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04:48:08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秦 川
从平安普惠平台贷款40万,期限为36个月,年利率为11.59%,按照合同等额本息还款3年利息一共75471元。河北廊坊的杨某在借款8个月后选择提前还款,却发现本息共还了451509.21元,“利息”已达5万多元。据媒体报道,杨某称,借款时他签的两份文件变为了五份,其中四份签名皆一模一样,“完全一样的字迹我自己都签不出来,明显是被‘复制’的。”除此之外,杨某还发现自己“被购买”了一份《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每月还需支付保险金1267元。
杨某所述若属实,平安普惠就不仅是简单的“挖坑”,还涉嫌违法犯罪——《刑法》明确规定,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一方称,签名被复制,还搭售保险;另一方则称,贷前已告知。各执一词,令人莫衷一是。
据报道,杨某已经在搜集证据进行起诉工作,“办理贷款的时候业务员是有进行视频录制的,但不愿意给我们。”杨某表示将会通过法律途径继续维权,要求平安普惠提供办理贷款时的视频资料。而除杨某外,在一个70多人的“平安普惠维权”群里,也有多名维权者表示曾遇到了与他相同的情况。
究竟有多少人被“坑”了,一时未必统计清楚,但从网络上的投诉看,的确不是少数。黑猫投诉中,有企业称,平安普惠以贷款名义捆绑收入服务费,保险费。在投诉者眼里,平安普惠早已备受诟病。
就目前而言,平安普惠需要为自己正名,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挽回声誉。据报道,5月9日,平安普惠工作人员表示,平安普惠收取服务费、担保费、保险费等费用均符合国家监管规定,“只要综合利率在36%以下,就都是符合规定的,至于这些费用的构成,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问题是,利率符合规定,其他操作也同样符合规定吗?是否存在钻了利率的空子,利用其他途径赚取更多利润的行为?
真相究竟是什么?自说自话无济于事。目前围绕的焦点问题在于,平安普惠在给客户办理贷款的过程中,所涉及业务用户是否完全知情。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据律师表示,借贷人可申请鉴定机构对其文件签名进行鉴定,同时向法院提供对上述费用不知情的证据,如录音等。此外,即便未伪造签名,平安普惠又是否尊重了借贷人的知情权?若借贷人对某些收取费用完全不知情,且双方未在合同中一致同意该做法,则有关企业就涉嫌欺诈。
借贷人完全可寻求法律解决,而有关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平安普惠事件愈演愈烈,受害者为数不少,监管部门如果不依法及时介入,就无法更好地维护借贷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平息借贷人的怒火。
“一笔宣称利率仅为9%的贷款,综合计算服务费、担保费用和保险费用等成本之后,成本竟然超过借款本金六成之多”,这是近期,媒体披露平安普惠备受诟病的另一个案例。一般来说,向平安普惠借款多是小微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公的借贷遭遇很可能让其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决不能坐视不管。(秦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