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20:41:58来源:法律常识
过年的时候,和朋友们交流,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大家都对自己的年终奖不满意。几杯下肚后,各种吐槽公司和老板,各种不忿,为公司出了牛马力,才拿一点血汗钱,公司和老板辜负了自己的努力。都各种打算着年后看看有没有机会跳个槽,找一个收入能更高的公司。其实,我觉得这种跳槽其实现实意义不大,毕竟马克思早就论述过,劳动者不是受雇于这个资本家就是受雇于那个资本家,仅仅是劳动报酬的一点差别对于我们的人生其实没什么意义。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开启自己的财富大门,这才有实质性意义。
财富从哪里来?它一定是一个组织体里产生的。再说的的通俗一点,每个人的财富都是组织分配的。组织,小的例如一个家庭,你对于将来继承父母的遗产没有任何异议吧,这时遗产这笔财富就是家庭这个组织分配给你的。大一点的组织如公司,你的工资、奖金、红利也是公司给你分配的吧,为啥你加班熬夜,老板喝茶聊天,他拿得是你的无数倍,因为组织在给他分配。再大到国家也是如此,为何前几年只要在一线城市买房子就会暴富,那是因为国家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将财富分配给了房地产业。
当一个组织只要能稳健存活下来时,它就一定会产生剩余价值,即产出大于消耗。所谓财富,就是看谁能占有那些剩余价值。就好比养蜂人养了一大群蜜蜂,每只蜜蜂每天酿蜜也吃蜂蜜,只要生产的比消耗的多,那就一定会产生剩余。如果哪只蜜蜂突然醒悟,打服其他蜜蜂,宣布自己获得了对剩余蜂蜜的支配管理权,它立即成为最富有的蜜蜂。可惜,蜜蜂无此觉悟,倒是养蜂人是这么干的。
我们的社会组织体中,财富的分配是按照权力和地位来分配的,从来就是如此,以后也还会是如此。每次有人问我是不是博士毕业都很挣钱啊,我反问他是怎么得出这个英明的结论的呢,对方往往是茫然的说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知识,应该会获得很高的收入啊。错了,其实满大街都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穷人。想要获得财富,就得死磕提高权力和地位的途径,让自己在分配财富的组织体中不断靠近分配中心并获得分配权。
经常有同学问考过法考后,是去大企业做法务工作呢,还是去律所做律师呢。这里先抛开什么稳定、体面之类的细节不谈,只说最关键的财富因素。这个问题的本质上其实是上班打工和创业的区别。如果你去大公司做法务工作,你的客户就一个,就是你的老板。你的老板每个月给你开出3万月薪算是对你不薄吧,但也就这样了,没啥上升空间了。你再怎么优秀,税后年入100万就是天花板极限。对了,顺便说一句,根据统计到2019年年底,我国14亿人口中,税后能挣到100万以上的只有70万人。这里面包括众多企业家,所以对于打工人来说,能做到年入100万,那是凤毛麟角。但如果你去律所做律师呢,你的客户可就太多了。从理论上说,你可以发展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几千万客户,例如你拉客户群可以发展几百个甚至上千客户是可以做到的,你做好自己的自媒体,积累几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客户也是可以做到的。咱就说有一万有效客户,每个人每年让你赚到200元,这就是200万。所以,你去做律师的时候,其实是踏上了轻资产低风险的创业之路,之所以说是轻资产,因为最大的资产就是脑子里的知识,之所以说是低风险,因为专业门槛在这里决定了竞争对手是有限的。只要能把自己的法律知识批量复制卖出去,收入丰厚不是问题吧。
当做提成律师创业时,从本质上讲你就是在给你自己分配权力和地位。你想一个大案子拿过来,你可以获得70%~80%的提成,所里拿一点管理费,下面的小同志们分一点,这种分配方式不香吗?每一位提成律师其实都是一个商业组织体,它会从一个人变成一个小团队,再演化为一个大团队,而在其中谁掌握组织体的权力地位,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分配。
以上所说,是一个目标而非一个起点。欲达此目标,过程必然坎坷艰辛,但人生就是如此,但凡是让你结果很好的事情,其过程必然不会让你舒服。凡是过程让你很舒服的,结果一定不会开心。学习、恋爱、工作、锻炼、创业无不如此,若是成天计较琢磨实习期间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以后案源不好找这些细枝末节的技术性问题,那其实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真正明智的做决定的时候,一定是死死咬住关键性的单一指标。例如你去吃高档自助餐的时候,你花了高价票进去吃,你会吃那些普通的甜点、牛肉、鱼虾吗?我担保你不会,你一定是端着盘子,就等着大龙虾、帝王蟹、和牛这样的上等食材吧,他只要端上来就立即拿走大快朵颐。你为啥不操心那些普通食材呢,不就是因为你的判断标准单一嘛,你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吃回票钱来”,对不对?
所以,每个考过法考的同学,在决定要不要去做律师的时候,你的判断标准也应该单一,抓核心指标,用哲学一点的话说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收入和想象空间。你去看看那些大律师,他们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我们好不容易考过法考,有资格进入这个队伍,必须值回票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