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1:02:53来源:法律常识
一线导读:一是制作成本低,二是合规风险低,三是中老年观众喜欢看。因此即使再被骂狗血、虚假、无聊,调解类节目依旧是二三线卫视离不开的重要类型。
文丨闫烨
来源丨记者站(jizhezhan001)
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20190626期的舞台,女人眼睑低垂,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你的心里只有你的前妻和女儿,根本没有我们这个家。”她指责对面的男人。
“只是我觉得亏欠了她很多,只能用钱的方式补偿她。”对方辩解。
“你这都是借口!我都是为了儿子不当单亲家庭才没和你离婚!”
哭……
台下,涂磊靠在椅子背上,用严肃的口吻对男人说道:“现在你们离婚了的话,两个家庭都会好过,而你将无家可归。”
……
即使再被骂狗血、虚假、无聊,《爱情保卫战》仍然来到了节目的第九个年头,并且已经成为天津卫视的看家节目(事实上,天津卫视有3个类似的节目)。其他卫视调解类节目,《金牌调解》《幸福来敲门》《非常完美》《调解面对面》等等都已经存在了十年或七八年以上。
虽然陈旧,高寿,老龄,二三线卫视仍然离不开。
成本低,风险低
为什么离不开?一是制作成本低,二是合规风险低,三是中老年观众喜欢看。
估计没有哪个卫视真心愿意拿狗血调解当头牌。谁都想像五大卫视一样,直接买版权,请大牌,大场面,豪华演播室,大批的金主爸爸抢着送冠名费。
现实很骨感。
情感调解类节目大多采用小影棚内录制的形式,主角都是普通百姓,嘉宾也都是三线达人,录制一期大概四五个小时,除了人工、剧本的成本外,其他开销非常少。几年前一期的成本大概就几千块,现在估计也就是几万块钱起。
为了给节目带来更多的“冲突性”和“新鲜感”,节目剧情也是尽量奇情。节目组大多采取“半真半假”或者纯编的办法,刻画出曲折离奇的故事,再从表演专业或者热衷于表演的街坊爱好者中选出演员,在台上pk。
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演员的报酬有多有少?少的在几百块左右,多的能有几千,如果哭出来还会加钱。几年前一场四个演员,总价格不到还不到五千块钱。现在应该涨了些。
也有“演员”专门串场,还闹出过乌龙的。《爱情保卫战》中20150417期出现一个名叫大伟的人,而他早在2014年出现在《一转成双》中,名叫王胜伟来自北京,卖卤肉,赌博输光家产。20170711的一期《爱情保卫战》中,男嘉宾无房无车无工作,一直在花女朋友的钱,渣男一个;而一个月之后《非诚勿扰》20170812期中,同样的男子出现,成了阳光活力有风度的暖男形象。一个月的时间,摇身一变成了竞相争抢的好男人。
记者了解到,确实也会有观众通过节目热线请求调解或者法律帮助,但大部分都是寻求私下解决不愿意搬到台面上来。实在解决不了的,最终也会在当事人蒙面、戴口罩等等全副武装之后上台解决,但话题和矛盾的雷同度太高,时间一长审美疲劳在所难免。
除了成本低,好处还在于,如果控制好剧情不要太低俗的话,一般不会受到各种禁令的影响,安全。
收割老年观众
即便知道了《婚姻保卫战》、《金牌调解》几乎都是照着剧本演出来的,老人依然是调解类节目的死忠粉。
越闹幺蛾子,越狗血的剧情,越奇葩的冲突,老人越喜欢看。
看上去,是老人离不开调解综艺。实际上,是卫视离不开老人。
公开资料显示,各地方频道和上星卫视中仍在播出的情感调解节目就有几十个,有的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收获不错的推荐位和播放量;也有不少制作机构将情感类节目作为主打产品,常年收集情感矛盾和调解诉求,制作节目产品卖给十多个省级地面频道。
现实就是,在当今卫视节目普遍被互联网压缩了不少生存空间的情况下,正是这些节目的存在,才能让二三线卫视有出路可走,并且,还能留住正在流失的中老年观众。
数据显示,《金牌调解》、《幸福魔方》、《法眼大律师》等观众年龄普遍分部在40+,占比超过五成,这个年龄层的观众普遍有婚姻、房产等问题,调解类节目一方面可以借鉴战斗经验,一方面可以减压,再有就是纯猎奇了。
卫视常青树
据CSM数据显示,我国71个城市中共有38个频道播出了调解节目,整体收视率高于同频道同节目均值,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即便是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等一线卫视王牌节目,收视也基本在1%左右徘徊,而像《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新老娘舅》、《幸福来敲门》等等调解类节目在周中播出时段,55城收视率基本都稳定在0.2%左右,排在同时段的前20。
打开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综艺节目分栏,《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等还能排到推荐位,热度不减。并且,冠名也比较稳定。
比如《爱情保卫战》2013年冠名费是3800万,2015年的冠名费拿到了6000万,虽然比一线综艺差了不少,但也保持了水涨船高的势头。而《金牌调解》的冠名费甚至到了1.5亿,相对于这类节目来说,算是很高了。
这也形成了一个费劲的怪圈:二三线卫视留住老年人的方式,就是节目调性的老龄化(为什么让人想起了报纸?)。而这类节目一直远离年轻群体,成为独树一帜的内容输出,但在一线卫视大打年轻牌的今天,依旧靠这种内容创收的模式,未来会好吗?
参考资料:
[1]董莎莎. 《金牌调解》的社会功能探析[D].郑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