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19:53:57来源:法律常识
这是《香港一日》的第803期
警队纪念日,悼念因公殉职警员
香港警方今日(22日)在湾仔警察总部举行警队纪念日活动。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连同其他警队代表致送花圈,悼念因公殉职的警务人员。
萧泽颐在致辞时表示,警务人员屡屡在执勤期间身陷险境,但从不畏缩,维护香港的安全和稳定。殉职警务人员克尽厥职,最终牺牲性命,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今年9月,高级督察林婉仪在进行反走私行动期间英勇殉职。萧泽颐指,对此感到十分痛心,“她忠于职守,为香港治安献岀生命的事迹,会永载警队同袍和市民心中”。
萧泽颐强调,殉职警员绽放的光芒,将继续引领警队以忠诚勇毅的精神守护香港,坚决防范及遏止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及本土恐怖主义,服务市民,争取香港社会对警队的认同和信任。
汤家骅:法援律师因政治立场不专业处理案件将受处分
据港媒报道,特区政府或将重新审视香港法律援助制度,减少单个律师每年可受理的法援案件总数,同时由申请人自选法援律师改为由法援署整体指派。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对媒体表示,法援制度本身除了为无力支付聘请律师费用的当事人提供最基本的法律服务外,也是希望所有登记的诉讼律师、尤其是行业中的新人,有机会轮流接案,而非由部分人垄断。
汤家骅强调,虽然过往法援署会尊重申请人的人选要求,但自修例风波以来,有相当数量的申请人坚持只由某几名律师接案,法律援助逐渐变为少数诉讼律师垄断案件。他指出,这绝非制度本意。
至于香港社会有担忧认为,某些法援律师会因政治立场而不专业处理案件,导致当事人权益受损,汤家骅表示,若诉讼律师有明显政治立场,足以被怀疑能否中立处理案件,法援署首先不会指派这样的律师参与法援事务,同时这样的律师本身也会受到纪律处分,并禁止此后再受理任何法援案件。
与此同时,汤家骅也认为,公开更多涉法援案件的数据资料,可以有效降低公众因误解而造成的偏见。
改革法援的讨论源于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警方拘捕过万人,不少被告成功申请法援,自行挑选大律师代表,而大律师再找来律师助手,变成有两个律师代表,很多议员质疑根本不应该让这些被告申请法援享用免费双重律师,有人更关注有被告专门拣选一些早有联系的律师。
值得注意的是,据香港“东网”报道,特区政府已完成检讨法援制度,将于下周二(26日)召开的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交代改革方案。当局建议推出3大改革方向:针对刑事案件,法援署不准许申请人自选律师代表,改由署方指派;在民事案件方面,大律师每年整体可接下涉法援的案件,由最多20宗减至15宗,事务律师则由35宗减至30宗,当中涉司法覆核案件,大律师每年可接下最多3宗,事务律师则最多5宗;以及公开更多涉法援案件数据资料。
报道指,特区政府短期内会咨询立法会议员,以行政措施方式执行改革,不用修例,预期今年内便可实施。
法援制度改革后,全部申请法援的被告人由法援署批出律师代表,按原本准则分配,更见公道。同时,可以让更多大律师或律师有机会接手处理涉法援的案件,人人有机会累积经验,避免集中由某些人打官司,防止垄断及“打龙通”,避免令某些势力或律师“坐大”。
立会通过修改议事规则,流会缺席议员须交罚款
立法会大会今日(22日)通过由谢伟俊动议的议事规则修改,其中包括自下届会期起,无故缺席以致流会的议员,将被处以一日酬金的罚款;而被议会暂停职务的议员在停职期间,除工作开支外,不会获发任何酬金、津贴或者任满酬金。
议员林健锋发言时批评之前的“揽炒派”疯狂要求点人数、“扯猫尾”互相提名选主席、冲击主席台等,甚至走到外国“唱衰”香港,要求制裁中方官员,种种行为令行政立法关系跌到冰点、陷入灾难局面。他希望藉修订《议事规则》,可令议会秩序回复正常,在不久的将来重新成为市民引以为荣的议事平台,而告别“垃圾会”称号。
根据香港立法会议员酬津安排,自2021年10月1日起,无兼任行政会议成员的普通立法会议员月薪港币10万3130元,每日酬金约为3390港币。除薪金外,立法会议员还享有每年3万5920港币的医疗津贴,和相当于该议员在立法会任期内所得酬劳总数15%的任满酬金。以一期立法会4年(48个月)为例,一名普通立法会议员的任满酬金可达74万2536港币。
此外,新议事规则列明,议员在未完成宣誓之前,不得参与立法会主席选举或作出任何表决。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事规则委员会主席谢伟俊
直接使用内地“健康码”或加入追踪功能?超九成香港市民支持
据香港最新民调显示,超过96%的香港市民支持本地“健康码”具备流动轨迹追踪功能,或者在香港社会直接推广使用内地“健康码”。
此次民调由港媒于20日至22日之间在网络上进行,主题为“香港健康码你怎么看”。受访者可在4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分别是“香港‘过关码’或‘健康码’应加入追踪功能”“香港可以直接使用内地的‘健康码’”“以上两者皆可考虑”以及“其他”。
数据显示,共有5279人参与民调。其中1716人,即32.5%的受访者支持“香港‘过关码’或‘健康码’应加入追踪功能”;1596人,即30.2%的受访者支持“香港可以直接使用内地的‘健康码’”;另有1777人,即33.7%的受访者认可“以上两者皆可考虑”。而只有190人选择“其他”,占比不到3.6%。
换言之,超过96%的香港受访者支持香港“健康码”具备流动轨迹追踪功能、直接使用内地“健康码”或者以上两者皆可考虑。进行此次民调的港媒指出,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市民并不如某些媒体所言的那么介意香港“健康码”行程隐私问题,“他们真正介意的,或许就是香港到现在依然与内地通关无期”。
外界注意到,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2日)公布,自11月1日开始,所有出入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的人士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手机程序扫描场所二维码才可进入,12岁以下儿童和65岁或以上长者可豁免。
对此,香港社会也有声音认为,特区政府相较于采取一种“挤牙膏”的方式推广“安心出行”,不如当机立断,自11月1日开始,全面强制进出所有公共场所的人士,必须使用“安心出行”。
事实上,特区政府已就行程私隐等香港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进行了大量解答工作,然而争议仍在继续。香港黄大仙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越毅强表示,想要抹黑“安心出行”的人,无论特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仍然会照样继续抹黑、上纲上线。而特区政府如果允许市民使用不具备即时检测能力的纸面登记代替使用“安心出行”进入公共场所,目前已经看到不在少数的市民对于防疫工作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配合,例如在姓名一栏填写“米老鼠”等。
在当前阶段,越毅强认为,特区政府应该以防疫、抗疫为优先考虑,在冬季流感来临“或造成双重夹击前”,果断迅速全面强制使用“安心出行”,以确保在有需要时能更有力地进行疫情追踪及通报工作。他强调,也只有这样,香港社会才能为尽早与内地通关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