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05:09:03来源:法律常识
最近,有人在自媒体头条发了一段短文:“考了几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证》,想当律师,终于通过了,不过仔细一看“本本”,拿到的证书是“法律服务证……”,觉得有点不太对头,怀疑自己考的不是律师证……”?并且晒出了自己的“证书”。
这篇短文在《今日头条》的微头条板块发布后,网络上沸沸扬扬,议论较多。
因其本人爱好法律,想当律师,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一关。就把自己拿到的这本“《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分享于大家。
由于这个话题比较火热,网友们看到后,议论纷纷,跟帖发言不少,有人说:“这本证含金量极高”、又有的人说:“什么是法考,关于律师考试的问题都弄不明白”,其中有一位网友说:“基层法律工作者就相当于‘赤脚医生’”。
我经过仔细地辨认,该证书并非是《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应该是一本考试合格证书。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想,假如你是一位法律爱好者,或者是一位法律从业者,或者想把律师作为终身职业的,必须弄清楚从事各种法律服务的执业条件。
说到法律工作者这个概念,这是属于广义的概念,包括的范围多了,例如:公、检、法、行政执法等机关部门、法律顾问、法律调解等与法律相关的人员,都是法律工作者;至于狭义的法律工作者就是指我们乡镇一级的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
现在就是探讨狭义的法律工作者与律师的区别。
一、基层法律工作者和律师的区别
1、执业的法律依据不同;
2、执业的范围不同;
3、取得执业资格的条件不同;
4、执业的区域不同。
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概念上
一是什么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基层法律工作者是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经司法行政机关核准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执照》,在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是什么是律师?
律师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二、法律服务的范围不同
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服务范围
依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第60号令)第二十六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担任法律顾问;
(二)代理、参加民事、行政诉讼活动;
(三)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
(四)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五)解答法律咨询;
(六)代写法律事务文书。
律师的执业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三、执业范围区别
律师可以从事刑事诉讼相关的业务,而基层法律工作者不能从事刑事诉讼的相关业务。
《刑事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律师可以从事刑事辩护业务。
所以在法律上规定了,只能由律师从事刑事辩护,而基层法律工作者不能从事相关的刑事诉讼业务。
四、执业区域不同
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区域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第60号令)第二十七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业务(即代理参加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至少有一方当事人的住所位于其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辖区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行政区划辖区内。
律师的执业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律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
综合上述,分清基层法律工作者与律师的区别后,对当事人在聘请基层法律工作者或者律师为其服务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