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放贷怎么找律师,金融消费者现有投诉渠道

时间:2022-12-21 00:25:11来源:法律常识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吉文磊

支付和转账,投资与理财,贷款与还款......现实中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是金融消费者。据浙江银保监会的统计,2021年浙江银行业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案件27777件,涉及金额31.9亿元。这反映出我省金融市场的活力,也为如何更好回应金融消费者的关切,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消费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入坑”?浙江金融监管机构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购买金融产品要理智 这些投诉渠道记下来

借钱投钱“套路”多 金融消费者“防不胜防”

时代在进步、消费在迭代。作为市场的消费主力,新一代年轻人面对喜欢东西往往缺少考虑而冲动消费。不少非法借贷平台正是看中了这点,在宣传“无抵押”、“无贷款”和“快速放款”的同时,绝口不提背后隐藏的超高利率。不少年轻人最后无力偿还,越陷越深。

“借钱”要小心,“投钱”也要理智。尤其是近年来,不少老年人听信非法网络理财平台的宣传,经不住所谓的“高回报”的诱惑,最后“两手空空”。

退休工人方女士平日闲置资金以储蓄为主。某日起,有一位李姓的理财经理经常到小区宣讲,介绍“三年后本金翻倍增涨”的高回报网上理财平台。前期,方女士陆续转账至这个平台理财16万余元,并较高的收益回报。2个月后,李某告知方女士,该平台举办搞6周年的活动,若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期利息会更可观。方女士立即转账10万元至指定账户。结果转账后,再也无法联系到李某,方女士才终于意识到自已被骗了。

“这些平台往往先给一些‘甜头’,即使投资者觉得心存疑虑,但看到理财收益到账,就抱着侥幸的心理,于是一步一步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面对“套路”,金融消费者该怎么做?

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有着资金需求的金融消费者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选择正规平台,一定要仔细查看对方资质和信誉,不能因为紧迫心情,就盲目寻找不正公司借款。

合同也不能“一签了之”。“一般来说套路贷的合同通常存在霸王条款或欺诈性表述,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脱身。”该负责人提醒道。

此外,无论是否属于套路贷,消费者在贷款的各个流程中都要保留相关的证据,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或者复制等措施,确保在纠纷发生时能够提供必要证据。

对于近年来兴起互联网投资平台,浙江银保监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听到陌生人或平台工作人员的讲述或者广告信息,要细心甄别。

“消费者最好能从背景和政策环境出发,对产品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方面进行反复对比。涉及具体业务时,消费者最好能够寻求银行理财经理、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

理财投资必然伴随风险。浙江银保监局提醒,对身边亲朋好友、邻居推荐的“高收益”、“高返利”产品,投资者应敬而远之,决不能抱着自己不会上当受骗的侥幸心理。

日均接听500通电话 浙江监管机构畅通多元投诉渠道

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投诉诉求很重要。浙江银保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消费者投诉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浙江监管机构升级了电话端和网络端的服务渠道。尤其是“12378”银行业保险业维权热线,2021全年接听消费者来电达123576通,日均接听494通,大幅拓宽了消费投诉途径,提高了流转处理效率。

除了畅通投诉渠道,监管机构也积极搭建平台,助力消费者纠纷诉求多元化解。

2020年,在原浙江省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原浙江省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基础上,浙江银行业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银保调委”)正式成立。 记者了解到,2021年,全省银保调委共受理调解案件27777件,调解成功率88.21%,涉及金额31.9亿元。

“银保调委是不向消费者收取任何费用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省银保调委帮助。”浙江银保监局介绍,除了可以拨打4006057178行业咨询投诉热线,还可以在各地市的银保调委、矛调中心和金融机构协商处置纠纷。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刑事案件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打官司 债权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找律师可靠吗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