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02:16:54来源:法律常识
“村里有啥大事小事随时能找专业律师咨询,真是方便。”“村‘两委’的工作有律师帮忙把关,踏实!”日前,在汕尾市城区遮浪街道,各村委的干部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一场以劳动法为主题的培训会,1个小时内,村居法律顾问郭贤伟共讲解了多个热点问题。
这是汕尾律师服务基层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也是汕尾着力部署“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全力助推全市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工作。
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夯实法治根基,汕尾市司法局以执业律师为“骨干”,以法律服务为“触角”,有效整合资源,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向纵深开展。
2021年,汕尾各村(社区)律师共计为村居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0508人次,其中法律咨询7741次,开展法制宣传2489人次,出具法律意见69份,调解纠纷23宗,法律援助7宗,其他法律事务179件次,在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农村移风易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通了法治建设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普法讲座进社区(街道)。
“不懂法的”的罗北村,学会了用法律维护村集体权益
2017年,镇里为了发展经济带动村里贫困户脱贫,罗北村委会与一家本地签订扶贫项目合作协议,投入资金用于企业经营,所得分红作为贫困户帮扶资金。合同期原本10年,没承想,3年刚过,老板突然失联,原先承诺的企业经营收益分红也无法兑现。
“公司倒了我们也急,又不知道怎么到法院起诉,怎么去挽回损失。”村干部一时没了主意,老板联系不上,投入资金打了水漂不说,面对接下来该如何处理村委也拿不出办法来。
像罗北村一样,革命老区汕尾存在不少贫困村,随着广东各市对革命老区对口帮扶,不少村通过产业发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不少村民拓宽了财产性收入来源,尝到甜头,但也走过弯路。“吃得最多的亏,是不懂法的亏。”村民坦言。
2020年,范中信和罗北村签约,担任该村法律顾问,定期进村提供法律咨询,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立即要求解除于恒华公司的项目合作协议,退还58.6万的投资款并要求负责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村委会会议室里,坐着村民小组的代表,都来听范中信的意见,“起诉时根据目前掌握的财产线索,先行查封恒华公司与该负责人名下财产,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大家听后点头同意。
针对乡村法律纠纷增多的现实情况,结合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法治意识提升需求,根据省的统一部署,2014年汕尾司法局在下辖的陆丰市和海丰县进行试点,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法律服务,困难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经过试点、推广,如今已成为汕尾推进依法治村的有力抓手。”汕尾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以来,汕尾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明确功能定位、工作职责,分批分阶段推行到所有村居,目前,全市一共有856个村聘请了法律顾问。
汕尾市还明确提出,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至少到村(社区)服务1天(或现场累计不少于8小时),每季度一次的法律知识讲座,平时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形式提供线上服务。
法驻村法律顾问为灭荒复耕工作提供法律意见书推进工作开展。
普法走进田间地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农村老百姓发生矛盾纠纷,有法律需求时,他们很少去县城或市里寻求法律帮助,他们不懂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以至于往往成为一个死结。”驻村律师柯颖哲告诉南都记者,发生在农村的矛盾多涉及宅基地、赡养、相邻权等,和城市中的纠纷有很多不同,若不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就成了邻里间解不开的“心结”。
柯颖哲来到捷胜镇沙坑村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村民上法制课。“土地管理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村民关注度高。”柯颖哲准备充分,讲得通俗,村民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一人中途退场。课后,不少村民围着他咨询。
一堂法制课,让沙坑村更加明白村民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如今,在捷胜镇,在村委会换届期间,柯颖哲为村民、村干部讲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村民讲解相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
赤坑镇赤花村赤花经济合作社与村民存在林果园承包合同纠纷,双方对合同约定的承包到期时间存在不同意见。原来,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中对于延期时间存在两处不同的解释。
“咱村有位驻村法律顾问,为何不去问问他?”赤花村村委干部林建武找到受聘赤花村法法律顾问李振强。李振强依法调解,村里松了口,村民也作出让步:将承租25亩荔枝园返还给村委,村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随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顾问走进村庄,村民需要法律服务时不再“接不上线、摸不着门”,而是学会了依法化解纠纷、维护权益。法律顾问进村居,主动走近群众,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就是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就在这一件件的邻里小事的处理上,让不少村民对驻村律师的态度发生转变。这背后,驻村律师靠公正调解赢得信任,更靠法律知识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
华侨管理区开展“以案说法”普法宣传。
当好村民自治引导员,提升依法治村的能力
解决耕地撂荒是中央的重要工作部署,但不少村对如何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却面临一些实际的困难,如在如何让村民理解政策,如何理清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如何约定权利义务等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做法。这些问题没解决导致一些村委在解决耕地撂荒的工作时裹足不前。
驻村律师柯颖哲根据法律依据,草拟了若干合同文本,提交了村委实施灭荒复耕工作的法律意见书,着重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风险控制点,使沙坑村快速推进该项工作,成为其他村争先学习的对象,并计划将“沙坑经验”向外推广。
不过,驻村律师的到来,也让一些习惯于传统治理方式、工作简单生硬的村干部颇不适应。不少村干部担心他们会干涉村务,有些排斥心理。“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律师每次下村向村干部“领活儿”,得到的答复都是“没什么事”。“现在不仅是我们村干部,村民有什么事情,都能直接找柯律师。”沙坑村委会主任张群忠说,原先还有些担心,村里来了驻村律师,会不会只站在村民这边,后来才认识到,他们是站在法律这边。“律师出面,更具有说服力,讲理讲法,我们在旁边听,也学到很多东西。”
“罗律师,这是我们村在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协商后计划修订符合我们村实际情况的《村规民约》,请您帮我们看看。”今年3月初,在陆河县南万镇东村,驻村律师罗毓红刚到村里,村干部叶国知就找到她。
罗毓红立即组织大家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搜集村风民规入户倾听村民意见。“村规民约修订前,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村民充分表达,实施两个多月,得到村民的一致拥护,这对增强法律意识很有好处。”罗毓红说。
“驻村律师不仅依法调解纠纷,更在村集体合同订立、村规民约的完善规范中发挥作用。”汕尾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汕尾市坚持法治引领,促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法治“定分止争”作用,在此过程中,基层组织依法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突出问题汕尾召开专项整治会议。
强化考核,做好保障,写好“一村一法律顾问”后半篇文章
今年初,汕尾市委书记专题会议部署要求,压实从严治党责任,推动抓好巡察整改工作,做细做实巡察“后篇文章”,全面落实整改市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巡察时发现的五个方面突出问题,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基层治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有效提升基层法律服务整体效能,为汕尾经济社会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职能作用。
“在农村地区法律顾问工作非常有必要开展,但实际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知晓率低,律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汕尾陆河县某镇的综治办负责人表示,像陆河有些乡镇偏远、交通不便是众所周知的,去一次相当的困难,去了还不一定能找到人,花费的时间太长,个别律师对于农村工作的开展,还是经验不足,不能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存在一些障碍,工作效果有折扣,此外也存在着部分村干部不理解驻村律师工作,不配合工作的情况。
“工作机制要改进,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律师的服务质量还要提升。”汕尾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也坦言,汕尾全市有856个村(社区),至少需配置180多名律师,而全市社会律师年龄呈老龄化,符合条件真正能担任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仅约70名,按每名律师担任驻村(社区)法律顾问不超过5个村(社区)工作要求,全市律师资源缺口达100多名,所以驻村法律顾问大部分都来自外市律师,导致存在驻村时间不足、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此外,全市各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导致进村居服务时间不足,服务效果不明显。
为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近年来汕尾司法局不断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机制,细化“按时按量到驻点村居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村干部、村民满意度评价”等量化考核指标,建立奖惩退出机制,对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开展工作中,没有认真履职,考核评估不合格的,坚决撤换并以后不再选派,并纳入“黑名单”。
“我们将加大宣传影响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方式,优化律师资源,提高补贴标准,强化考核评估几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驻村法律顾问提高服务质量。”汕尾司法局表示,将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着眼提升法律顾问服务村(社区)参与率,不断规范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行为,深化拓宽服务内容,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服务扎根基层、贴近百姓,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实习生 叶胜堂
图:南都记者 唐建丰 汕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