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3:35:45来源:法律常识
“无证驾驶会被逮捕,而无知状态下养孩子,被关进牢笼的不是我却是孩子。”说这话的,是一个韩国的妈妈名叫李柳南。她把和孩子的一段经历写成了一本《妈妈的悔过书》。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天下家长的焦虑是相通的。在养孩子这事儿上,李柳南走过的弯路,可能还有很多的家长正前赴后继。
李柳南是韩国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工作上,她极其认真——她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总是会比别的班优秀,各种教学比赛她总能拿第一名。她还出过一本教育方面的书,颇受家长们的追捧。
生活上,她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学霸,成绩优异,从小就是学生干部,还有才艺。如果不是高考前夕儿子女儿突然休学,她将一如既往地认为自己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妈妈。
高考前2个月,模拟考试成绩在全国前100名以内的儿子突然跟妈妈说:“我实在无法去学校了,能不能先休学……”
这样的消息,即便对任何一个普娃妈妈听来也无异于晴天一声惊雷,更何况是李柳南这样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学霸妈妈。
李柳南震惊之余,开始骂儿子,骂了大半个钟头,希望儿子能够清醒,能够回心转意,能够按自己的设想坚持高考完……
李柳南的丈夫知道这事儿后,和往常一样妇唱夫随,把儿子一通骂。
可是,骂有用吗?没有。
紧接着,正上高二的女儿也提出不去上学。同样,李柳南又开始大吵大闹,责骂、训斥、恐吓、威胁、劝诱,可是,也没能改变女儿休学的决心。
休学后的两个孩子,整天在家吃饭睡觉玩游戏看电视,足不出户,也不让阳光照进房间。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他们过着昏天暗地的生活,几乎成为“废人”。
家里氛围紧张如同地狱,李柳南苦苦挣扎。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原本顺利的事业也突然倒闭,家里负债累累,甚至搬到了出租屋居住。
讨债公司的人如影随形。李柳南上课,他们就在教室的窗外;李柳南去教会做礼拜,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可是他们却从不进李柳南的家门——因为这个家太可怕了。
这期间,李柳南车祸加生病,数次进医院,2次大手术,孩子们都无动于衷,认为她“做秀”。
李柳南一说起上学的事,孩子就会大声怒吼:“听到妈妈的声音都起鸡皮疙瘩,听到妈妈说话就觉得喘不过气,拜托你不要说话,嘴巴闭上吧!想看着我们死吗?”
是的,孩子也曾想过去死。
那一天,李柳南回到家,发现女儿把自己锁在房里,发出动物般的吼叫声、哭声。李柳南从窗户缝隙看进去,女儿的房间满是撕碎的衣服和书,衣柜的门被砸破,女儿坐在床上哭。她的头剃光了,双手是血,脸上的表情难以言喻。
李柳南想和以往一样教训女儿,又突然心惊:“万一女儿自杀了死了,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1、错过3岁前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机
当时,教师休产假特别不容易。生儿子时,李柳南休息了2个月;女儿出生后不满7周,因为学校找不到代课老师,李柳南就回去上课了。
家里有公婆可以帮忙,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妈妈是不可替代的。
每次去上班,孩子哭着要跟妈妈走,李柳南只好趁孩子睡觉或者玩入迷的时候偷偷地溜走;
老人重男轻女,儿子有爷爷奶奶加倍的疼爱,女儿虽小也能感受得到被轻视。她会咬奶奶以示抗议,会爬到阳台等妈妈回家。
女儿终于等到了妈妈下班回家,可是李柳南满身疲惫。她对女儿说:“去跟爷爷奶奶玩,去跟哥哥玩……”
吃完饭,等李柳南终于收拾完,李柳南身体如有千斤重,女儿还缠着要哄要抱不肯睡,一碰到床就立马醒。李柳南不耐烦:“你为什么还不睡,为什么又睁开眼睛了?妈妈快累死了,真的快疯了……”
要等到十几年后,李柳南才后悔不已:“如果可以,我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只希望时光能够重来。”
2、不断否定和打击孩子,从不称赞孩子
女儿7岁时,即使练习到深夜,第一次听写成绩也只有60分。李柳南斥责女儿:“这样的成绩你敢回家?饭还吃得下去?你哥几乎每次都拿一百分,你到底是像谁啊?你做对了什么还有脸哭?”
女儿拿了80分回来,李柳南仍不满意:“这次考试比较简单吧?”
女儿开心地挥动着100分的试卷:“妈,我也像哥哥一样拿到一百分了!”李柳南残忍地说:“你们班个个都拿一百分吧?有几个人一百分?”
当时的李柳南以为,自己这么做可以让孩子谦虚不骄傲,多年以后她才悔恨自己为何这样的苛刻:那些话语如同匕首,一刀一刀割在孩子心尖儿上,践踏着孩子的自尊,斩断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失去了自信。
3、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
早晨穿衣,李柳南按自己的过时品味准备好孩子的衣物配饰,可女儿不肯妥协。
有时女儿先穿好她喜欢的衣服,李柳南就会强行给她脱掉,再强行给套上自己挑的衣服,绑上各种蝴蝶结和发圈。
节日去商场买礼物,李柳南总是催促孩子,最后大多数都买了李柳南中意的东西。
孩子每天穿梭于各种培训班,上小学之前就开始学钢琴,还有笛子、溜冰、游泳……李柳南觉得应该上学的东西,孩子就得去学。
儿子多次提出想去学打鼓,李柳南说:“看来你还有时间学打鼓,那就再多上一个补习班吧!”
儿子在学校报名了街舞社,李柳南去找到儿子班主任,把儿子换到了读书会。
校庆时,李柳南私自给儿子报名单簧管,强迫儿子穿上燕尾服,并站在舞台上。儿子带着满是不耐烦的表情演奏完古典乐曲,几乎没有人鼓掌。
后来的李柳南有多后悔,当年的李柳南就有霸道。那时的她不明白:儿子想要学打鼓和跳街舞,是孩子在想尽办法释放压力,而她,在拼命拖孩子后腿。
4、无视孩子的抗议和需求
两个孩子肠胃都不大好,经常得跑医院。女儿一二年级时,只要有考试或者语文课,总是会说头痛、肚子痛。在学校她还经常呕吐,被同学取外号“呕吐鬼”。
医生诊断女儿是神经性偏头痛、神经性胃炎和肠炎。李柳南斥责女儿:“你就是在装病吧!什么神经性胃炎,不想去学校硬要装病吧!”
女儿中学时,因为肠胃问题住院,大半个月都没好。
医生给她看女儿的胃的照片:“简单来说,就等于是胃壁被长长的指甲刮伤,血正不停地流着,这是很痛苦的,她是因为很会忍耐才能忍得住。我以为治疗后马上就会好,但复原状况比预期中要长,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我也很担心。”
当时的李柳南无法理解医生说的话,要到很久以后才明白,女儿的病因正是她自己——妈妈应该是让孩子最感到放心的,李柳南却成了孩子最大的畏惧。
5、让孩子去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
李柳南学生时代成绩优异,然而由于家境困难,最后去了教育大学,而不是她期望的知名私校。成为母亲后,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能够完成她的心愿,进入名校或美国常春藤盟校。
钢琴是李柳南大学时音乐课的必学项目。中学才第一次看到钢琴的李柳南,尽管勤学苦练,弹钢琴的分数也只有D。因此她对钢琴产生了执念,下定决心“以后我生了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学琴”。
在读小学之前,李柳南的孩子就开始学钢琴了。除了周末,整个星期都要去上钢琴班,没有一天停歇。到二三年级时,孩子们开始不想学了。
李柳南说:“你们给我听好,妈妈以前住的地方没有钢琴,你们是因为好命有我这个妈妈,才能看到钢琴、摸到钢琴,这可是要花大钱才能学的才艺,要懂得感谢。钢琴你们至少要学到小学毕业,以后钢琴补习班要是再缺课,就不准给我回家,知道了吗?”
于是孩子只好勉强继续学,还拿过全国大赛的奖杯,直到小学毕业那年才停止。但从那天之后,两个孩子再也没有坐到钢琴前。
6、无止境的唠叨
职场妈妈不易做,每天上完课回家,李柳南已筋疲力尽,可一家四口加上公婆、小姑共7人的饭还等着她做。
“孩子们,吃饭了。”
“你们还不快出来?在干什么?”
“你们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是吧?到底在干什么?耳朵聋了吗?”
“你们还不快给我出来?在干什么?我是这个家的煮饭婆吗?吃完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快点出来!”
李柳南叫喊的只是孩子们吗?不,还有那4个正端坐在电视旁边的大人。
饭桌上,李柳南也没停止唠叨:
“妈妈晚上做了这道小菜,赶快吃!”
“这个对身体很好,快吃。”
“不要光吃肉,青菜也要吃。”
这样一直唠叨,孩子能放松地吃饭吗?
7、“我是为了你好!”
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都是因为你我才成这样。”papi酱说:“我听完了心里面只有一种负罪感,觉得父母人生中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心怀负罪感的孩子,心理负担有多重,李柳南并不明白。
李柳南也常说:“我是怎么把你养大的?想去的地方没去,想吃的东西也没吃,想穿的衣服没穿,想买的东西也忍住没买,就这样把你拉扯大,这一点你比谁都清楚啊!”
然而儿子并不领情:“谁叫你这么过的?不是你自己喜欢才做的吗?妈妈要去玩时,我什么时候抓着你不放了?妈妈要买东西时,我抢走你的信用卡不让你买吗?从今天开始去玩吧!你说的昂贵家教费、实习费,现在都不用付了,也不用做饭给我们吃,去玩个一两个月回来,有谁会说什么吗?尽情去玩吧!到百货公司把想买的衣服都买了,还是要去看时尚秀?没有人会拦你。”
掏心掏肺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儿女的冷漠和不领情。李柳南崩溃又无助。
李柳南书中推荐的教练式辅导是以“你和我同行吧,我陪着你一起”为出发点,以对方的可能性为基础,呈现平等的伙伴关系,支持对方自己找答案。
教练式辅导很重要的一点是:不会觉得对话的对象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和个性。
教练式辅导的核心三要素为:“自己选择、支持性回馈、成就感”。
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做什么、想买什么、想去哪里……这些都应该是从小就给到孩子的选择的机会。他们会通过这些学会分析和思考。
孩子做出选择后,不要去考虑是好是坏,先将孩子说的话复述一遍,是最简单且安全的支持性回馈。要知道,孩子说要做什么时,是绝对有他自己的理由的。
孩子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性回馈,就能感受到成就感,如此一来便赋予了动机,有益于孩子尝试学习其他的事。
李柳南的儿子学了八年钢琴,无论妈妈怎么要求,他都不愿再弹。而他自己决定要学打鼓,没人要求他,他自己每天练习到深夜。仅仅三个月,他就能在舞台上打鼓伴奏。
回首过去,李柳南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并不是以父母的姿态在养育儿女,而是像一个管理者、监视者和统治者,非常恐怖且糟糕的那种。想让孩子重新走出家门,首先要赋予孩子自我主导学习能力的动机。而自信和目标是激发动机的两个重要条件。
想要孩子自信,就要肯定、尊重、支持和称赞孩子。即使要提升孩子不擅长的部分,也要找出擅长的地方给予称赞,提升孩子的自信,弥补孩子的不足。
建立起了目标,找到了该去做的理由,孩子自然会开始行动。
在实践中,以下三种策略非常重要:
1、正确的责备。孩子做错了事,要就事论事,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或个性。即先谈论情况,再说父母对这件事的感觉,以及父母希望的要求。
2、进行有帮助的称赞。在适当的时机,称赞孩子的努力或者行动,以及具体的理由。“这阵子你忍住没有看想看的电视而是认真念书,结果成绩进步很多,我真以你为荣!”
3、率先道歉。父母发现自己做错了,也要先承认错误。孩子也能学到犯错时该怎么做。
很多孩子觉得无法和家长沟通,家长往往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病的是自己,吃药的却是孩子。
家长如何才能打开孩子心房?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读懂孩子的情绪。对于年纪尚小语言能力不足的孩子,可以观察他的肢体语言、行为、动作、表情,对大些的孩子,可以直接询问:“现在心情怎么样?”
在孩子表现情绪的瞬间,是接近和孩子关系及帮他调节情绪的好机会。在察觉并读懂孩子细微的情绪时,给予协助不让情绪变得更激烈,是比较好的方法。
无论孩子的情绪好坏,重要的是能不带偏见地给予真诚的共鸣。将孩子说的话复述后,再用“什么”和“怎么”来对话,而不是问“为什么”。因为问“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在指责。
帮孩子主动表现自己的情绪,找出能描述自我情绪的词语。什么样的情绪该怎么处理,帮助孩子判断思考。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找出各种解决方案,思考解决方案成功的可能性、执行的可能性和效果等。不要急于告诉孩子大人心中更好的方法,不要试图代替孩子做决定。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他知道选择什么解决方法最好。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
忽略型父母会忽视或认为孩子的情绪不重要,甚至还会嘲笑孩子;
压制型父母会关注孩子的行动,无视甚至批评孩子的情绪,认为负面情绪只会出现在个性不好或脆弱的人身上,一定要加以制止,甚至不惜骂或者打孩子。
放任型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相信只要情绪释放出来,所有事情都能解决。能给孩子共鸣和安慰,但不会帮孩子处理情绪和解决问题。
情绪教练型父母会在孩子表现情绪时,新生孩子并且耐心拜,不错过孩子任何细微的情绪变化,且能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协助孩子找出解决方法。“我感觉到你伤心难过,我可以帮你什么忙呢?”
半年前我读到李柳南这本书时,自我感觉自己是个教练型妈妈。但当我写到这里时,我发现自己只偶尔算是教练型父母,还有时只是放任型父母,或者压制型父母。这份不稳定的发挥,会受到当时自身的情绪、身体的疲劳程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本书的作者李柳南,不知忍受了多少次想骂儿女的冲动,强咽下去过多少想脱口而出的话语,我们不得而知。还好,经历种种艰难之后,两个孩子回归了正常的生活,李柳南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儿子后来上了大学又休学,在别人研究生毕业年年纪他才大学毕业,考取研究生,却是学哲学。他在教会担任志工,打鼓、弹吉他,偶尔写歌作曲;想成为作家,他写一些赚不了钱的文章,写以妈妈和爸爸作主角的小说。
女儿尝试过学做糕点烘焙,通过了技师考试,考取了两证书;把体重从80kg减到48kg;后来考取了美国某大学的心理学系,在三年内完成了四年的大学课程,以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研究生。
相比那段时间孩子只会打游戏,看不到未来,现在(作者写书的时候)他们想做什么就会去行动,这转变,有如奇迹一般。
李柳南在书里写:“最好的教练式辅导基础是放下,最优秀的教练式辅导技巧是信任与等待。”
李柳南等来了孩子们熬过艰难的日子,并活了下来。大家还能拥抱,还能一起吃饭聊天。
也许你我也能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教练,而非糟糕的统治者;也许我们都需要去读懂孩子的内心;也许孩子正等着我们的支持。也许看过李柳南的经历后,我们也会有一些改变……
这篇文字断断续续写了半年。期间从北京搬家到深圳,从北方到南方,琐事繁多。家有俩娃真是伤不起。还好,还好,还能挤出一点时间来看看书,写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