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23:53:03来源:法律常识
2021年,白云区法律援助处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四个维度助力农民工欠薪支付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全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405宗,办理上级转交的农民工欠薪绿色通道案件4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483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91.99万元,被司法部评为“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被省人社厅、司法厅联合评为“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收到群众赠送锦旗、感谢信8件。
01
便民有“深度”
白云区法援处深化以区法律援助大厅为中心、横跨2个驻法庭法援中心和10个驻部门(单位)特色法援站、纵连全区24个镇(街)法援站及402个村(社区)法援点的“半小时法律援助圈”建设,落实律师驻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法治宣传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在区法律援助大厅开辟“智慧司法”专区,配置智能机器人、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等设备提供24小时自助公共法律服务,大力推广“广州市法律援助”及“广州司法问律师”微信小程序、“广东法律服务网”平台及“12348”热线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法律援助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断深化法援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接待、受理、审查、指派等行为,形成法律援助服务事项全流程办理清单,承诺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审查并持续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公开;设立流动法援站巡回受案,将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初审权限下放到镇(街)法援站,制定印发《广州市白云区法律援助处开展公民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方案》,与民政部门合作深推受援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用“当事人书面承诺授权+机构事后核查”替代相应证明,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便利。
02
惠民有“温度”
持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落实提升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至2846元/月·人,落实对工伤及被欠薪劳动者、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一方100%免予审查家庭经济状况;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和“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品牌创建,聚焦被欠薪农民工依法维权的痛点、堵点,提出20项便民服务举措,针对农民工工伤、讨薪等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情况紧急的安排法援律师先行介入处理,为疫情期间无法来到现场提交申请的农民工提供微信“视频通话”远程受理审查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上门服务。
在区法律援助大厅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援务公开及文明礼仪等制度,规范窗口服务人员文明履职,提升来访群众办事效率和体验。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为来访群众免费提供雨伞、应急小药箱、充电器等便民物品和耐心、细心、用心“三心”服务,切实落实办事群众对大厅窗口服务打分评价机制,反向推动服务群众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03
安民有“精度”
深化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市法律援助数据共享利用,方便值班律师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来访群众的诉求及相关信息,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能和精准度,遴选库内政治站位高、专业水平强的律师,聚焦农民工欠薪、工伤赔偿、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等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和重点事项,分别组建刑事辩护、未成年人、劳动争议、人身损害等六大专业律师团队,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从不同团队中安排指派专业律师代理案件,提供更精准、更精细的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利用“大数据”信息了解掌握农民工群体普遍关心和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在“敬老月”、“12·4”等特殊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专项行动”等活动20余场,引导企业增强依法用工意识,引导农民工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权。
04
护民有“力度”
充分发挥驻法庭法援中心、驻区法院、驻区劳动仲裁委等特色法援站贴近办案机关的作用,进一步密切联络员沟通联系机制,聚焦农民工法律援助重点群体和劳动争议等法律援助重点事项,推动实现疑难案件会商、矛盾化解协作等,为农民工群体依法维权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实现“应援尽援”。利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件撰写宣传信息《过去一年,他们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400万》《白云法援三项举措助力实现根治欠薪“两清零”》《女子遭遇欠薪解雇 白云法援帮讨5万余元》等,在人民法治网、广州日报、白云信息、南方+等新闻媒体上登载转发,助力营造和谐劳资关系氛围。
进一步严格案件质量监管,落实庭审旁听、征询办案机关意见、受援人回访、案卷评核等方式,全流程跟进监督案件办理,主动深入了解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通过公开投诉电话、回访受援人等形式了解承办案件情况和服务质量,遇到疑难复杂问题的组织专家团队会商研讨;严格对照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评分细则(试行)》要求律师完善归档材料并进行互评,针对性不断改进、提升法律援助追薪维权水平,做好“应援优援”。
来源:广州市司法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