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19:37:02来源:法律常识
学生时代,小林正弘曾遇到不良少年骚扰,那时他觉得自己势单力孤难以对抗,所以想要换种方式伸张正义;从事法律工作的父亲让他相信,法律是有力量的。然而,多次的司法考试失利让他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把这条路走下去。机缘巧合他来到中国,当他爬上长城后,建筑的宏大与人的渺小,过往的失败在眼前的壮美景色下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于是他重整旗鼓,入乡随俗,在中国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古美门律师来自日本电视剧《胜者即是正义》(Legal High),他是日本经典的法律人形象)。
小林正弘的纪录片《此心安处》。
小林的家乡在日本仙台,一个对别国人不那么熟悉,却在中国无人不知的地方,因为那是鲁迅先生求学的地方。小林的家在东北大学旁,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是仙台医学院,也就是鲁迅学医的地方。如今,仙台那边仍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也有中国的学者过去交流,住在那附近的小林便耳濡目染地接触到很多中国人。
小林的母亲曾一边照管着东北大学海外研究人员宿舍,一边照顾着东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她也把自己家变成了文化交流场所,大家一起包包子、包饺子,小林对中国的最初印象大都来自这些人。甚至后来建议他来中国发展的也是一位中国老师,那位老师对他说:中国这些年法治建设迅速,你可以去寻找机会。
小林在清华大学门口。
彼时小林正弘正与日本司法考试纠缠得难解难分。为了从事法律工作,他考取了日本创价大学法律系,一边上学一边考试。但不知是运气不好抑或时机不对,他一次次地在考试中落败,每一次考试前,他的老师,创价大学前校长小室金之助都会写书法鼓励他。创价大学由中日友好“和平使者”池田大作创办,学校曾迎来新中国第一批留日学生,学校的slogan是“Discover Your Potential”,发现你的潜力。经历了数次挫败的小林可能终于领悟了这句话,于是接受了中国老师的建议,在2008年来到中国。
登长城而郁气顿消,清华园见证成长
在登上长城后他此前的沮丧一下子都释放了,“我觉得中国人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建了长城是多么伟大的一项事业,中国和日本相比,日本在一个小岛上,另外一个世界有那么大,到了这边完全可以再努力。”
小林的博士毕业照(中)。
他首先去了清华大学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学习汉语,毕业后又继续在清华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小林说话的时候一板一眼,眯缝着的眼睛,音调平缓,时间长了听话的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但他却不是个过分腼腆的人。虽然不太主动,却喜欢别人主动找他。在中国,他就遇到了很多向他伸出手的人。
他喜欢与中国同学一起打羽毛球,一起撸串,在五道口徜徉,也会抓住机会与同学去片场客串。在张黎导演的电视剧《少帅》中,他与三位日本同学就分别饰演了三位日本记者。小林说那是在京郊的某摄影棚,里面的陈设让他非常惊奇。造型师给他们换了发型,穿上上世纪初的服装,整场拍摄下来他们拿到了700块钱的收入,非常开心。
小林还是清华大学“拾年咖啡”的常客,这家咖啡馆里接待过很多外国留学生。老板娘西西里在咖啡馆准备了很多画材,清华美院的学生有时会来画画,小林也加入进去。一来二去中,两人成为朋友,也积累起信任。
小林正弘和拾年咖啡老板娘合影,图中是小林绘制的珠穆朗玛峰。受访者供图
上学期间的某天,清华大学宿管发现有位日本留学生晕倒在了宿舍,便联系了同为日本人的小林。在医院需要两万块钱押金时,小林多方筹措,但一时也难以凑齐,于是他联系了西西里,对方便毫不犹豫地拿着钱到了医院救了急。在这个过程中,小林一边守在ICU门口,一边联系同学的家人。
清华园也见证着小林和妻子的爱情。学习日语的缘故,妻子小崔结识了小林,在上了几次课后,两人慢慢产生情愫。小崔曾就读于清华美院,这与同样喜欢画画的小林产生关联。他们一起看画展、去拾年咖啡、去更远的中国城市旅行,就这样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日本小伙在中国找到爱
小崔的家乡在山东聊城,抗战时发生过“聊城保卫战”,遭遇过血与火的洗礼。种种历史原因让两人的结合在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小林与妻子小崔。
小林与女方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进行了很严肃的对话,“他(岳父)介绍了一下他们当地人或者亲戚的事情,对日本人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他们说我不是因为不喜欢你所以讲这些事情的,而是如果你想跟我的女儿结婚的话,要接受这样的事实。”附带的还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在中国居住,二是要在北京找工作,小林当场答应了下来。
小林所毕业的创价大学的创办人池田大作一直致力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学校里至今栽种着的“周樱”和“周夫妇樱”就是这所学校对于两国和平的希冀。毕业于这所学校的小林对于这段历史有着清醒看法,他在采访中不避讳用“侵略”这样的词汇去讲述。他觉得要和一个中国的女孩子结合,就必然要正视历史,这样才能有未来。
小林在家里。
小林的朋友圈里每天都会分享“北京的街角”的推送,里面都是生活在北京的日本人拍摄的北京,有风景也有美食,还有偶然发现的家乡风物,某家正宗的日料店,卖日本传统用品的商店乃至工作机会。
他说来中国后觉得自己更像一个日本人了,“如果我没有自我的话,就可能被冲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如果完全被同化了的话,我也没有生活在这边的价值了。我想在北京作为一个日本人产生自己的价值。”于是,小林成了中国和日本的桥梁。
小林在公司与中国的同事们。拍摄场地:中誉威圣律师事务所
在他所在的律所中,他负责对接中国与日方公司,为双方提供服务。小林的同事们说他是个认真效率又高的人,但不像一些刻板印象里的日本人那样严肃,该放开的时候他也放得很开,在他身边不时能听到笑声,大家都很乐于跟他一同工作。
成为奶爸,国画、京剧熏陶一样不能少
走进小林的家里,你会感受到一种中日文化交融的感觉。桌上悬挂着毛笔,墙上展示着书法,客厅和阳台的交界处是日式风情的木质隔断,罩着白色的布料,上面是千纸鹤图案的花样。小林用日语跟女儿苗苗说着话,女儿用中文回答着,交流间毫无隔阂。小林说苗苗中文没问题,但日文不太好,他在家里努力创造着日语环境,这样在和日本的奶奶视频时可以更好地沟通。
小林夫妇和朋友一家看女儿苗苗表演京剧。
相比学习日语,小林投入了更多精力让女儿学习中国文化。因为姥爷喜欢京剧,于是苗苗就去学习了京剧。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摆着她穿着戏服的照片,手机里存着的也有不少她现场表演的视频。小林很喜欢拿着手机给人看女儿的表演,一副骄傲的表情。除此之外,他还带着女儿去学了国画。他觉得在中国能学到最正宗的国画,希望女儿能得到熏陶,这样长大后的人生能够多姿多彩一些。
妻子小崔说小林极大地缓解了她的教育焦虑。在周围的中国家长都在给孩子打鸡血的时候,小林选择让孩子学京剧画国画,他觉得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比一切都重要。妻子形容小林:“我觉得他就像船的锚一样,不管我在海上怎么漂,他都是永远给我感觉最安定的锚。”
小林家里的合影。
疫情期间,幼儿园停课,小林与妻子轮流在家照顾女儿,小林会给孩子做咖喱饭、紫菜包饭、意大利面,他了解女儿的口味和喜好,也会带她到周围的公园玩耍。小林介绍,在日本,男人下班了就可以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喝茶,但是在中国,因为是双职工家庭,所以夫妇二人互相帮助,在家务上也相互分担。“我主要承担一些准备早餐的工作,还有打扫卫生、洗衣服、晾衣服、叠衣服,更重要的事情则是由领导来决定(笑)。”说着“领导”二字,他看向了妻子小崔。从这一刻,我觉得他是真的变成一个中国女婿了。
新京报记者 吴龙珍
校对 赵琳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