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05:50:30来源:法律常识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司新宣 周冬旎 付丽娜 万子瑜 文/图
12月3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和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事务署联合召开了主题为“精准法律服务,护航科技创新”的律企对接座谈会,旨在以“法律服务创新联合体”的组织形式为依托,探索与合作区科创企业形成供需联动、衔接顺畅、处置高效的长效法律服务对接机制,为合作区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服务保障。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及八位来自华商、广和、大成、盈科、德和衡、江三角律师事务所,深耕福田多年的资深法律专家与合作区7家科创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事务署常务副署长朱俊炜、副署长杜晓芬出席会议,福田区司法局副局长王显军主持会议。
法律专家团直击“难点” ,精准对接法律需求
今年十月,福田区司法局会同合作区事务署开展了合作区科创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深港企业在创业成长、项目孵化及市场开拓过程中,存在跨境法律制度、规则衔接等方面的疑问和困惑,对知识产权相关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最为迫切,鉴于此,福田区司法局联合合作区事务署召开此次座谈会。
在会上,企业代表进一步提出,除了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企业在股权、合同、劳动人事、上市、融资、并购、合资联营、债权债务等领域也急需专业法律服务。
杜晓芬从合作区制度创新、空间筹集及服务科研等方面提出如何运用规范性文件、专项条例及合规建设方面做好制度设计并规避风险的法律需求。
法律服务专家团成员对企业代表及事务署的问题需求一一回应、细致解答,力求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在实处。
张斌等法律专家指出,这次律企对接座谈会为法律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摸清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是眼下最重要的任务,着重解决企业在创业初期的“卡脖子”问题,并对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了新视野和指导;成立合作区多元法律服务专班,“线上+线下”多种服务方式并举,形成精准、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衔接机制,使企业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创新工作中。
搭建律企对接平台,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务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年多来,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已逾百个,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青年创业工场已培育创业团队23家(其中港澳比例达到91%),产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知识产权199项,科技创新持续展现勃勃生机,逐步形成“一区两园”携手共进、“一河两岸”大干快上的新局面。
“伴随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和深港两地市场互通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加快构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跨区域法律问题,当务之急要在推动构建‘五流四制’政策创新体系框架下,发挥福田区法律资源集聚效能,为合作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法律服务支撑,多方位、发散式地贡献更多的法治力量。”朱俊炜表示,这次座谈会是搭建合作区律企对接平台的一个起点,下一步将整合法律供需资源库,推动合作区政策法规建设,进而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与人才入驻合作区。
发挥法律资源聚集优势,打造“科技+法律”新生态
近年来,福田区司法局在推动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激励创业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法律保障,探索构建跨境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加快法律服务数字化探索,将5G、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云上公证”“智慧调解”等新型法律服务中,全力打造“科技+法律”融合生态。
未来,福田区司法局将引领福田专业律师队伍发挥合作区资源集群优势,联合合作区事务署,共同拓展区域法律服务双向对接新思路,在“一区两园”的产权维护、跨境商事争议解决机制、法律服务数字化等多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打造“科技+法律”新生态,以更好的法律服务和更优的法治营商环境,护航合作区企业释放科技创新更强动能,服务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发展全局。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