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04:38:04来源:法律常识
2018年5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浓雾里的桥梁是连接中朝的鸭绿江大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场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争爆发,过去整整七十年了。这些年,陆续读了许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对此也略有了解。当年离那场战争最近的城市——辽宁省的丹东市,还有许多可以见证历史的战争遗迹。比如那条举世闻名的鸭绿江,比如鸭绿江上的断桥。
2018年5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
我第一次去丹东是在1995年,那时我刚刚上班,在化工机械厂做销售员,第一次出差去的就是丹东。上学时在书摊上租了一本抗美援朝的书读过,知道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美援朝战争所需的人员及物资,基本上都是从这座城市输送到朝鲜战场的。
2020年3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鸭绿江大桥和鸭绿江断桥并行在江里。
去丹东,鸭绿江公园是打卡地。那时自己没有相机,公园里有固定的照相摊点,需要第二天去取照片或是给邮寄。记得当时我是靠在一块写着鸭绿江的石头上,背景就是鸭绿江和铁桥。铁桥是两座,一座是正在使用的直通朝鲜,公路和铁路混合的鸭绿江大桥,另一座就是著名的鸭绿江断桥。
2020年3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断桥上的志愿军英雄群雕,前面的塑像是彭德怀元帅。
鸭绿江断桥,就是鸭绿江大桥在1950年11月被美国空军炸毁后残存的遗迹。它是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11年10月竣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桥梁。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该桥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交通大动脉,具有关乎全局的战略地位。
2020年3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断桥的钢梁上布满弹痕。
在鸭绿江公园拍完照片的第二天,有急事没能再去江边,直接回了单位,也没留邮寄地址,我那张纪念照片,也就永久地留在了鸭绿江断桥旁边。我和断桥的第一次谋面,第一次合影,不知道被照相馆给扔到哪里去了。
2020年3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断桥中方一侧还有钢梁,朝方一侧只剩桥墩。
2014年,我再去丹东,这一次是慕名而来,为那条鸭绿江、为鸭绿江上的断桥。在丹东境内的鸭绿江上,共有两处断桥,一处是丹东市里这座——鸭绿江断桥,另一处是位于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的水泥断桥——河口断桥。它们都是朝鲜战争的历史遗迹。
2018年5月,丹东市鸭绿江公园。市民在此休闲娱乐。
这次先看了丹东市内的钢铁断桥,然后驱车去河口村,那里是近些年著名的旅游景点,号称桃花岛,有鸭绿江、有桃花、有江南水乡般的小村庄,还有就是承载着战争记忆的河口断桥。从丹东到河口,一路溯江而行,江景秀丽,一江两国,风光各异,加上异国的神秘和那场战争的惨烈,思绪纷乱,无法理清。
2018年5月,丹东市。鸭绿江上新建的中朝鸭绿江大桥,由中方设计建设,投资二十多亿。
来河口看桃花,来河口拍桃花,是很多摄影人的梦想。之前看过许多有关河口桃花的照片,配上江水的背景,确实与众不同。艳丽之中有那么点深沉,也就免于落入艳俗的套路。我不喜欢拍花,也就没赶花期前来,此次是六月份,小桃子已经有核桃大了。
2020年11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河口断桥景区里的塑像、飞机和坦克。塑像是彭德怀元帅。
河口断桥作为一处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上桥观景要买20元的门票,这一点我很不理解,总以为这是在伤爱国游人的心,许多红色旅游景点都是免票的。丹东市里的那座鸭绿江断桥,也是收费的,标价比这里还要高,想想心里就很不舒服。
2020年11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用来播放抗美援朝电影的影院。
我到河口断桥景点广场时,天已擦黑。断桥,在淡淡的夜色里横跨大江,朦胧中可以看到中方一侧,有红旗在桥上飘扬。像巨龙将起,似铁马跃江,又像是一队忠诚的卫兵牢牢地守护着国门。
2020年11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断桥桥头的岗亭。
广场上空飘荡着雄壮的志愿军军歌,那是曾经响彻中国大地的嘹亮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此地此景,听此歌,难免思绪万千,热血沸腾。
2014年11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早上太阳从朝方一侧升起,那边总是有点神秘。
河口断桥原名叫清城桥,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为方便对华侵略,指使朝鲜和伪满政府修建于1941年的一座公路桥梁,它是日本殖民主义的铁证,桥头还有伪满时修建的炮楼。1950年的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伟大的、优秀的中华儿女从此走过,进入朝鲜战场。
2020年11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断桥桥面。
七十年前的某个夜晚,大军云集河口村,江水在湍急地流淌,风在吼,马在叫,大江在咆哮。对面的远山里,笼罩着阴霾。我们的英雄儿女们在这样的夜晚走来,一队队、一批批踏上清城桥,坚定而豪迈地走过,进入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
2014年6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在断桥上游观看断桥。
我似乎感受到大地在微微颤动,将军们从桥上走过,普通军官们从桥上走过,士兵们从桥上走过。桥面上响着急冲冲的脚步声,那是低沉的大合唱,像水波一样从桥面传到桥墩,再传入江水,与湍急的江水雄浑的轰鸣形成和声,流向下游,注入大海,向世人召示:中国人民敢于面对任何强敌,敢于迎击任何挑战。
2014年6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断桥上的电线支架。
河口断桥经过了旅游公司的修缮,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桥面宽6米,工艺和质量应属上乘。桥头有一个水泥岗亭,两侧的水泥栏杆上除了插满了印有志愿军部队番号的红旗外,还有关于那场战争的文字和图片介绍。
2014年6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在断桥下游观看断桥。
全长七百多米的大桥,从中方一侧到断口处也就四百米左右。离断口处六米左右,用白钢栏杆封堵,并有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断口的边缘处尚有数米高的角钢龙门架,上面架设着生锈的电线。对面的朝方桥面上,建有一座边防唢所,估计仍在使用中。
2014年6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江边的一位老人给我讲当年飞机轰炸的往事。
在江边我遇见一位老人,给我讲有关断桥的往事。那时她正在学校,当时根本不知飞机是何物,只听嗡嗡怪叫,从村后面的山头上绕个弯,直冲下来,有好几架,飞得很低,几乎碰着房脊,投下炸弹后再转圈回来,反复几次,轰隆隆的巨响将一些人耳朵震聋,当时很多人家都挖地窖做防空洞用。
2014年11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站在断桥上观看河口村。
飞机闹腾了一阵子后,飞走了,后来就听说桥被炸断了。还有两位村民被飞机上的机关枪扫射打死,他们是鸭绿江上的纤夫。飞机来时,很多人不知是什么东西,都停下来指指点点,结果招来飞机扫射,造成这两位平民死亡。
2014年6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河口村是鸭绿江上的一个小岛,这是岛的西南端。
老人讲述的虽然不够详细准确,但这事大概是真,史料上也有记载。老人还记得,部队来时,没有足够的兵营,很多人就住在老百姓家里,炕上和屋地都住满了,老百姓拿玉米秸杆把屋地铺上一层,既舒适又暖和。
2020年11月,丹东市振安区。抗美援朝战争中搭建的木桥,枯水时能看见木桩。
桥被敌机炸断之后,志愿军工兵部队在上游不远处架设了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此后的人员及军需就从木桥通过。实际上,当年的鸭绿江上,临时搭设的浮桥和木桥还有许多座,它们很好地完成了战争赋予它们的职责。今天,在枯水的时候,还能见到那些深深扎根在河床的木桩。
2020年11月,丹东市振安区。江边的志愿军战士塑像。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必然要有牺牲。为什么要有战争?怎样才能避免一场战争?这是一个从有了人类就存在的老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无法解决。人们总是用一场战争去制止另一场战争,结果这世界永无宁日,每天都有战争和杀戮,每天都要牺牲和伤残,这是人性的弱点,人类的悲哀。
2014年6月,丹东市宽甸县河口村。鸭绿江上,微波荡漾。
七十年过去,鸭绿江水滔滔不绝,两座屹立在水面的断桥和几座淹没在水下的桥基,依然记得当年的战火纷飞,记得那些坚毅、勇敢、急迫的脚步,记得那些汽车、坦克,记得那些枪林弹雨。敌人的飞机炸断了两座桥,却炸不断永远的关于战争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