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交通肇事罪逃逸解释,肇事逃逸怎么量刑?

时间:2023-05-27 09:11:28来源:法律常识

引言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肖某肇事逃逸

2012年肖某驾驶其父亲的货车在道路上行驶,当车辆行走到一处人行横道时将行人赵某刮倒,赵某未在人行线内行走,经鉴定赵某已经达到了重伤标准。

事情发生后肖某并没有报警,下车查看发现赵某流了好多血脑袋一片混乱,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之后肖某的父亲叫上儿子一起快速离开了现场,很显然其行为已经构成了肇事逃逸。



受伤的赵某一个多小时后才被送到医院救治,原本若是及时治疗赵某本不会有事情发生,但因为延误了治疗时机右腿被切除,可以说赵某是因为延误治疗变成了残疾。

交警部门介入后很快找到了肇事者肖某父子,经过审理肖某对此事需要负全部责任,并且赔偿受害人赵某的相关损失。

不过,因为种种缘由肖某父子一直没有赔偿,以至于赵某与两人的恩怨一直没有消除,也没有原谅赵某父子。

肖某的逃逸行为

什么是肇事逃逸,即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

那么肖某构成肇事逃逸吗?对于此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就是不构成肇事逃逸,还有一种就是构成肇事逃逸,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首先虽然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肖A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但本案中却存在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肖某并不是主动离开肇事现场的,这一点法院需要考量。

从上述的介绍中不难发现,肖某撞到赵某后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是肖某的父亲催促让他离开的。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存在一定的“故意性”,但很明显肖某却不是此种性质,并非故意离开现场。

换一句话来说,若是想要认定肖某为肇事逃逸,就必须要找出行为人故意逃离现场、主动规避法律责任的情节,如此才能够判定其为交通肇事逃逸。

肖某作为一个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小伙子,遇到这样的事情一般没有主见,这个时候他的父亲让他上车赶紧离开,作为儿子在手足无措的时候很容易听从父亲的安排。



由此观之,肖某逃离现场并不是主观意图,亦或者说非故意而为之,而是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的该行为,既然不存在故意性、主观性,那么就不能被判定为肇事逃逸。

当然,支持肖某肇事逃逸的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肖某肇事后虽然不是主动离开现场,而是听从其父亲的安排,这个时候可以认定他是因为不知所措而非故意逃离现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冷静下来,那么这个时候便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就是说完全可以主动自首并交代事情的原委。在此情况下,赵某可能会及时得到救治,甚至最后不会因此失去双腿。

从事情的结果上来看,肖某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等交通部门介入后才被逮捕并被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肖某的种种行为都可以看出,他是主动在逃避法律责任,所以可以认定为肇事逃逸。



肖某父亲的行为如何认定

回看此场事故本身不难发现,肖某之所以会在交通肇事后选择逃逸,其父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事故发生后肖某主动下车查看,说明在第一时间没有主观上逃逸的思想,但其父亲的话却给他很强的指示,让肖某最后选择了肇事逃逸。

从客观事实上来说,肖某是这场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也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可是,肖某父亲的行为也对此事故的结果起到了负面影响,所以应当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可以理解为肇事逃逸的“共犯”。

对于此事我国法律有着明文的记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通过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肖某的父亲作为乘车人,在肖某发生交通肇事后理应主动救助受伤者,并且选择让儿子主动承担应该的责任,这才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正确的教育。

可是,肖某的父亲却选择让儿子肇事后逃逸,既不救助受伤害者,也不承担交通肇事的责任,其行为不但缺少法律意识,而且还触犯了《解释》的第五条规定,从法律上来说应该承担责任。

除此之外,肖某父亲的行为还有可能构成“犯罪”。父亲作为乘车人按照《解释》的第五条规定,有责任和义务鼓励和支持肖某正确处理此事,但他却指示儿子离开肇事现场。



甚至在事后还主动坐到驾驶位置上快速离开现场,很明显肇事行为虽然不是他的错误,但是在处理赵某受伤、交通事故的问题上却存在极大的错误,应该构成犯罪且需要程丹丹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有一个原则叫做“举轻以明重”,也可以理解为肖某父亲指使儿子逃逸的行为,甚至要比儿子肇事逃逸更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其行为也应该被认定为犯罪。

总的来说,肖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没有问题,与其它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区别就是,所承担肇事逃逸后果的差别,毕竟其父亲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错误,也需要对此事进行担责。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后肇事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的,则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而且可能被并处十五日拘留。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很明显肖某父子的行为已经达到了恶劣级别,最起码要面临罚款以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刑法》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交通事故 劳动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律师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案件 房屋 土地 自诉 补偿费 当事人 债务 公司 打官司 离婚协议书 刑事案件 债权人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找律师可靠吗 交通 肇事罪 合同 甲方 交通肇事 法院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鉴定 车祸 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人民法院 债权 补助费 财产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