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10:27:59来源:法律常识
【对话政法委书记】
无锡是中国吴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是人文底蕴深厚、经济繁荣发达、自然风光秀美、社会文明和谐的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太湖明珠,江南盛地”之美誉。近年来,无锡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训词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线,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作为,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持续深化平安和法治示范创建,着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力为无锡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保驾护航。2020年,全市网格规范达标率、群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等主要指标在全省考核中均位居第一等次。
6月16日,“百年旗正红 法治开新局”融媒体新闻行动团队对无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劼进行了专访。
优举措强保障 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记者:近年来,无锡市围绕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全国前列。2020年,人均GDP按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位居全国第一。在此进程中,无锡政法系统是如何担当作为、护航发展的?
徐劼:全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 “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找准结合点、切入口,坚持以“实”的举措营造“优”的环境,有力提升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法贡献度。
助力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长江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在江阴市设立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一法庭,探索建立长三角跨区域司法协作、警务一体化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无锡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意见》,率先建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致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全市政法机关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强化落实支持企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措施,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经济犯罪,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预重整引导人制度,去年上半年集中推出“硬核”法治举措123条,为打造“无难事、悉心办”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安全护稳定 增亮平安幸福底色
记者:无锡连续12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近年来全市群众安全感连续保持在98%以上,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无锡在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有哪些经验和成效?
徐劼: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平安是极为重要的民生。近年来,无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群众更满意的平安无锡,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提升维护政治安全能力。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12个领域专项小组,在全省率先建立政治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落实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四项机制”,政治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面提升维护治安安全能力。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全国首个地市级图控中心,全面深化巡防处置一体化改革,每年挂牌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首批21个新型警务站建成使用,打击违法犯罪整体绩效位居全省前列,可防性案件数量明显下降。积极构建以村(社区)为单元、行业系统为支撑、互联网为载体的群防群治模式,平安志愿者队伍达到30余万人。深入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率先围剿“套路贷”违法犯罪,建立完善138项长效机制,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6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8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574人。无锡市扫黑办获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全面提升维护公共安全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制度+科技+人力”综合效应,积极构建全领域、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公共安全监督体系,持续深化公共安全“2+6”专项整治行动,群租房、非法流动加油、电动车消防安全等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维护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不断提升,重大安全隐患发现整改率达到100%,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实现“17年连降”,火灾事故起数同比明显下降。
防风险促和谐 社会治理纵深推进
记者:无锡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新提出的“十大目标任务”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无锡特色。当前,试点建设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徐劼:去年5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围绕试点要求,根据市情实际,确立了“十大目标任务”,持续加强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和基础工作,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无锡新路。
强化共治提能。加快推进市、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7月将基本完成基层治理、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工作“一屏展示、一网统管、一键指挥”实体化建设;年底前,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着力打通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指挥链路。
强化善治增效。深入开展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问题“清源”行动,加快推进“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一揽子解决机制建设,推动“枫桥式”基层政法综治信访单位集群建设实现全覆盖,着力强化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强化精治强基。在全省率先升级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3.3亿余条社会治理数据实现与17个市级部门汇聚共享,全市综合网格、专属网格优化调整为5669个、1088个,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全部建成运行,5669名专职网格员队伍实现城乡覆盖,基层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强化整治创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物业管理、婚姻家庭纠纷、医患矛盾、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源头治理、多元共治机制,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切实以微治理支撑起大平安,“婚姻家庭教育引导机制”建设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推广。
护公平守正义 法治品质明显提升
记者:法治是最优治理模式,无锡是如何深化法治建设实践的,在营造高品质法治环境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徐劼:法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和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构建较为完备的法规和执法司法体系,形成高效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努力为“高质量发展看无锡、高品质生活在无锡、高效能治理有无锡”提供法治保障。
在增强法治建设推进力上,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名义发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通知》,率先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率先实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实体化办公,统筹推进法治无锡、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坚持立法为民,制定出台全国首部规范社区戒毒康复的地方法规、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的地方法规等,深入研究制定《社会治理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扎实推进法学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无锡市和江阴、宜兴市组建成立法学会,年内市(县)区法学会组织实现全覆盖。全市创建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分别达到13个和607个。
在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上,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行“一个中心(以司法统计为核心)、三项数据(审判质量、效率、效果数据)、五大平台(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庭审三同步)、九项举措(司法责任制、院庭长办案、三评查活动、万案直播、积案清理、审限变更、案件报结、态势分析、绩效评估)”审判管理模式,“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和“智慧执行”有效破解了送达难、执行难问题,检察监督综合研判平台基本实现对诉讼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全面深化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市县两级建成情报中心、合成侦查中心、反诈中心,建立“全民反诈”机制,现代警务执法体系基本建成。
在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上,大力实施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开展“法润无锡·德法同行”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在城乡基层探索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建成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打造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410个。
建科技深运用 政法工作赋能增效
记者:无锡在产业技术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市政法工作是如何以信息化建设助推政法工作现代化的?
徐劼: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坚持高起点谋划、大融合建设、实战化应用,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加强信息数据智能应用,促进了核心能力倍增,实现了质量效率跃升。
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应用。在全市重点目标布建5000余路智能化视频采集终端,建成千亿级物联感知数据池,老旧小区技防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建成一批“智慧技防小区”“智慧技防校园”。
加快推进智慧政法矩阵建设应用。全面加强政法机关智慧平台和系统建设,市法院“智慧执行”被最高法院向全国法院推广,市检察院检务透明度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市公安局智慧法制“1+8”系统建设应用经验全省推广,“区块链+法治”模式在刑罚执行、法律服务等全市司法行政领域深度应用。
加快推进政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持续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和“减证便民”行动,大力推行“就近办、一窗办、网上办”模式,全市65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构建形成公共法律服务云体系,“灵锡政法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务。
记者:宋世明 陈广娟
摄影:孙浩然
视频: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