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18:11:16来源:法律常识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信访局、省政府信访局局长姜金兵(中)和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著名劳模、江苏省信访局原巡视员张云泉(左)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新华网 郭小天/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新华网和国家信访局联合推出的“改革·足迹信访访谈1+1”系列访谈节目。本期节目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是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信访局、省政府信访局局长姜金兵和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著名劳模、江苏省信访局原巡视员张云泉。欢迎二位!
姜金兵、张云泉: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想问姜副秘书长。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有关情况以及信访形势?
姜金兵:好的。江苏地处中国东部,长江经济带,长江下游。现辖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29.3万人。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江苏是改革程度比较深、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各项改革比其他地区更早、力度更大,生产力要素也比较活跃,与经济总量、人口总量相似,信访矛盾也比较多。江苏省委省政府能够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矛盾,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着手,动员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注重抓好源头防范,注重抓好问题解决,所以江苏的信访形势总体来说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总量趋稳、结构向好、秩序规范。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信访秩序的平稳可控。
主持人:姜副秘书长、云泉同志,能不能请两位介绍一下工作经历?
姜金兵:我学校毕业以后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在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了33年。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让我到省信访局工作。虽然我是信访系统的新兵,但是信访工作我并不陌生,因为过去长期在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都和信访工作相关联、相贯通,尤其我过去在司法行政基层单位工作的时候,也会面临着民警、职工碰到一些具体诉求的反映,这也就是信访工作。到了信访局的工作岗位上,既感觉到是省委省政府对我的重托,也感觉到这是进一步丰富我的人生、提升我的人生阅历的机会,所以我一定不负全省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江苏的信访工作。
张云泉:我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年轻时候是我们国家第一代导弹快艇发射导弹的老兵,80年代初从事信访工作。信访部门尽管权力不大,但是老百姓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来找我们的,哪怕一点儿小事,我们能帮他解决好了,他不是对我个人怎么样,而是感觉到党和政府关心了他,我们也尽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所以我就一直在信访岗位干下去了。
主持人:信访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为一名信访老兵,请云泉同志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在基层工作时的信访情况。
张云泉:好的。江苏是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省份,各种矛盾也出现得比较早。我在基层信访部门工作时,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很多,信访秩序也比较混乱,越级上访,到党委、政府门前缠访闹访不断。当时信访的职责也不够明确,解决信访问题主要依靠信访部门单打独斗,面临着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手段少的处境。我带领同志们冲在第一线,耐心细致接谈,千方百计化解,没日没夜工作,可以说用信访干部的忠诚和担当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主持人:我们的信访工作就是踏踏实实的在那儿工作。近年来信访工作出现很多新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作出了部署。请谈谈江苏在落实中央要求,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姜金兵:好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信访工作转型升级。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在全省不断完善“阳光信访”系统建设,以“便民化”服务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以“数据化”分析进一步摸准社情民意、以“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以“过程化”管理进一步创新考核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坚持以创新机制为抓手,着力提升信访工作效能。突出源头预防,从源头和苗头上减少信访矛盾的发生;实行了信访形势分析研判制度,提高工作前瞻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信访工作合力。同时,我们还在各级信访部门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引入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既为信访群众讲法明理、解疑释惑,引导信访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又为相关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社会效果。
三是坚持以夯实基础为保障,着力增强信访工作实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把矛盾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始、处置在基层。强化信访信息预警,对重大层面性、倾向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推动问题批量解决。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掌握信息、及时面对矛盾、及时跟进诉求、及时解决问题,努力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减少矛盾上行。
四是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提高履职能力。按照“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要求,自觉做到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脚踏实地做好群众工作。信访工作由传统的上传下达、转办来信转变为协调处理案件、跟踪督查办信;由坐等群众来访转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访。
主持人:能介绍一下江苏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吗?
姜金兵:主要成效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法治理念有效提升。广大信访群众依法走访的意识显著增强,基层信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排查问题、化解矛盾能力显著提高。
二是信访公信力显著增强。我们坚持带着责任和感情解决信访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全省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97.65%、按期办结率99.41%、群众参评率91.69%、群众满意率97.20%。
三是工作责任不断强化。我们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强化各地的属地责任,强化有权部门的部门责任,强化信访部门的主推责任。工作责任的实化硬化促进了群众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把县市区乡镇街道作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的重点来抓,把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延伸到乡镇街道这个层面,大力推行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促进了基层基础的进一步强化。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这几年江苏的信访工作有许多亮点特色,请姜副秘书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姜金兵:谢谢主持人。在信访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最重要位置,在确保全省信访大局稳定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促进齐抓共管。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信访突出问题。8月10日,娄勤俭书记不打招呼、轻车简从到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看望慰问信访工作人员并现场接待群众来访,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带着思路、带着情怀、带着温度去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我们连续5年在全省开展“百县千案”化解活动,设区市党政领导每人每半年、县(市、区)党政领导每人每季度包1件积案的化解工作。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全省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齐抓共管。
二是坚持信访为民促进快捷高效。“阳光信访”发源于江苏,初衷就是为了让信访群众满意,从畅通渠道、方便投诉到主动服务、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立足便民利民,为信访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访服务。近年来,我们深化“互联网+信访”改革,建设集诉求表达、问题解决、数据分析的综合性“网上信访大厅”,方便群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同时,积极适应智能移动终端发展趋势,开发手机APP,推行手机信访、微信信访,推动群众传统的书信、走访方式转变为“掌上信访”、“指尖信访”,实现信访系统“随身带”、信访问题“随时提”、信访结果“随便查”,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表达诉求,解决问题。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促进矛盾化解。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核心。我们运用权益保障卡推动初访问题就地解决,建立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权益保障卡制度,向初次走访群众发放权益保障卡,卡上记载受理办理全过程,倒逼责任部门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借助社会力量推动信访积案“案结事了”,成立信访疑难问题化解专家库,以专家的独特优势、权威和影响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开展大数据分析研判推动层面矛盾批量化解,定期对群众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倾向性、苗头性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专报报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超前预防化解了一大批层面性信访问题。探索信用管理促进诚信信访,建立相关信用档案,由信用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失信信访人依法惩处、依规约束,促使信访人自我警醒,合法、理性、有序反映自身诉求。
四是坚持窗口创建促进能力提升。坚持为信访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在全省信访系统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从抓环境改善窗口面貌,抓纪律改善工作秩序,抓制度改善工作方法,抓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入手努力,实现“形象更佳、服务更优、窗口更亮、环境更美”,将各级人民来访接访中心打造成“信访群众之家”,把群众上访的过程变成用心交流的过程,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主持人: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枫桥经验”55周年和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江苏在夯实基层基础、源头化解矛盾方面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
姜金兵:从江苏实践看,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矛盾化解在早。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的必经程序,全面评估社会效益和稳定风险,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规、重大决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对有明显不稳定风险的政策坚决不出台,切实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二是积极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实现矛盾化解在小。按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各级信访部门加强与政法、司法等部门沟通协作,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和数字化平台,将管理地域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统一纳入单元网格实施系统化管理,推动政府行政力量下沉,努力将矛盾隐患发现在小、处置在小。在江苏有一个非常好的典型,就是南京市仙林街道,他们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坚持党建统领、强化源头预防、突出抓早抓小,连续8年实现进京、赴省、到市、来区上访“四个零”。今年4月份,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同志到江苏调研时,到了仙林街道,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创新基层化解矛盾机制,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为实现信访工作一起做、大家做,提高矛盾化解的多元性和公信力,我省南通海安市、宿迁市泗阳县等地方,邀请专家、律师、“两代表一委员”、信访人亲朋好友等组建专家库、成立工作室、组成合议庭等,搭建多方参与、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平台,对已经作出信访办理、复查意见或信访程序终结的信访事项公开评议,检验信访事项责任主体的工作质量,督查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瑕疵和缺失,既给信访人说理质证的机会,保护其合法权益,又讲清政策底线,引导他们依法解决合理合法诉求。
主持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请给我们谈谈江苏改革开放以来信访工作有哪些新变化?
姜金兵:应该说伴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信访工作的职能、信访工作的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有的变化是根本性的。我个人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能作用由秘书型向综合型转变。从过去对群众信访诉求的收收转转,到现在运用交办督办通报等手段推动问题解决;从原来对办信接访情况的简单反映,到现在的综合分析并提出决策建议,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工作格局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推动“信访部门单一办访”向“多部门齐抓共管”转变。如果信访工作由信访部门单一去解决,属地责任不明确,部门责任不明确。经过近些年来的改革,信访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部门责任、属地责任进一步清晰,实现了过去信访工作由信访部门单打独斗到现在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的转变。
三是工作手段由简单薄弱向多管齐下转变。由坐等群众来信来访到主动办信办访,形成了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三到位一处理”局面,推动了信访问题的解决,维护了信访秩序。
四是绩效评价由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转变。评判一个地方信访工作好坏,由原来单纯考核信访部门,到现在考核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由原来年底一次性考核,到现在过程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由原来单纯以群众上访量的多少为标准,到现在综合评价信访问题解决、信访基础业务规范,以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信访群众参与评价、信访群众满意度等情况,使考核的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更强,更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地方抓好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强化信访工作导向、促进信访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在做信访工作的过程中,都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张云泉:我是一名信访老兵,故事比较多。我来说说吧。1996年,国家信访局交办了一件在京上访了十一年的老访案,责任单位牵涉多个部门。上访人患有偏执性精神病,丈夫突然去世后把4岁的女儿带着上访流浪街头11年。我把这个小姑娘接到自己家里来做工作。她从4岁到15岁在上访流浪的复杂环境中长大,很难与我的家人相处。我想尽一切办法关心、培养她。从15岁到我家来,到23岁出嫁。领导当初将此事交给我时大约5分钟,我用了8年时间确保了国家信访局交办的事落到了实处。这8年不仅没有上访,而且还培养她学了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现在她早已有小家庭,生活幸福。不仅不上访了,而且小俩口还经常学雷锋做好事。2005年4月,央视新闻报道过这件事。
此事留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干部要用真心真情才能感化上访者。同时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尤其这种跨越几个部门和地方的事,没有主动多分担麻烦的高姿态就会互相推诿扯皮。
主持人:刚才,听了您介绍的故事,的确让人难忘。结合这些信访工作经历,请跟我们谈谈在做好信访工作方面有哪些体会?
姜金兵:虽然我到信访局工作不到一年时间,但是通过到基层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倾听广大基层信访干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通过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各项要求,回顾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信访工作的发展历程,我们有这样几条经验和体会:
第一,信访工作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来服务,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体现。当前,我们国家处于改革进一步深化期、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档期,社会矛盾比较多,信访工作一定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转型升级大局服务,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做好信访工作一定要坚持服务群众、为民解难。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做信访工作一定要站在群众立场,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来考虑,一定要按照总书记讲的,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把推动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解决作为根本去抓信访工作,只有这样我们信访工作才能牢固坚持群众立场。
第三,信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担当作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信访制度改革都提出了明确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信访工作的法治化取向。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方向,强化法治思维,坚持法治方式,推动党委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在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的时候,也要强化法律底线,不能为了一时一地某一个问题的解决突破法律底线,引发不好的效应。
同时信访部门要强化担当作为。作为一个信访干部很不容易,压力非常大,经常加班加点,甚至有时候还要把信访群众接到家里当家人亲人,所以信访干部要有一种把来访群众当成家人,把人民群众来信作为家书,把信访工作作为家业这样的担当意识才能做好信访工作。
第四,做好信访工作一定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有一句老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工作都是这样,特别是信访工作,信访矛盾的主阵地、主源头在哪里?是县市区、乡镇街道,那是矛盾产生的主源头。那个地方也应该是化解矛盾的主阵地、主战场,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县市区、乡镇街道作为信访工作最关键的基础,把基层的信访部门抓好,把基层的信访干部队伍抓好,把基层的信访工作机制建好,这样工作才能有牢固基础,离开这一点是无源之水。同时要抓住全社会在推动网格化治理这样一个契机,把我们的工作重心往下沉,抓早抓小。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一定要抓住信息化、智能化这样一个技术支撑,推动信访工作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拓宽人民群众的投诉渠道,通过信息化来提高我们办理效果,通过信息化来减轻信访干部的工作负担等等。
第五,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建好机制、抓好队伍。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的工作,是社会工作,需要一个职能部门和专门队伍。职能部门强不强或者专门队伍强不强,就意味着党委政府的这个作用能不能发挥,做好信访工作一定要把信访部门建设好,把信访队伍建设好。
张云泉:我在信访岗位干了近三十年,最深的体会就是:做一个好的信访干部首先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有了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会有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
一是要树立“假如我是一个来访者”的观念。我从事信访工作近三十年,思想观念上时刻树立“假如我是一个上访者”的观念,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中的一员,不管职务怎样升,荣誉怎样多,我对接待的每个上访人都是反问自己:假如这个上访人的麻烦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去上访没人好好处理,我会怎样?
二是信访干部要有“五心精神”。即:对来访群众要有热心,对群众的困难要有换位思考的同情心,为群众办事要有诚心,遇到困难和阻力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有长期作战的恒心。这里尤其是恒心!因为许多信访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一些老上访的问题。这些人生存能力差,即使眼前的问题解决好了,以后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冒出新问题来。如果对新问题不及时处理,又会继续上访。所以对许多老上访的问题要有长期关注帮助不断解决问题的恒心。
三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提升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信访干部的特点是接触的各种疑难问题多,因此,信访干部的知识面要广。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信访干部要被上访人“问不倒”。所以我始终坚持学习法律、政策及相关知识,这样对来访者提的各种问题才回答精准,处理恰当。另外就是要练就处理信访真本领硬功夫,我概括为“四种能力”,即和群众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迅速拉近与群众距离的能力;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在突发事情现场独立协调处理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光有了这些能力还不行,遇事还要有“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称职的信访干部。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请姜副秘书长给我们聊聊如何做好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江苏又是怎么安排的?
姜金兵:全省信访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争创群众满意信访部门、争当群众满意信访干部为主线,努力发挥信访工作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在工作理念上,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在职能定位上,把准“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职责任务,提升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方法路径上,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组织领导上,把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抓手,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当前,正是我们全年工作冲刺收尾和明年工作谋划的阶段,前不久,我们在淮安举办了全省信访系统领导干部学习会。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谋划了明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江苏的信访工作,可以简要地用“一二三四一”来概括:
坚持信访法治化的一个目标取向。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按照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意见,紧密结合我们信访工作职能特点,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特别是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社会风险的评估制度,来提高党委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法决策的水平,通过信访工作来推动企事业单位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同时,我们要求全省信访干部要把信、访、网、电这四个渠道,把受理、交办、转送、督查督办每一个信访件的过程作为法治教育的过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升依法表达诉求的意识,守住法律底线,依法有序地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不能为了一时一地的稳定而突破了法律底线。
实施双基工程,一个是基层,另一个是基础。信访工作发展怎么样,信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强不强,信访工作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职能作用能不能发挥,关键是抓基础、打基础,明年开始我们想在全省实施夯实基层、加强基层的双基工程。
落实三个责任。信访工作一定要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大的前提下,要强化属地责任,哪个事情在哪里发生的就要在哪里解决,推动问题在源头解决,在属地解决。强化部门责任。因为党委政府的工作是靠职能部门来实现的,群众向党委政府表达诉求,是通过职能部门这个渠道来表达的,所以职能部门有没有人民立场,能不能设身处地为信访群众解决问题,推动问题化解,职能部门责任重大。通过强化考核,把职能部门的责任落实下去。强化信访部门自身责任。信访工作、信访部门承担着指导、监督、协调当地信访工作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贯彻下去,把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起来,把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机制运转起来,我们信访部门责无旁贷。
优化四项机制。1.初信初访的及时解决机制。实践证明,很多重信重访、越级访的产生在于初始环节没有办好,所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优化初信初访这个办理环节,在受理、转送、交办、督办每个过程一定要强化首办负责制,谁首接谁首办,谁首办谁负责,来推动初信初访的办理。2.优化积案件的常态化解机制。刚才云泉同志介绍一些故事,很多都是信访积案,化解历史积案是信访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历史积案化解一件,社会稳定就增加一分,信访积案越多,社会稳定风险就越大,所以化解信访积案,我们要把过去的打游击战、攻坚战转化为运动战、常态战,把接待工作转化成日常工作,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推动领导干部百姓牵等手段,把常态化的化解积案机制建立起来。3.社情民意的收集汇集机制。信访工作涉及面比较宽、触角比较深,我们直接面对群众,可以通过办信办访的过程,通过人民建议征集的过程了解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稳定的推进提供超前预警。这一点很重要,要把信访工作的职能作用、职能优势发挥出来,加强社情民意的收集研判。4.信访工作的科学评价机制。信访对某一个地区、某一个部门的信访部门的评价要有科学机制,只有机制科学了,评判才是公开公平的,结果才是公正的。有公正的结果才能引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去前进,如果我们的评价体制、评价指标不科学,导致评价结果不公正,就会导致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发生偏移,游离于中心工作,游离于人民群众这个立场,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建好一支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握信访工作的政治属性和历史使命,自觉融入、全力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办信接访、处理疑难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精通基础业务、熟悉法律政策、善做群众工作。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努力提升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