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找擅长行政诉讼律师收费,宿迁找擅长行政诉讼律师收费多少

时间:2022-12-05 07:57:00来源:法律常识

人民网-吉林频道

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指示精神,宿迁市大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建设,构建纵向“分级负责”贯通上下、横向“多元化解”衔接到边的立体化防控化解网络,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汇集、多链条驱动的社会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工作体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平安稳定绩效明显提升,社会稳定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全市2019年度来市及以上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7%、11%,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13.39%。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分级诊疗”和多元化解机制被评为2019年度宿迁市政法领域“十大改革创新项目”。

宿迁市:创新信访诉求“分级负责”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一、背景与起因

(一)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迫切需要。

(二)维护全市平安稳定的迫切需要。2018年,全市两级法院受理案件151197件,其中新收123739件,同比增长10.32%;全市法院法官人均结案444件,高居全省首位,有限的司法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诉讼爆炸”“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尖锐。人们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矛盾纠纷从被动反应向主动维权转变,涉及民间借贷、网贷投资、购房业主、征地拆迁当事人等群体的矛盾纠纷数量呈攀升态势。

二、主要做法与经过

要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分级诊疗”和“多元化解”机制。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分级诊疗”和“多元化解”机制被列为2019年全市十大重点改革事项,在全市范围内予以推行。为巩固提升该经验做法,市委政法委会同市法院、市司法局等单位先后赴深圳、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并多次到县(区)调研,反复与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信访局等单位沟通研讨,于2020年3月提请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突出信访诉求“分级负责”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建设意见》(宿办发〔2020〕14号)。2020年初,我市将深化完善信访诉求“分级负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列为2020年全市十大重点改革事项予以重点推进。

(一)搭建“解纷平台”,整合治理资源增能量。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村级网格平台、县乡实战平台和市级指挥平台,实现信访诉求逐级分层处理、矛盾纠纷集约分类调处,形成信访诉求“大化解”、矛盾纠纷“大调解”、调处体系“大融合”的工作格局。乡级,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以及人民法院审务工作站、巡回审判点等资源和力量,坚持“一个中心统揽、一个平台运作”。县区一级,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资源和力量,信访诉求多发易发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派员进驻实体化运行,与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实现无缝对接,整体联动、合力攻坚。市级,成立平安建设协调机构,统筹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实现职能互补、信息互通、协调督办。

(二)推行“分级负责”,强化源头治理控增量。将医疗领域“小病小医、大病大医、急慢分治”的理念融入社会矛盾化解,以分级负责保稳定,形成信访诉求层层分流、逐级化解的良性运行态势。一是基层“首诊”。以网格为单元,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由网格员现场处理;对于复杂事项,由网格员现场受理,并提交村级平台,由村(居)两委或村级调解委员会化解。2019年,全市7788名专兼职网格员(长)上报事件543901件,办结539627件,办结率99.25%;村级调解组织调解案件45242件,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网格、化解在网格,实现“小事不出村居(社区)”。二是乡级“会诊”。发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信息收集、受理分流、综合处置等功能作用,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分类派发,处理好本地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置的矛盾纠纷;对村级平台上报的矛盾纠纷优先“接诊”处理。2019年,全市各乡级实战平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457件,实现“大事不出乡镇(街道)”。三是县级“终诊”。实现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做到“三实时、三及时”(实时响应村、乡级平台诉求,及时调度力量资源指导帮助;实时介入属地重大矛盾纠纷,及时组织部门、专业组织参与化解;实时向主管部门交办行业领域信访诉求,及时压实主管部门职责任务),在县域内形成矛盾纠纷的处理闭环。2019年,各县(区)实战平台处置各类“疑难杂症”1107件,实现“重大疑难复杂矛盾不出县(区)”。四是市级“督诊”。深化“大数据 网格化 铁脚板”机制,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部门、条线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情况通报、在线交办、实时监控,压实部门和县乡村三级平台工作责任。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暨信访积案化解“双周推进会”制度,推动1018件信访事项基本化解完成,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化解,相关经验做法被省联席办简报刊发。

(三)深化“多元化解”,加强联动处置提质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公证等7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等领域的线上线下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一是畅通人民调解“主渠道”。把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纳入2020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确保医患、劳动、交通、消费、物业等五类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在环保、妇联、商会、学校、旅游、电商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推动司法确认全面对接人民调解等线上平台,实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快立快办。2019年,全市4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纠纷5894件。全市派驻法院、公安、信访等单位调解工作室231个,共调处案件7486件。二是构建行政调解“一张网”。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区)人民政府和各级行政机关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建立专业调解员名录和行政调解专家库,司法行政部门依托非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市县二级行政调解中心,打造行政争议“一站式”解决实体和网络平台。积极探索“复调对接”路径力促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19年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67件,调解172件,化解率46.9%,该做法获全省创新实践案例奖。三是打造社会协同“共同体”。开展村民说事、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议事活动,邀请群众威望高、说话“有影响、有份量”的“治理能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了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四是完善诉调对接“工作链”。全面推行诉讼风险评估制度,充分发挥诉讼费的杠杆作用,引导鼓励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民事行政案件,法院在登记审查后、立案前,除不适宜调解的案件外,原则上全部通过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委派律师、人民调解员或行业组织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立案;完善诉调一体对接机制,建立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速裁团队,开展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做到能调则调、应调尽调。2019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有驻院调解员72名、律师调解员360名、速裁团队35个,新收案件数同比下降3.51%,首次出现“拐点”,其中新收一审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3.3%,降幅排名全省第一。

(四)实施“三专推进”,攻坚矛盾纠纷减存量。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防范重大风险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关键环节,提升工作质效,着力将矛盾化解在“最初一公里”。一是夯实“专业”基础强能力。按照规范化标准,健全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共成立人民调解组织1602个,专业性行业调解组织41个,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858人。市、县、乡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100%,“一站式、便民式、标准化、规范化”接访窗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县两级接访“窗口”全部创成“人民满意窗口”,是全省唯一“满堂红”设区市。二是组建“专班”力量攻难题。针对层面性、涉众型矛盾问题,各层级成立工作专班,专题专案解决,直至案结事了。对“非法集资”“棚户区改造”“房屋延期交付”等10大类重点层面性信访事项,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级党政领导牵头,通过定期研判、会办会商、督办督促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三是采取“专项”治理促成效。对进京、赴省和重复来市上访频率较高的信访事项,首创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市、县(区)党政领导包案,推动问题妥善解决。“听了大家的一番话,这件事我彻底搞清楚了,也能理解了。”2019年9月份,在宿迁市信访局,听了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等领导干部的耐心解释,因为土地承包问题上访的闫某终于打开“心结”,开展“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实施社会治理合力工程,信访“最多访一次”成效凸显,信访案件及时回应率、按期答复化解率、群众满意率、群众参评率均达98%以上。

三、探讨与评论

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群体化、疑难化等特点,矛盾调处从调节个体利益,向考量群体利益平衡多方权益转变,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交织,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纠纷调处成为常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为新时代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宿迁市锐意改革,连续两年将社会矛盾纠纷“分级负责”和“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列为全市十大重点改革事项,大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建设,构建了纵向“分级负责”贯通上下、横向“多元化解”衔接到边的立体化防控化解网络,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汇集、多链条驱动的社会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工作体系,构建了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司法推动、多元共治、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纠纷化解新格局。“党委领导”,即发挥党委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最大限度整合各类调解资源、集聚各方工作合力,打造村级网格平台、县乡实战平台和市级指挥平台,实现信访诉求逐级分层处理、矛盾纠纷集约分类调处,形成信访诉求“大化解”、矛盾纠纷“大调解”、调处体系“大融合”的工作格局;“分级负责”,即明晰村级化早化小、乡级联动处置、县级闭环处理、市级督办指导的职责定位,构建村级“首诊”、乡级“会诊”、县级“终诊”、市级“督诊”的矛盾纠纷调处闭环。“司法推动”,即整合司法行政多种力量,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强化联动联处;“多元共治”,即加强诉讼与非诉讼,以及7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互动,营造多元化解纠纷的思想共识和文化氛围;“社会参与”,即坚持社会化发展路径,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充分调动更广泛的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参与调解;“法治保障”,即坚持依法调解、规范处置,在法治框架内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强化诉与非诉的效力互认,在各级法院指导下,运用司法确认等方式促进非诉纠纷解决的效能提升。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