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律师找法网电脑,呼和浩特律师在线咨询

时间:2022-12-17 06:03:50来源:法律常识

“两道题”背后的法律监督成绩单

视频加载中...

10月19日上午10点,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

这一次,所有的目光聚焦于法治。

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场记者招待会主题即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党的二十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出席记者招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招待会上,童建明共回答了记者两个问题。细细梳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会发现三个特点贯穿其中:重在实实在在的举措、重在以数据说话、重在为民司法。

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法律监督成效

“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个协作办公室,促进监督更有力、配合更顺畅。”

“创新巡回检察工作机制,改进对监狱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通过加强对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高检汇总分析司法数据、典型案例,围绕校园安全、窨井盖管理、网络整治以及刚才记者提到的安全生产这样一些问题,发出了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推动治罪与治理有机结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

记者会上,童建明用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介绍了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增进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方面取得的成效。这样的成效,也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不断强化的注脚。正如童建明所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新时代检察工作实现了职能重塑、机构重组、机制重构,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因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的变化,党中央赋予检察机关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对加强法律监督作出新的部署。

2021年6月,党中央专门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一年多后的今天,党的二十大再次对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作出突出强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更是期待。”童建明在向媒体介绍二十大报告这一重要部署时,铿锵的语气里,既透着责任,也包含着信心。当检察人看到“专门”“第一次”这两个字词时,不难理解,这其中的使命有多大,责任有多重!

数据凸显理念的引领和监督的强化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童建明列举了多项数据。用数据说话,在他的答问中尤为突出。

“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从2012年的69.7%下降至今年前9个月的28.3%,这充分体现了司法的文明和进步。”

“2013年至今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

“五年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平均每年14万多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

……

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法治理念的引领。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检察机关办理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有影响的正当防卫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法律监督的强化。检察机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以发送检察建议的方式,不断推动治罪与治理有机结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以能动履职促诉源治理。

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的务实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检察机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稳慎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向纵深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主动作为凸显为民司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机关念兹在兹。而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童建明回答记者提问中。

“检察机关在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从严追诉的同时,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增进社会和谐。”

“我们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最高检先后部署‘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人民群众的关切问题。”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真实写照。比如,顺应人民群众对公益保护的新需求,公益诉讼立法不断完善:2017年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修改时,确定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有4个领域;2018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制定相关法律时,又进一步增加了英烈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荣誉名誉权益保障等8个新领域。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新领域公益司法保护,办理的新领域案件占比已经达到20.7%。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公益诉讼”四个字明确写入其中。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对此,童建明表示,检察机关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实更好地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代表声音

这一场记者招待会不仅引得中外媒体竞相报道,而且得到二十大党代表的热切关注。

“我在通读二十大报告时,看到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是一项真正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好制度,应当完善。”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黄久生告诉记者,在看到童建明副检察长说五年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时,他很惊讶,没想到公益诉讼检察已经作出了如此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今后公益诉讼检察在维护公众利益方面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天在会议休息期间,我观看了这一场记者招待会的视频回放。童检介绍了五年来公益诉讼检察的成效,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我倍感振奋。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就是要不断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聚焦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监督着力点。”党的二十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白静告诉记者,在今后检察工作中,她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精准服务社会治理难题,以检察机关丰富的法治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展现检察担当。

“党中央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印发《意见》,这是百年党史中的第一次,在人民检察制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最高检亮出了法律监督成绩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让包括我在内的全体检察人深受鼓舞。”党的二十大代表、辽宁省丹东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苏凤琴在看到第三场记者招待会相关新闻报道时说,作为一名检察官,她要立足执法办案,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提质量、增效率、强效果,实现更高层面更高水平的源头治理,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作者:孙风娟 视频:田昊)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刑事案件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打官司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找律师可靠吗 财产 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