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7:58:30来源:法律常识
2019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法院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强化“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内外部协同共建,着力构建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
自5月份以来,移送人民调解、律师调解案件2574件,调解成功567件。1-10月份,新收民事案件6360件,同比下降13.13%。案件多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诉源治理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构建立体式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今年年初,在宿豫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宿豫区法院将该区520名网格员全部纳入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在该区139个村居、社区的全覆盖。
3月,宿豫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会在宿豫区法院召开,由宿豫区法院指导研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和谐宿豫”app手机软件正式投入使用。来自各乡镇、街道的政法干部、网格员,开启了矛盾纠纷的线上化解之路。
7月,宿豫区非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分中心挂牌成立,由宿豫区司法局安排人民调解员进驻分中心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进一步增强了调解力量。
9月,宿豫区法院领导班子成员采取分片负责的方式,与各乡镇、街道签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共建协议》,共同开展诉调对接、诉源治理、共建调解员队伍、共享信息资源;每个乡镇明确一名诉调对接联络员,两名专职调解员,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全覆盖。
10月,宿豫区委政法委出台了《宿豫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将民事案件万人诉讼率、年度诉讼案件数等指标纳入考核,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的工作责任。
至此,宿豫区法院按照“标本兼治、内外并举、源头防控、善借外力”的理念和方法,成功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推动、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构建一站式纠纷化解诉讼服务
“我也是头一次硬着头皮来法院。在导诉人员的指引下写了文书,复印材料提交立案,没想到那么快就解决了。现在打官司太方便了!”11月7日,宿豫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等待法院出具司法确认书的间隙,原告王某与被告刘某正在愉快交流。
王某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要求刘某给付货款,案件很快被流转至调解员周辉律师的系统。经过调解员电话沟通、当面释明、组织调解,二人最终就给付货款事宜达成一致,在律师调解员的主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此时距离原告提起诉讼仅过去4个工作日。
今年以来,宿豫区法院按照省高院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诉讼服务中心设诉讼引导、自助服务、立案登记、多元解纷、辅助事务集约办理5大功能区,囊括网上立案、集中扫描、卷宗查阅、文书送达、财产保全、鉴定评估、速裁等20余项职能功能。
设立诉调对接办公室、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等。选聘7名调解员驻院诉前调解,邀请6家行政单位入驻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开展专业化调解。将辖区5家律所40名律师全部编入律师调解员名册,进驻律师调解工作室负责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工作。
现如今,当事人之间发生矛盾纠纷进入法院,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方式快速解决。调解不成的,转入诉讼程序由立案庭进行速裁审理。不仅减少了时间,还大大减轻了诉讼成本和诉累。
构建特色化纠纷多元化解网络
“把握服务宗旨,聚焦功能定位,坚持协作联动,突出实效长效,高效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把一体化中心做成一项精品工程、一件民生实事、一张亮点名片!”8月26日,宿豫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昊在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揭牌仪式上提出要求。
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由宿豫区法院牵头,公安分局、检察院、司法局共同参与设立。下设民警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巡回审判法庭、保险公司工作站等。当事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类纠纷,可以选择通过自行调解、人民调解、民警调解的方式进行协商解决。调解不成的,可在中心巡回审判法庭现场立案诉讼,通过民事速裁程序审理。
中心成立3个月,共化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552件,其中诉前化解415件,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结案137件。中心还按照民刑一体原则,审理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刑事案件10件,实现侦查、公诉、审判、矫正的全流程衔接。
除了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网络,宿豫区法院还着力构建了家事纠纷调解网络、物业类纠纷调解网络,成为了宿豫区法院多元解纷体系的3张特色名片。
设立“家事调解工作室”,聘请2名退休法官、区妇联干部常驻中心,负责家事案件调解;从基层妇联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中选聘17名家事调解员,16名家事调查员,参与家事案件的调解、调查、回访等工作。
对于物业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办公室委托社区“四员”先行上门调解,为“社区四员”提供委托调解员胸牌、执法记录仪等办公设备,法院录制物业纠纷普法宣传片,在小区电子大屏播放,编印物业纠纷典型案例,由“社区四员”发放给小区居民,逐步提高物业费自收率,减少物业纠纷。(李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