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09:41:42来源:法律常识
知识产权行业在2014年已有企业服务“科技公司”提出商标注册免收服务费模式,颠覆了商标注册收费模式,之后更有机构推出的低于官费的商标注册价格,更是从“免费”转变到“补贴”,标志着商标代理界补贴时代的来临。
2017年商标注册官费下调50%之后,据统计,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590.16万件,同比增长 54.96%,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我国的商标注册年申请量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位。
很多人就开始讨论:
1、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2、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违反《反垄断法》?
3、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盈利靠的是后期的高价格服务?
4、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是否将重新洗牌知识产权行业?
5、未来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面临的发展挑战是什么?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并不是不正当竞争行为!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即将于2018年1月1日施行。
为了与反垄断法的区分,避免二者的交叉。修改之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删除了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搭售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行政性垄断行为等五种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规定。
很显然,低于成本价或者免费销售行为,已经被删除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了。那么,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必定违反《反垄断法》吗?
《反垄断法》立法宗旨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目前知识产权行业,依靠低价或者免费模式占领市场,有没有机构形成垄断地位呢?下图是2018年全国商标代理机构申请量榜单中前十二位名单:
虽然这份2018年全国商标申请代理榜单中,排名前12位的代理机构中依靠免费或者低价格进入的占据大半,但是至少目前还有没有一家能够形成“垄断地位”,免费的代理机构之间还有竞争,“权大师”暂时领先!
那么,有没有必要依据《反垄断法》预防一下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呢?预防谁比较合适呢?“权大师”肯定不干!我只是暂时排第一而已,要预防,你可以预防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的啊;第四的“知果果”肯定也不干!第一不防,凭什么防我啊;当然,只用3个月时间,就进入榜单的“阿里巴巴”也不可能干!
最后猜测:谁最可能在短时期内超越暂时排第一的“权大师”?可能也只有曾经成功的依靠低价格消灭了大部分实体店的“阿里巴巴”了,“阿里巴巴”会被反垄断吗?答案也不可能唯一!
参考意见,李菁:《免费产品市场与反垄断法适用——以注意成本和信息成本为视角》;《法治与社会》2016年。
作者与榜单前十二位代理机构的多数负责人有过交流,据首家推出免代理费模式的企业负责人透露,免代理费帮助企业申请商标专利,不是毫无规划的烧钱。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商标代理行业为了获得客户,付出了大量的推广费,特别是在百度和360关键词点击一下需要消耗二三十元的情况下。与其付费推广,还不如把费用直接补贴到用户手中。同时,他们敢于补贴客户,也是因为和传统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不同,大多数敢于免费的机构都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升了整个商标服务的效率,本身企业成本已经低于传统代理机构。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依靠后期不那么透明的服务,忽悠客户接受他们的高价格服务。
为了验证这些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所言是否属实,我们特意登录他们的互联网平台查看了他们的免费过后的知识产权后续服务价格,请看以下截图:
......
客观的讲,大家猜测的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盈利靠的是后期的高价格服务,并不存在。至于大家评判的免代理费代理机构或者说是互联网+代理机构或者说是大数据代理机构专不专业、负不负责、长不长期,见仁见智,只能依靠消费者或者时间来评价!
如何定位传统知识产权行业?又如何定位洗牌后知识产权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谈论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免代理费模式是否将重新洗牌知识产权行业的问题,未免有些空洞。今日知讯比较认可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观点:
目前,互联网+知识产权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领域的互联网+知识产权生存状态较好,一个是得益于商标总局对官费进行减免,另一方面免费的商标代理,驳回复审的加价营销,为商标电商提供赢利点。同时,各商标代理服务商也逐渐跟随社会经济风向调整各自的战略。如从商标代理到创新平台、商标套餐、提供SaaS工具等。
前瞻认为,随着风投资本的涌入和加持、行政审批权力的下放,会打破商标代理机构已有格局分布,促使更多新公司进入商标代理行业。届时,行业将不再受限于“互联网与传统平台”的模式竞争及“人力成本及既有品牌”的优势竞争,而会是“互联网与平台技术与功能”的效能竞争,及“制度和流程”的管理竞争。自营业务的互联网化、打通全产业链、搭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最终将这一平台开放给其他机构;不断探索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为“互联网+”转型的商标代理机构谋得稳固的竞争地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仍存在发展挑战。
首先,大多数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比较忽视知识产权,原因在于无暇顾及,或是对损失风险意识不到;一大部分人认为知识产权就是专利,但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域名、商业秘密等内容。
其次,大多数企业将商业竞争集中在价格战、质量战等,但是很少利用知识产权战。知识产权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商业竞争的工具。大部分企业家对知识产权的理解角度是"保护自己的技术";但是正确的理解角度应该是用商业竞争的角度去看待知识产权,围绕自己的产品,想办法布局知识产权,制造对手侵权的机会和概率,获取充分证据,利用法律打击竞争对手。很多知识产权从创新角度来讲,毫无价值;但是从竞争角度讲,意义重大,企业家应该把这种竞争思维贯彻到企业经营中,特别是对研发人员的管理中。
同时,并不是所有技术创新都适合用专利方式去保护,比如软件(算法)、制造型企业的中试部中的制具夹具工装等。原因是很容易被仿但很难发现对方侵权。这一类就适合用技术秘密方式去保护。
目前,知识产权行业良莠不齐,很多代理机构靠专利文案赚钱冲量,而不是从企业发展和竞争角度出发,以布局思维帮企业写专利。国内迫切需要一个真正从企业角度出发,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特点和行业特点,个性化给企业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咨询的服务型企业。知识产权不应该是一个成本部门,而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利润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