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9:34:57来源:法律常识
我是从互联网转行到律师行业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从转行之初,就计划做一名独立律师,这等同于创业了。如果律师个人也能上市的话,这篇就算我的IPO路演书。
在我之前的文章《律师的作用》里已经表达过,律师两方面的作用,提升效率和解读法律。所以大众都喜欢找经验丰富、资历深的律师,简单来看,衡量的标准是执业年限和经历,以及既往代理过的案子胜诉率。但往往这个标准,未必所有的大众都会去看或者知道怎么去甄别。一些对于行业内的人轻而易举能获悉的信息,对于行业外的人而言,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包含经常自嘲为青春饭的互联网行业。35岁更多的是个梗,我见过很多资深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持续保持有强大的自驱能力和学习能力。
作为一个新律师,对刚执业不久这个既定事实,当客户问起时,如实描述。我认为这能避免很多麻烦,坦诚是不希望给自己挖坑,得不偿失。
前段时间,某个客户问我,既然不能保证案子一定胜诉,客户怎么评估律师的价值,如何放心去委托。客户提到之前经历过的某个案子,认为律师只是履行了程序上的帮助,其他都难以评估一个律师真实水平如何。
其实,作为一个法律服务行业,这个是比较容易评判的。你有没有从这个服务中得到实际的物质价值、或者情绪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笔律师费支出。从我个人的经验,要为客户带来这些价值,大抵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拥抱变化
变化即是挑战,一方面要舍弃之前的业务累积,另一方面要重新快速落地新业务。比如说我在阿里和美团工作五年经历过的变化,从合规、商品品质治理转换为假货、知识产权治理,从食品母婴转换为服饰箱包,再到在线酒旅,从策略运营到产品运营,总之变化莫测。
在这个过程中,方法论是得力助手,这也是我从互联网运营转行为律师,从中受益的地方,对于这些千变万化的挑战,如何快速应对,得到结果?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就是把每一个案子,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推进。
所以基本的方法论也是适合用法律服务行业。从最初了解案情,到庭审应诉之间,有非常多的准备工作。比如说研判证据材料、法律法规检索、类案检索、形成诉讼策略、起诉状撰写和立案证据材料、沟通复盘等;还可能会做图做表,各种office技能都不可或缺;同时在诉讼程序中不同的环节点,要及时跟进。对于复杂案例,就相当于面对一个复杂需求,需要拆解清楚,层层解耦。
在实习律师时曾跟进过一个投资合同纠纷,涉及到多个投资人,尽管投资同一个目标公司,但不同投资人签署的投资协议均有差异,包括回购条款、投资金额、投资时间、管辖法院等。不同投资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背后可能存在代持、出资不到位等情形。这个案子不能割裂去对待,谁先诉,谁先开庭,谁先判,都可能影响后面一批投资人的利益,所以需要从整体来制定诉讼策略。
把做案子和项目管理结合,把流程标准化,能帮助律师判断策略和进度,并及时调整。即使是只有一个人的独立律师团队,标准化流程也能让你的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并且降低失误概率。在律师行业中,方法论绝对是一大重要支撑。
律师并非全能,尤其是新律师,会有很多没做过的案子类型。更重要的是,执业初期,可能根本没案子做。
遇到不会做的案子,让渡自己的部分利益,和其他擅长该领域的律师一起合作,能避免走弯路,给客户更专业的体验。而初期对案子不挑挑拣拣,帮助其他资深的律师做案子,从其他律师那里分一杯羹,也许能解决温饱。
与人合作,能实现双赢,何乐而不为?
前面我们讲律师的履历、代理过的案子、胜诉率等,这些都是非常理性且可量化的指标。还有一些比较感性的认知。律师也有自己的个性,判断一个律师能不能长期合作,除了带来的价值以外,也包括服务的体验。
如果接受了客户委托,我总会觉得有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如何为客户提供好的解决方案,来自于如何为客户提供尽职负责的服务。身负压力,才会把客户的事当回事,去认真对待。
律师与客户是委托关系,律师全权代理当事人行使法律权利,客户基于信任委托。而这份信任背后,和客户的实际利益和权益挂钩,所以我希望能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个案子,不负所托。
律师法里对律师执业有诸多行为规范,比如说不能行贿、故意提供虚假证据等。在实际中,客户有时候会问,这个法院的法官你熟悉,关系到位吗。首先我不会做类似的虚假承诺,其次如果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那我提供的业务范围与他的需求不适配。这桩生意,自然不成。
同一个案子,因不同的理解和法律解释,再加上法官有自由裁量权,本身可能有不同的判法,比如说之前讲到名誉权侵权,双方都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可能都判决侵权,也可能都驳回诉请。作为一个律师,是运用专业知识说服法官支持我的观点。但个人能耐不同,路不同,这是我提供的服务之一。
律师是一个靠专业和服务吃饭的行业,打铁还需自身硬,保持学习,不停进步,帮客户解决问题、落到实处的律师才是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