐而不淫”指的是不涉于侈靡而又兴满而足。一唱三叹的回环往返叠唱,是把关雎为兴,诙谐地体现出情感的真情流露,散发出强烈的爱恋的生活气息。专注情思的男子,如痴如醉、辗转难眠,甚至暗恋到对婚礼的憧憬和欲望高潮的描写,深情地透露出《诗经》中的爱情是抒情较强烈而烂漫的,而温婉含蓄的,,纯真而坦然,而大胆爽直,是表现青年男女恋爱时光的,心心相通,情情相碰的甜蜜情感的构想。

    ?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人们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的压迫,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二)幽会之乐

    《诗经》中一部分讲述恋爱幽会的愉快甜蜜的情景。《周礼·某氏》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句话是描述男女约会的习俗一般都是在中春之月举行,可以说当时人们很讲究天人感应,不过能看出周人对所崇尚的礼乐文明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认男女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的合理性。

    《诗经.郑风》当中的名篇是《溱洧》,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幽会的独特风情。溱、洧是两条河的名称。诗家喜欢引用河水作为的对象,昭示了千古的诗的柔顺、飘渺、汹涌、澎湃、浩瀚地水源的灵性。离有阳春三月之时阳气勃发,阴阳联结,万物复苏,徜徉着清冽的河水边,有温馨的气氛,洋溢着对心仪之人爱的芬芳。对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洧河岸上幽会风情的描写,追求自我想要爱情生活,婚恋自由的向往,有情人男女终成眷属。

    溱洧(先秦)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赏析

    《溱洧》描写的是三月阳光灿烂之时,男男女女相聚溱洧边游玩,互相赠送心爱礼物,大大方方地坦露自己的倾慕之情,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如“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七夕被今人当成中国情人节,秦观有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牛郎织女银河相隔它称为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全诗以众多男女相约游玩的欢乐幽会场景,借助溱洧边春色作为背景,渲染热闹的气氛,体现了纯朴淳厚的民歌特色,也突出他们温馨甜蜜的恋爱情感,情味悠长,是来源诗人以一对恋人甜蜜的对话语言,也表现了民众的审美情趣。全诗两章“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兮”开篇点题,以溱和洧起兴。两条河边涨满了潮,丰盈柔情的河水,仿佛涌上岸上与我们分享愉悦的心情。全诗贯穿一弯春水,那些兰草、芍药是诗中男男女女表达爱意的道具。诗中有叙事,有对话,语言生动形象,真挚朴实感情,这样一首美轮美奂、欣欣向上的诗歌。且结构相同的东西可以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对照、联想,因而这里的转换顺理成章,毫不突然。

    这首诗是以善于转折为人称道的,清人牛运震《诗志》、陈继揆《读诗臆补》皆认为它“妙于用虚字转折”。其实它的“转折之妙”,不仅独在虚字。如上所说,前一层次的从风景向风俗的小转折,是借重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实现的。这里从风俗到爱情的大转折,则巧妙地利用了“士”、“女”的相同字面:前层的“士与女”是泛指,犹如常说的“士女如云”;后层的“士”、“女”则是特指,指人群中某一对青年男女。字面虽同,对象则异。这就使转折完成于不知不觉之间,变换实现于了无痕迹之中。诗意一经转折,诗人便一气直下,一改前面的宏观扫描,将“镜头”对准了这对青年男女,记录下他们的呢喃私语,俏皮调笑,更凸现出他们手中的芍药,这爱的信物,情的象征。总之,兰草“淡出”,芍药“淡入”,情节实现了“蒙太奇”式的转换。
    ??于是,从溱、洧之滨踏青归来的人群,有的身佩兰草,有的手捧芍药,撒一路芬芳,播一春诗意。尽管小小的郑国常常受到大国的侵扰,该国的统治者也并不清明,但对于普普通通的人民来说,这个春天的日子仍使他们感到喜悦与满足,因为他们手中有“蕑”,有“勺药”,有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三)相思之苦

    诗篇注重抒发内心美好向往的爱情,便成相思如桃李的苦涩,诗人把客观恋爱作为叙述主题,不管是世外情景还是心头的影像,都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具有一种“相思如桃李,无言自成蹊”的风格。万种情思,两处茫茫皆不见,脉脉春风,秋水伊人,在水一方。浮生如此,思多会少,不如长相思。故乡是了我心,君人却不知。如诗经中的《蒹葭》也是类似的相思愁情,是那么沉痛,是那么惆怅,更是“抽刀断水水更愁”的楚境。

    赏析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讽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 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蒹葭”与芦苇相似,秋天开紫花,与芦苇都是在水边所生。这是一首怀人诗。从诗中也体现了一个痴情人的心理情感,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衬托出主人公此时此刻此景的心情。朱熹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伊人”是指主人公对倾慕追求的女子。此诗?刻画这位女子是扑朔迷离,只可望不可即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逆流而上寻找却是追寻不到,如水中般的仙女如此难以高攀,心里的急切而又无奈的朝思暮想的心情是蚂蚁一番痒,更是刀绞一般痛。“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顺流而下追寻,宛然亭亭玉立在水中与我相望,这样飘忽难觅,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一望随影而去的姑娘,使眺望对岸水中的他神魂不定、视觉模糊,对伊人的迷恋,又求之不得的种种失落感,微妙而含蓄地呈现青年男子的无尽思慕的痴情种。在世间似乎无处不有着一种可望不可求奇妙的人生艳遇。《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言:“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全诗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未晞”、“未已”,灵活性地转换使用“湄、跻、洠、坻、右、沚”使用这些字眼来描绘求情难得、如隔深水、水中望月、镜中看花的茫然,也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迷茫而伤感的色调,更有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追寻时间漫长,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同时也表现了是单思恋的痛苦之情。“望对岸而伸手向往。”这句话其实就是现在德国古民歌把追求不到女子也多称为深水阻隔。所谓“我们人类的恋爱的情感以及求之不得的单思恋或者是失恋的感受大概是有很多相似点,否则也不会有古欧洲与古中国都以隔水向往为意象,借景抒情,间接胸臆地描述苦恋苦求的感受。《蒹葭》这首诗为后人营造一种女人柔如水而成的朦胧美的意境,“女人是水做的”也是来源《诗经》中的《蒹葭》,至今值得人们吟唱“秋水伊人,在水一方”,不禁使人进入一种梦幻般美的伊人幻境。


    结语


    婚恋诗在《诗经》中不只有着固然有重要的位置,数目多且有着丰富内容。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写丰富情感生活,用醇厚独特的艺术风格抒写依依不舍,求之不得爱慕之情 ,基本章法结构重章复沓,更有分量地用回环往返的方式抒情的效果,以平实客观地描写了人们的情感自然而由然而生的展现。

    在《诗经》中婚恋诗营造出古代人们、痛苦、悲凉的婚恋生活氛围,从而也是为我们的中国传统生活奠定了基础,让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悠久中国风留下宝贵的遗迹。爱恋诗意境美感,使我们向往自由的婚恋,喜欢自由追求的生活方式,无尽的追恋和精神的归属感使人不禁陶醉其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儿了,关于本篇【表达婚姻家庭的诗经篇目有哪些,诗经 国风 桃夭】,是否是您想找的信用卡逾期呢?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敬请关注本网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