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09:25:32来源:法律常识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
在电话、网络咨询中,一些被征收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都把案情讲得够详细的了,相关的书面材料也都按律师的要求拍照、扫描发过去了,可律师还坚持要来当地进行现场咨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直接在线上了解案情,线上报个价不是更省事吗?事实上,这样一个细节就足以看出征地拆迁案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老话在征拆纠纷中有多么重要。在明律师就由这现场咨询给大家稍微展开说一说。
在征地拆迁案件的咨询中,专业律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尽可能全面、准确的事实,以判断这起案件到底“能不能做”。这就像医生看病不仅要听病人的主诉,还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号脉、看舌苔一样。
仅仅依靠网络平台或者电话,获取的信息有极大的可能存在偏差。咨询者很多主观的倾向都会被渗透到其对案情的表述中,换言之,被征收人所讲述的案情,很可能与真实的情况相差万里。
也有些时候,在线与律师沟通的并非被征收人本人,而是其亲属甚至是朋友。当事人本人可能基于各方面原因而不愿与律师直接线上沟通,那么律师到房屋、土地所在地去和其面谈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了。
在一些个案的咨询中,当事人在电话中所说的房屋所有权人居然都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其虽为家庭成员,但却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这样的事情经常会遇到。
同理,当事人在线提供的涉案房屋、土地的照片、视频,与征收补偿协商相关的谈话录音等,也都需要律师与当事人见面后详细沟通,以明确其所能证明的案件事实,从而对案情有一个准确的掌握。
实践中,有些当事人提供的照片、视频资料因手机配置太低等原因而十分模糊,一口气发过来一大堆却都难以说明其证明目的。也有的当事人在拍照、录像取证时缺乏经验,该拍的没有拍上,不需要拍的却拍了好些。
有的录音资料周围环境噪音嘈杂,且对话者操浓重的当地口音,律师往往难以快速把握对话的核心内容,更无法将其有效信息整理出来。更有甚者,有时连参与对话的人谁是谁都难以分清,这样的证据材料可谓是不知所云。
正所谓“耳听是虚,眼见为实”,面对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和被征收人本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见上一面,不当面确认一些案件事实,再专业的律师也是不敢仅凭线上的沟通就来报价、接案进而办案的。
我们时常将律师办案和医生治病做类比,这二者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有一点上却有显著不同——律师办案首先要判定接案与否,这是律师执业的特点,什么案子都接的,一定是不负责任的糟糕律师。
基于此,赴房屋、土地所在的现场咨询、查看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一来房屋、土地的现状究竟如何,有怎样的装饰装修和地上附着物、青苗?是完整健在还是已被拆了一半?光靠当事人描述和照片、视频资料是不准确的,需要律师现场去看。
二是房屋、土地的权属证明材料是否齐备、可靠,律师需要去查看原件,并就有关问题当面询问被征收人。
三是涉案项目的性质和规模,都张贴了哪些公告、通知?拉出了怎样的横幅?涉及多大面积多少户人家?这些都是现场查看才能看得清楚明白的。
需要指出的是,征地拆迁纠纷案件不同于普通的婚姻、继承等民事纠纷或者一般合同纠纷,其法律关系十分复杂,不是简单的一个诉讼就能实质性化解争议的。
现场咨询的过程,恰恰是专业律师在头脑中建立对案件直观认知,不断梳理案情并让代理思路逐步清晰起来的过程。若律师未到过现场、未面见过被征收人就敢接案,其后续代理效果也将会是风险巨大。
在接案前,律师需要和当事人一道弄清两点:
一是案件从法律上能不能做,如果咱确实“不占理”,拆迁方做得也比较合法、合理,那么在案件难度和办理结果上当事人就需要提前调整预期;
二是坚持依法维权“值不值”,如果一计算成本和收益发现不值,那么当事人完全可以选择通过自行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律师也可以给予全面系统的咨询指导,但不涉及进一步的复议、诉讼问题。
要弄明白这么多事情,光靠电话、网络显然是不够的。这不该省的事,是坚决不能省的,否则前面省事,往后可就会费事了。
在明律师最后要提示广大被征收人的是,征收拆迁案件从咨询到接案再到办理,每一步都是有十余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可循的。
大家在决定咨询律师后一定要做到“用人不疑”,按照律师建议的方法去一步一步配合,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为自己的房屋、土地拿到一个初步的“诊断意见”,从而确定接下来的选择方向。
那种当事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律师,看上去很尊重客户的意愿,实则是最大的消极怠工。
试想,如果该怎么咨询、怎么办案都要听客户的,那么客户花钱委托律师又图个什么呢?想通了上述这些点,在明律师期待着在现场和各位被拆迁人朋友们见面。
版权声明:本文为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