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12:54:41来源:法律常识
情怀,我们每个人都有。无论我们身在何地,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会心向美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采访了宁夏银杜律师事务所主任庞文利,聆听一名法律人的职业生涯,感受法律人的情怀。
1967年,庞文利出生在银川市郊区平吉堡农场。庞文利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工人。弟兄姐妹4人,家庭经济压力一直伴随着他的求学生涯。十几岁时,庞文利和弟弟都步入高中学堂求学。家里由于缺少劳力,各方面支出又增加,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日子变得更加紧巴。望着家里的一切,望着即将要高考的弟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庞文利做出了一个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影响了他的一生。庞文利放弃了继续补习高考,选择了成人自考大学,进入了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在这所大学,庞文利选择了法学,也由此与律师这个职业结下了缘。
一张报纸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优秀是一种习惯”,勤学亦然。读书讲究的不是姿势,而是心灵的感悟。真正的读书应当是一种学识的积累,是安心坐下来去学习、去钻研;勤学习惯的养成,就像花草汲取大自然的养分,于无形之中却已固本强基。法学,相对于文学、管理学等各类学科,是最晦涩难懂一门学科。当初刚刚选择了法学后,面对枯燥无味的书本,庞文利对这一学科的职业发展也有过质疑,前景到底如何呢?
当一张1993年的《人民日报》出现在庞文利面前时,他顿时振奋了。报纸上提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谈到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提出,国家搞现代化建设要有30万名律师队伍。全国要培养30万名律师,这是多么宏伟的规划,国家有了这样的规划,我们还需为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而担心吗?由此,庞文利对这一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当时的律师资格证每年都是以名额限定,全区每年只批准50个名额,而全区每年报名考试人员达到1000余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庞文利下定了决心,“必须考上律师资格证,否则不成家。”有了目标便付诸行动,这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则。庞文利对于法学的学习也由浮躁变成了安心,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钻研也已升华至心灵。终于,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1995年,庞文利在千人角逐中取得了律师资格证,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法律人。
一张诉状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各行各业都有这个说法。但如果没有师傅引领,个人能否修行成功,许多人都会打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庞文利告诉笔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1996年,刚刚踏入律师队伍的庞文利,没有师傅带领,没有同行指导,一切都要靠自己。那时在律所只有一名名义上的“师傅”带了庞文利一个月,留给庞文利的教材也只是“一张诉状”。
“当时的处境对我而言,只能用三个字形容——特别难。虽然我有梦想,但梦想的基础必须牢固,刚刚走上律师之路的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怎样才能提升业务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专业律师,对我来讲确实太难了。”谈到这里时,庞文利收起了笑容,表情显得很凝重。“同行在交流案件时,我都会全神贯注地听。那一个月,我一直在研究那张诉状,学习如何在诉状中阐明诉讼请求,如何有逻辑思维的陈述事实与理由等等。这张诉状对我后来办理许多案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如果说我有师傅吗?这张诉状应该算是我的第一师傅。”谈到这里,庞文利又开始风趣了。
学习和进步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要你愿意追求进步,那你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只要有开放的精神,谦虚的态度,不知不觉就能打开思维的天窗。庞文利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完成了自学成才,成为了一名行业内的知名律师,先后荣获银川市维护未成年犯罪合法权益最佳先进律师荣誉称号,并担任银川市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银川市婚姻家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银川市破产与重组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一桶金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1997年,党的十五大也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至此,我国法治建设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走上社会的庞文利也怀揣律师资格证开始了他在律师之路上的行程。万事开头难,对于任何行业都如此。庞文利的第一份律师执业工作是从银川西夏律师事务所开始。在律所做一些基础工作的同时,骑着自行车行走在银川街头,逐店发送名片成了庞文利推广业务的唯一方式。
1996年,庞文利通过坚持不懈的陌拜,承接了一个铝合金企业的债务纠纷案件。“拿到第一单业务时的心情,不亚于我取得律师资格证的心情,太激动了。”为了圆满完成该案件的受理,庞文利连续几天几夜加班,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当事人追回了欠款,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扬,这个客户也成为后来他多年固定的服务客户。每次和朋友聊起这个事时,庞文利都笑着说“这是我的第一桶金,虽然律师费只有300元,但这300元的综合价值远远超出本有价值。”
对于庞文利而言,有许多的第一次。2002年,庞文利接手一名来自吉林朝鲜族老人委托的盗窃案件。老人的孩子还未成年,由于受身边人蛊惑偷了东西,老人又无钱支付律师费,当得知这些情况后,庞文利依然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并昼夜加班,与时间赛跑,终于以判决缓刑的结果完成了受理案件。当判决结果出来时,老人老泪纵横地向他跪了下来,感谢公正于心的庞文利律师的不懈努力......那一刻,庞文利深深地感觉到了法律的威严和作为一名律师的责任。
第一次创业
步入律师行业二十余年,身边的朋友经常对庞文利说,你现在要经验有经验,要能力有能力,要资源有资源,完全可以自己开一家律所啊。“刚开始我也不太在意,但慢慢的朋友鼓励的多了,我也有了自己创业的念头,这么多年了,也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谈到为何创业时,庞文利告诉笔者。“我与法律是有缘的,是有情怀的,不管走到哪,总觉得有根线在牵着我,那就是法律之线。”
无巧不成书,正在庞文利有创业念头的时候,同行一家律所的负责人无心再发展经营,听到这个消息,庞文利立即前去商谈。2019年12月6日,对庞文利来讲,是值得纪念的一天,那天谈判确定了接盘这家律所。这家律所就是宁夏银杜律师事务所。
“刚刚接手的宁夏银杜律师事务所,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律所公章也经常在原主任身上带着,律所先后有两批律师都跑到了其他律所。留下来的只有一张执业许可证和一个公章。我这个掌门人也可以说是光杆司令,既是掌门人,也是办事员。业务是一个人接,一个人办,许多办公设施都是自掏腰包办置。”谈起刚接手银杜律所的情况,庞文利笑着说。
“有了自己的律所后,我深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干成,一定要干好。”面对困难,庞文利没有畏惧,而是选择了拼搏。他开始积极主动地推介银杜律所,拓展市场业务,许多以前服务的客户都主动上门让代理案件。“一个已经七八年没有联系的企业老板都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一次性代理公司四个案件。”看到这么多的老客户都来了,律所也得到更多客户的支持和认可,庞文利对创业更有信心了,干劲也更足了。庞文利给律所定了两条线,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赢得客户信任,以人性化的管理加强团队建设。对待每一个案件,要求每名律师都全力以赴,认真研究,不容许出现丝毫纰漏。对待每一名员工,庞文利都手把手指导和传授。银杜律所每周五都组织集中学习,交流业务、讨论案件,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庞文利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集跬步以致千里。庞文利心中的“功”则是在一个个复杂案件面前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银杜律所在民商事代理、建筑房地产诉讼、刑事辩护、法律顾问、非诉讼法律事务、企业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公司上市金融证券等方面在同行业内也已取得一定知名度。律所也由当初三四名人员发展至二十几人,仅专业律师就达11名。律所也搬至银川市金凤区黄金地带的紫荆花商务中心,拥有了敞亮的新家。谈及银杜律所的未来,庞文利说,将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50名专业律师的团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法律人,一支在法治黎明曙光中奔劳的队伍。或许是为生计而忙活的一枚普通法律工匠;或许是行走江湖和庭堂在公权和私权的博弈中完成法治使命的法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法治天空中,坚持着对法律正义的信仰,为推进法治社会而努力。
作为一名行走于江湖和庭堂的法律人,庞文利正带领着银杜律所,怀揣一份朴素的法律信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用巍峨的信念和行为,手握正义的宝剑,行走在法律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