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04:31:28来源:法律常识
一是“齐心式”合作,实现部门联动。制定《关于为中小微企业应对肺炎疫情共渡难关提供法律服务的实施细则》等文件,组建“防控疫情法律服务志愿团”,联合市工商联、市民营经济促进局等部门扎实开展“送法进万企”“法企直通车”、民企免费“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300余场次。组织市发展改革委等8家单位负责同志,开展“局长送政策”线上宣讲,全面宣传解读助力中小微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22条”意见、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18条”措施、“16条”细则等。通过铜陵电视台、铜陵网络台等在线媒体,向全社会全程直播,在线参与企业达5000多家。
二是“全心式”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助力复工复产活动,推深做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升级和融合发展,建立健全柜台式服务、电话语音服务、网络资讯服务三条通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首问责任、工作流程、情况报告等工作制度,在全市范围内使用统一的办公场所标牌标识、规章制度和工作台账。依托乡镇(社区)“法治超市”、律师进社区、“法润铜都”法律服务微信群等载体,下沉法律服务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及群众提供法律服务7125件,审核合同123份,提供法律意见建议587个。
三是“暖心式”帮扶,做实民生工程。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实施项目化管理。畅通困难群众、农民工、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工作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建立法律援助区域协作机制,先后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库、“枞阳县法律援助律师志愿服务团”和“义安区法律援助律师志愿服务团”,建强县区法律援助工作力量。联合市财政局重新修订《铜陵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实行“一案一评”“一案一补”。
四是“贴心式”调解,加强风险防范。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市建立市、县(区)、乡镇、村(社区)调解组织519个,医患纠纷、婚姻纠纷、交通事故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22个,健全“访调对接”机制,设立市级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扎实推进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市、县(区)全覆盖。创新“互联网+”人民调解新模式,全市首批46家人民调解委员会进驻安徽法网网上店铺。健全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研判预警机制和重大纠纷联调联动制度,完善人民调解案例上报评审运行机制,调解成功率达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