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诈骗罪认定,合同欺诈和诈骗罪

时间:2022-09-23 12:07:05来源:法律常识

合同诈骗罪是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向被害人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一种犯罪。

“学理上,诈骗罪也被认为是一种交往型犯罪,即在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着意思上的沟通与联络。而其中的欺骗,指的是行为人就重要的交易事项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作为诈骗犯罪实行行为的欺骗行为是能够产生法益侵害后果的行为。“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没有侵犯法益的行为不可能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可能成为实行行为。

“欺骗行为”的认定

司法实践中,在对“欺骗行为”的认定上多采取限缩的立场,对于那些对被害人处分财产不产生重要影响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不再认为是刑法意义上的“欺骗行为”。

不仅如此,即使某种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性,但这种危险程度极低,也不可能成为实行行为。”在诈骗犯罪的认定中,若某一欺骗行为根本不足以引发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产,那么它也不属于诈骗犯罪的实行行为。如果将那些对被害人作出处分财产决定不能产生实质性、决定性影响的欺骗行为,也纳入诈骗犯罪的“欺骗行为”之中,无疑会扩大诈骗犯罪实行行为的范围,进而会将本不属于犯罪的行为也认定为犯罪。

对诈骗犯罪中的“欺骗行为”做限缩解释和实质判断非常有必要。如何才能区分欺骗行为中哪些事项重要,哪些事项不重要?有学者提出:被害人所交付的财物本身的价值属于重要事项。即,行为人通过欺骗行为使被害人对所交付的财物价值产生错误认识的,应当属于诈骗行为。在被害人交付财物之际,对照该交易的性质或者业务内容的性质、目的,被害人在交付财物或者利益之际有充分考虑之必要性的事项,属于重要事项。

这种重要事项性的判断,不是根据被害人个人的关注,而是根据一般情况下在该交易、业务中的重要性来客观判断。因此,对于那些在该交易或业务中并非应该重视到如此程度的事项,即便被害人个人对该事项尤其关注,该事项也不属于重要事项;而对于那些在交付财物之际一般会放在心上的情况,即便被害人不在意,该事实仍然有被评价为重要事项的可能。其中,就“被害人所交付的财物本身的价值属于重要事项”应无异议,对欺骗行为中的“重要事项”的判断值得借鉴。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