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8:07:29来源:法律常识
全文约2215字 / 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文字 / 候建林
前言
“律师,我老公把人给撞了,人被抓进去, 我该怎么办?”“律师,我老公这个情况,会被判多久?”“律师,对方让我赔钱,不然不给谅解,我该不该赔?”“律师,法院说没有谅解,没办法给缓刑,我该怎么办?”......办理交通肇事案件过程中,案件当事人或其家属总会问到这些问题。
交通肇事案件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件类型,具有高发性、赔偿范围特殊性特点,同时,交通肇事案件作为过失犯罪,其处罚力度有别于故意犯罪,但是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经常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没有谅解,不给缓刑”。本文笔者将从案例检索、亲身体验、法律规定三个方面来进行验证,是不是没有谅解就没有缓刑。(以广东省为例)
案例检索
总结:“想缓刑,需谅解”
前几天笔者接触了一个醉酒驾驶致使一人重伤一级的交通肇事案件,未逃逸,初犯,有自首,发生在珠海,法律规定是在三年以下量刑,但是为了了解该案件在珠海量刑幅度及是否缓刑的可能,笔者便在2月22日针对该案件进行了检索(检索工具为Alpha)。
一、确定检索条件:
地区:广东省
时间:2018年
关键词:重伤一级,全部责任
二、结果:
16个案例(附件一),因只有16个案例,笔者便没有进一步设置检索条件;排除其中涉及到其他罪名及逃逸的情形,最后为10个案例(附件二);
三、分析:
经查看案例发现,重伤一人作为交通肇事处理的案件,量刑幅度在1年3个月至2年之间,刑期不算久,但是,在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自首无谅解的案例都没有缓刑,但是缓刑的案例都有谅解。
亲身体验
总结:“想缓刑,需谅解,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团队经办的一个交通肇事案件,当事人造成一死,也有自首情节,也愿意赔偿,但是被害人家属狮子大开口,要求当事人赔偿3倍的数额才肯给予谅解。到了法院我们提出了这个情况,法官的意思也是没有谅解,没办法给缓刑。最后在当事人的一再坚持下,赔偿了3倍(律师也曾告知当事人数额明显超过合理范围),最后才给的缓刑。
法律规定
“‘没有谅解,不给缓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谅解,并不是缓刑的必要条件。”
虽然实践及案例反映出“没有谅解,不给缓刑”,但是法律却并没有这样的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修正)》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 【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缓刑问题的复函》
(一) 缓刑的适用范围问题:缓刑适用于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处刑较轻并因其他具体情况以暂不执行为宜的被告,即于判决罪刑时同时宣告缓刑若干时期,对这种被告不予关押,也不予管制(但可在判决确定后,将判决书送其所在机关或基层行政单位,以便了解其在缓刑期中的表现,予以教育)。如在缓刑期内,没有犯新罪,对他所判徒刑就根本不执行了;若在缓刑期间又犯新罪,法院应将原被宣告缓刑的徒刑与其所犯新罪合并考量,决定1个刑期来执行。
3、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正确适用缓刑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三、 适用缓刑的“犯罪情节”,应主要考虑:
(一)过失犯罪的;
(二)具有值得宽宥的犯罪动机或原因的;
(三)犯罪手段、方法不残忍、不恶劣,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
(五)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
(六)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的;
(七)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具有其他轻微犯罪情节的。
六、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应适用缓刑:
(一)拒不认罪的;
(二)故意再犯的;
(三)故意犯数罪的;
(四)惯犯;
(五)教唆犯;
(六)团伙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七)被劳动教养两次以上的;
(八)曾因违法犯罪被撤销缓刑的;
(九)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的犯罪分子。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法律规定中并没有将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作为判处缓刑的必要条件,而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危害性,所以,“没有谅解,不给缓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谅解,并不是缓刑的必要条件。
结语
虽然法律并未规定谅解是缓刑的前提条件,但是,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法官却将取得谅解作为缓刑的前提条件,没有谅解就不给缓刑,我们也理解,法官是从化解社会矛盾的角度去量刑,但是这也导致了,有些人会通过这点追求不合理的赔偿。
法治总是有缺陷的,任何落实到人间的事情总是有残缺的。而法官的起到的作用便是弥补这种残缺。是否判决缓刑,法官更应当从社会危害性及法律上进行考量,而不应当被道德绑架,法律不应当成为一些人追求不当利益的工具。
附:
Alpha案例库检索记录表一
Alpha案例库检索记录表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