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帮郑爽找律师了么,郑爽事件最后

时间:2022-12-07 15:52:11来源:法律常识

还记得,十二年前的郑爽吗?

彼时《一起来看流星雨》刚刚大爆,郑爽一举成名,哪怕演技并不纯熟,但她青涩的面孔像片落入纷杂娱乐圈的新雪,格外清新动人。

在摄像机面前,她都不懂得如何遮掩眼眸中的爱意,澄澈,清甜。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一次节目组安排的游戏环节,张翰被要求问郑爽:“我的亲戚得了绝症,需要骨髓移植,你愿意帮我吗?”

她那声干脆绵软的“可以啊”,打动的不仅是观众,还有张翰的心。

然而十二年后,郑爽不仅残忍地选择代孕甚至弃养孩子,现在疑似又被张恒友人曝出在拍抗日剧时发表不当言论。

其口不择言、毫无底线的言行不由让人脊背生寒——曾经那么好的女孩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郑爽显然并不能适应。

金鹰节上走红毯,原本定的是她和蒲巴甲相伴而行。

但她心念张翰,就与蒲巴甲拉开了一段距离,全程毫无笑意。

张翰拍戏期间被无良媒体造谣,与唐艺昕传出绯闻。

郑爽力挺男友,指责“是对方炒作”,一举惹恼了唐艺昕和张若昀。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繁重的活动与密集的关注压得她喘不过气,一次在拍摄《精品购物指南》期间,郑爽悄然离开,结果被主办方和记者联合在微博上声讨。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好在张翰和公司总是能帮她善后,张翰为她留言回怼:“你们拍照可以,但是郑爽没义务拿着指定的品牌手机拍封面!”

温室里的生活纵容了她的孩子气,也滋长了她的不成熟。

为了张翰,郑爽推掉了一切亲密戏约。

那时的她不知道,失去事业对女性来说影响有多大。

一边是张翰接连不断的片约,一边是自己渐渐无名于公众视野,她越发地敏感不安,先是整容,然后单方面选择分手:

“以前很多人说我只和他拍戏,我在工作方面的成绩不太多…我就越来越不自信,包括去整容,包括有很多负面情绪…感觉对方也离我越来越远。”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2016年,郑爽和公司解约,同时陷入与胡彦斌的分分合合中。没了专业团队为她公关遮掩,也没有尽心帮助自己的男友,郑爽不得不独自面对媒体。

彼时的她,手握多部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古剑奇谭》、《相爱穿梭千年》、《微微一笑很倾城》等,位列“四小花旦”,人气傲视娱乐圈。

言辞之间,难免透着丝少年轻狂。

退出微博后,给腾讯写信:“我愿意用微博给我的人气输入到腾讯集团。”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参加《喜剧总动员》,对导演放狠话:“你要挑战我吗?”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回复粉丝评论:“演技、奖项、时尚资源、代言、封面、电影,我都是第一个能拿到资源,也是能拿到顶级资源的。”

像个被投入江湖的初生牛犊,横冲直撞,不敬前辈。

2017年,郑爽在《演员的诞生》中多次笑场,被章子怡怒怼:“一点信念感都没有!”

虽然后来刘烨打圆场说章子怡是在示范如何演戏,并非真的动怒,但章子怡的话却不幸一语成谶。

“你看 我俩刚才是 示范如何演戏。”

其后两年,她主演的《我的保姆手册》《流淌的美好时光》《青春斗》三部剧,口碑收视全部扑街…曾经的流量小花,失灵了。

影视剧方面,郑爽再没拿到过她口中的“顶级资源”。

她转而靠综艺、直播等直面镜头的形式营业。

郑爽的情绪波动越发难以掩盖,失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一次比一次激烈,也渐渐让观众感到厌烦。

发博直指前商务团队恶意抹黑自己,宣称要走法律程序,结果在收到对方团队的律师函后,悄无声息地删了微博;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点名道姓地怒批装修公司,没过几天又发微博为自己的鲁莽道歉;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直播卖货时,因不适应这种带货方式,中途轰走两位主播:“我不接受这样的销售行为!”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到美国进行代孕,后又打算弃养,理直气壮地回应说自己没有违法。

……

2021年1月20日,广电发文称不为劣迹者提供发声露脸机会,封杀郑爽,一锤定音。

至此,郑爽消失在了公众视野。

郑爽十二年的演艺生涯,是一个不断失控的过程。

失去团队包装、褪去作品滤镜后,她的情绪状况越发地不稳定,时而松弛放飞自我,自我吹嘘;时而紧绷得如同愤怒敏感的小兽,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她歇斯底里。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不仅多次在综艺里活动中情绪崩溃,更在生活中漠视规定、无视职责。

先是抛弃了作为艺人的工作职责,再是企图逃避身为人母的养育职责,一步步,从一个惹人怜爱的新人演员,变成一个敏感偏激的失德艺人。

旁人一旦靠近她,就像埋了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焦虑,压抑,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何时会不小心触碰到她的情感雷区,何时会被攻击得体无完肤,被炸毁计划好的一切。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而她自己,也并不好过,错乱的言语、动荡的情绪都源自不够稳定的心境:敏感、脆弱、暴躁、多疑…将自己从辉煌推入深渊。

失常的情绪,与她心理上自恋与敏感的冲撞脱不开干系。

自恋者,通常自觉高人一等,因此他们会理所应当地、甚至不计后果地利用周遭的资源,比如郑爽会在闲鱼上卖很多东西,有时加价卖出,有时拿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卖;

他们,也较为缺乏共情能力,难以体谅他人。如果展现出了共情,往往也是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郑爽弃养孩子的理由之一是可以”满足没有孩子家庭的遗憾”。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如果自恋者真正具备高自尊,那相对来说会好一些,虽然他们或许会给身边的人造成不适,但他们本人100%相信自己优于常人,不会被外界的观点左右。

比如杨幂,她称自己是”是自恋,不是情商高“,面对非议一笑置之百毒不侵,近期在《奇葩说》里被选手内涵是花瓶,她也只是轻巧地回了一句:”谢谢你解读我。“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但有的自恋者偏偏生了个脆弱敏感的性子,不能像高自尊的自恋者那样,底气十足地吹嘘自己。

他们的自恋,是隐秘的。

一方面,他们怀揣着“我很特别”的自我感觉,以及“大家都来关注我”的隐秘渴望;

另一方面,他们敏感于自己的不足,并且容易在心里放大它,进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在这种自视甚高又不断质疑自己的状态下,隐秘自恋者就容易对周围人的言行产生过度解读,觉得对方在质疑自己,或者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进而感到愤怒、怨恨以及歇斯底里,展现出一定的攻击性。

在《这就是铁甲》里,吴尊随口说了句自己喜欢郑爽的铁甲沙尘暴,就招来郑爽的怒怼:“喜欢是件很认真的事,是要负责任的!你喜欢它还攻击它?”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不仅让对方痛苦,自己也饱受敏感情绪的煎熬。

郑爽隐秘的自恋,要从她母亲刘艳的不当教养说起,但不能完全归罪于母亲。

一则谷雨实验室的新闻还原了郑爽孩童时期与母亲的关系。

刘艳十分渴望当明星而不得,便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郑爽身上,对她怀着很高的期待,并且严苛至极。

郑爽一岁半时,刘艳就开始控制她饮食防止她变胖;五岁时,就给她定制了“十年计划”,安排了九门课程。

郑爽学弹琴,弹错一处,就会被用小棍打手;犯困了,就会被泼凉水。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截取自谷雨实验室

根据刘艳描述,郑爽其实早早就出现了隐秘自恋的苗头,参加比赛时她总会说“妈妈我肯定倒数第一”,心里却暗暗较劲要名列前茅。

隐秘自恋者的父母往往拥有完美主义,因为高标准高要求,他们时常会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经常性给予孩子负面评价,甚至精神或肉体上的虐待,而极少夸赞他们。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在高压的教养下,孩子确实会有过人之处,由此产生自恋感。

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自恋是脆弱的,他们是敏感低自尊的。

他们会认为,让父母满意,让周围的人接纳自己,是很难的,必须要达到很高的标准才可以——要比赛第一,要乖巧懂事,不能哭泣,不能反抗。

一旦达不到那样的标准(现实里也很难达到),隐秘自恋者们就会经常性陷入焦虑、不安、惶恐,担心自己被批评被质疑 。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另外,完美主义的父母往往伴随着漠视孩子的需求,打压孩子的反抗。孩子只有给予特别激烈的反应时,他们才会意识到不当之处。

隐秘自恋者在长大成人后,也会延用童年时的处事方式,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情绪,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换取一星半点的关注。

随着人的成长,认知的完善,童年时留下的创伤是可以被治愈的,这也是本段开头说不能完全归罪于郑爽母亲的原因——郑爽已经成年许久,她有能力自我调节改善,而不是放任这种不平衡的情绪去恶化。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那么,该如何处理隐秘自恋呢?

把关注点转移到他人身上

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关注他人的感受,给予他人善意。在传递善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接收善意,获得幸福感。形成的温暖氛围也能帮助我们摆脱焦虑、抑郁的情绪。

把自己放在与他人平等的位置上,正确地评估自己、接纳自己

参考周围群体,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比如演员可以参考周围艺人的人气、外貌、得奖情况,来给自己做个明细的定位,哪点优于常人,哪点略有不足。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发挥或者改善。

高自尊,不源自虚无缥缈的个人意识,也不响于“我是第一”的口号,而是源于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自我评估。

郑爽事件后续来了,真相令人心疼:原来她早就病了

试着向亲密的朋友袒露自己的弱点

隐秘自恋者会觉得,暴露自己的缺点等于自己就低人一等、自己就输了。实际上,适度地坦诚弱点,反而会显得真诚,更容易建立紧密的、真实的联结。

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你不够好,而是向对方传达依赖与信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陷,自己的烦恼,不用因此过度沮丧,直视它们,包容它们,不被它们所困扰,做个喜爱自己的女子,轻盈如风,明媚似光。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