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是涉嫌诈骗罪,什么算是涉嫌诈骗罪行为

时间:2022-10-01 15:21:04来源:法律常识

【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1年2月至12月,民警童某办理A、B涉嫌共同生产、销售假药案时,在追缴赃款过程中,以收缴非法获利(查实获利12万元)、销售金额或变更罪名等理由多次要求A 、B家属代为退赃,并称多退多赔可从轻处罚;二人家属陆续交与童某个人共38万元,童某在执法办案系统外开具套版扣押清单让家属签字。所得款项被童某用于个人信用卡还款、日常消费。

案例二:2021年5月至8月,民警辛某调查C涉嫌诈骗案但未查实,偶然发现C的银行卡账户余额30万余元,谎称账户资金过多来路不明,可能系违法所得,需先行扣押,待查证后再退还,并制作一张虚假的接受物品清单;C信以为真,在清单上签字并向辛某个人银行账户转账30万元;后C多次催问,辛某以事情尚未查清等为由搪塞。辛某将所得钱款用于个人消费。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童某、辛某利用处理相关工作事项或案件时经手、管理涉案财物的职务便利,编造理由骗取所交公款,侵犯了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公职人员职务廉洁性,均构成骗取型贪污。

第二种意见认为,童某、辛某利用工作便利,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让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且财物均未交进公账不受单位管控,不属于公款,均构成诈骗。

第三种意见认为,童某借案件退赃之机编造理由让犯罪嫌疑人多退赃款给其个人,得款后应交公不交公,构成侵吞型贪污。辛某的骗取行为与职务无关,所得钱款更与单位无关,其骗取他人私财,应构成诈骗。

【评析意见】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公职人员骗取钱财占为己有,可能触犯贪污或者诈骗犯罪,如何定性存有争议。结合案例,分析如下:

一、考察犯罪过程有无利用职务便利

诈骗与骗取型贪污两者基本构造一致,主观上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均可采取欺骗方法,使具有处分权的受骗人产生或继续维持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特殊之处在于诈骗主体、客体、方式、对象等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是诈骗过程中有无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罪客观要求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诈骗罪无此要求。

案例一中,童某作为刑事案件承办人员,追赃挽损乃办案职责所在,具体如何追赃,童某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和处置权。正是基于这种职责,其才有条件在处理财物过程中实施欺骗,如果不利用这个便利,其侵吞目的不可能实现。至于让家属多退赃款有无超出职责范围,笔者认为并未超出,案件本要退赃,撇开本案,有时为弥补受害人损失多退赃款的情况也有,并不以非法获利为限,特别是共同犯罪案件;童某的行为前后具有延续性,均为一个非法占有故意支配下的客观行为,应视为一个履职整体,不应人为割裂。案例二中,违法行为查而不实,违法所得无从谈起;辛某以完全虚构的“违法所得”进行虚假“扣押”,纯系与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

二、判断是否构成诈骗,重点考察交款人是否陷入认识错误

案例一中,存在真实案件,童某确系承办民警,案件本身需要退赃,这些前提条件没有虚构。此类案件的行为人在案发后对非法获利和退赔受害人有一定认知,至于如何退赃、退多少赃、该不该退,行为人一般不大了解也不会质疑。童某要求A、B退赃正当合理,虽然部分理由带有欺骗成分,但并不足以让他们陷于错误认识,促使他们愿意交付财物的主要因素是基于真实的案件基础,退赃是他们本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因此,童某不满足诈骗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条件,不构成诈骗罪。而案例二中,案件基础不存在,辛某能够得逞,主要利用C对公安干警的信赖。

三、考察犯罪对象是否为公共财产

案例一中,童某利用承办案件的职务便利,代表公安机关强制要求当事人退赃所取得的财产,形式上符合国家公共财产取得的法定方式,当事人认为也有理由相信是国家收取的,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最终亦由单位承担,这些公共财产不要求童某对财物的控制以合法为前提,不以是否交到单位公账为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任何公共财物都可以成为贪污对象,利用职务便利与公共财产之间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关系,而具有内在关联性,只有当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占有了公共财物(而非私有财产),或基于职务对公共财物享有支配权、决定权,或对具体支配财物的人员处于领导、指示、支配地位,方可认定为贪污。显然,案例二中,辛某的骗取行为既未利用职务之便,所骗款项亦非公共财产,当以诈骗论处。(段海龙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委)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