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有百分之多少可以缓刑,我都被取保候审了,法院还不判缓刑吗吗

时间:2022-10-01 09:15:05来源:法律常识

我都被取保候审了,法院还不判缓刑吗?

作为一名刑辩律师,在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当事人来咨询,自己被公安机关刑拘30天后取保候审了,或者在37天内被检察机关不予批准逮捕,从看守所释放了,甚至压根没有被刑拘,直接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了,那么自己后面还会被判实刑收监吗?

我都被取保候审了,法院还不判缓刑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是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该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第七十二条是关于缓刑的适用条件的规定,该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我都被取保候审了,法院还不判缓刑吗?


由此可以看出,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第二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与缓刑适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有一定的交叉,也就是说如果司法机关认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那么在法院判刑的时候,也可能会认为其既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就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其宣告缓刑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对其适用缓刑。

因而,从这个角度讲,取保候审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比于一直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判处缓刑的几率是要高一些的,这一点,也几乎形成了司法工作人员和我们辩护律师的共识。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共识正在不断被打破。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少捕慎押慎诉的刑事政策正在大力向全国司法机关推广,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强调“可捕可不捕的,不捕”,法院判决前的羁押率不断降低,就会出现很多在之前“可捕可不捕”的案件之前很可能会逮捕,现在就很可能不捕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就会判处缓刑,毕竟可捕可不捕这一提法,就恰恰证明既然可捕,就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的,很可能无法达到缓刑所要求的“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条件。另一方面,笔者观察到,由于国内疫情反复,为避免羁押场所出现感染风险,也会出现原本应该刑拘、逮捕的案件,因不便于移送监管场所收押,就暂时对其取保候审,但这也不意味着法院就会判处缓刑。

我都被取保候审了,法院还不判缓刑吗?


实际上,在这两年,我就经常遇到很多原本取保候审在外的当事人,在法院阶段突然收监或者判决实刑的情况,也经常遇到原本论罪应处10年以上的案件,按照《刑事诉讼法》第81条的规定属于“应当予以逮捕”的情形,但公安机关自行对其办理取保候审或检察机关不予逮捕的情况。

因此应该说,从这几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取保候审后大概率能判缓刑的定律已经不再准确。切不可因为自己被取保候审了就掉以轻心,以为判处缓刑是个大概率事件,就不把自己的案件当回事,以免到时候追悔莫及。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