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国内交通事故死亡,《九零后》 豆瓣

时间:2022-09-24 18:05:09来源:法律常识

曾于里


于5月29日全国公映的纪录片《九零后》,是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这里的“九零后”,指涉的倒不是出生于1990年代之后的年轻人,而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与此同时,这里的“九零后”也诚如电影英文名“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所言,有“恰同学少年”之意,即纪录片着重记录了这群年过九旬的老人的少年时代。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九零后》海报


这群“九零后”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等等。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南联大学生。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杨振宁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马识途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杨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国内诸多大学相继被日寇占领或轰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学校,为了寻得一块安静的书桌,纷纷南迁。学子们先是在长沙停留,奈何日军的铁蹄很快到来,他们只能再次往中国的西南转移,前往昆明,并在这里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8年零11个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其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西南联大的校徽由此而来


以导演徐蓓的说法,《九零后》想要回答的这个问题:“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或者说,如此残酷的战乱背景下,这样的教育奇迹,是怎么发生在西南联大的?


徐蓓此前就曾经执导过5集的高口碑纪录片《西南联大》,这一次《九零后》的叙事手法与之有所差异。《西南联大》更偏向于上帝视角的客观叙述,整体而全面地复盘相关重要史料;《九零后》偏向于主观叙述,以十几个“九零后”的“口述历史”连缀起西南联大的发展脉络,并凸显出这群联大学子的学生视角和生命体验;就连文案部分,也主要选自联大学子的日记、散文、诗歌、书信等。


可以说,《九零后》是联大学子个人生命史与西南联大校史的一次交汇。


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我们可以从当时西南联大校歌里的这一句“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找到答案。成为“人杰”,是联大学子的共同志向。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王希季


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联大学子经历太多的离乱与迁徙,就像杨苡说的:“明明是在自己国家的土地,我们却要先前往上海,再到广州、香港,从香港到越南海防,从海防再坐火车去昆明。”他们看到太多残酷与死亡,就像王希季回忆跑警报时看到的场景:“我绕着城墙走,城墙前面有一片地。那是惨不忍睹啊,那真是,尸首分得遍地都是,真是很惨。”


亡国的危机笼罩着每个人,落后就要挨打是昔日中国正经历的血淋淋的教训。联大学子深知他们必须成为“人杰”,他们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这份拳拳爱国之心,这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动力,让西南联大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西南联大不仅汇聚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也汇聚了当时一批最优秀的教授,比如梅贻琦、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罗庸、吴大猷等。虽然因为电影时长问题,学子们回忆老师的一些篇幅不得不忍痛删减了,但从诸多细节,观众还是窥见西南联大的学术氛围的自由宽松。


譬如在回忆起文科教育的轮流教授学制时,许渊冲与杨振宁的观点就截然相反。许渊冲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文学课。杨振宁就认为,这种上课方式不太好,不太系统。这反映的不仅是文理生思维的差异,更折射出当时治学氛围的开放包容,学子们也均有独立的思想与判断。有最好的教授,有最好的学习氛围,所以西南联大能。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许渊冲与杨振宁对轮流教授学制的不同看法


虽然西南联大暂时地让师生有了一块读书的净土,但来到这里与享福没有一丁点关系,相反,大家都吃了不少苦头。教室是铁板房,墙是土夯起来的;一间茅草房宿舍要住四十个学生,宿舍里满是臭虫……学子们一开始被臭虫咬得夜不能寐,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你咬你的,我睡我的”。教授们也非常清贫,他们不得不早出晚归干点兼职的体力活来贴补家用。


但大家未曾有丝毫退缩。哪怕是跑警报时,也不耽误读书、学习与业务探讨。就像汪曾祺说的:“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每个人对学术、对报国,都怀揣着一种非常纯粹而坚定的信念,这让他们在炮火纷飞中有一种超然的淡定。以邓稼先的评价,就是“pure”(纯粹、纯洁)。


杨振宁回忆道,“稼先赞赏一个人,或一个行为的用语是pure。谁的思想纯洁,境界高尚,他就说这个人真pure。他的这个标准,既评价别人,也要求自己。以致同学们干脆就叫他pure。”一个“pure”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刚毅坚卓的人。这种“pure”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它是一种精神状态,可以贯穿一个人的生命始终。


所以我们看到,这群“九零后”年过九旬依然在发光发热。翻译家杨苡至今仍然坚持着“make the most of every day”;潘际銮笑着说,他每天干的活可不比年轻人少;郑哲敏每天还上半天班,帮后辈们攻克技术难题;许渊冲仍笔耕不辍坚持着他的翻译事业,“坚持将近一百年也是不容易的”……他们的“pure”,是“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最有力的说明。


《九零后》的记录富有意义。它不仅为我们还原了有关西南联大的一段“口述历史”;它的记录本身,也是“抢救式”的,是与时间的赛跑。纪录片中出镜的联大学子,平均年龄已经96岁,关于他们的每一次记录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像《九零后》与《西南联大》制作时间仅间隔两年,《西南联大》里十多位老人里能够联系上再次采访的只有两位,有的老人与世长辞,有的老人因为身体状况不佳不允许拍摄;而《九零后》制作期间,就有三位老人猝然长逝。纪录片的影像由此具备历史“活化石”的意义。


《九零后》,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

片方发起的#别让今年第二高分国片消失在影院#,快去看吧


《九零后》厚重的主题、鲜活的表达,完全值得更高的排片和更好的票房,它值得更多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走进影院。从老一辈“九零后”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交相辉映,这份星光也将高悬在我们头顶,时时激励我们,时时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



<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