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20:57:11来源:法律常识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对安全生产保险制度进行探索发展,国内安全生产保险保障制度经历三十年的发展,险种从单一的建工意外险,到目前市场上安全生产责任险(以下简称安责险)、团体意外险、雇主责任险等险种并存,安全生产保险保障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安责险的出现及强制,在保障范围、功能机制、保障作用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持续获得了国家政策上的重点关注与推动。
但客观上仍需认识到,尽管当前安责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果,不过从当前国内整体发展来看,其市场应用依旧存在阻力。比如说企业愿不愿意投保,保险公司愿不愿意承保和机构愿不愿意提供服务这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笔者认为促进安责险事故预防的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发展,首先要使其核心—事故预防在各市场主体眼中从“增量成本”转变为“增量收益”,这其中的观念更新尤为紧迫。
对保险公司而言
安责险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做好高质量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可以切实为保险公司降低赔付率在一个合理区间。
安责险也是当前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的最便利产品,其他可能仍需要再研究、再推动、再耗费人财物力。而安责险的国家政策、服务标准等皆已准备完毕。
同时保险公司尤其是其战略部门要清醒的认识到,安责险作为一个强制责任险种,要将其看作是可带动其他多险种销售的药引。纠正“以当前收入定位产品优劣”的陈旧观点,将安责险定位于保险公司的战略及产品体系内的优质产品、高价值产品;
对投保企业而言
安责险的强制是一方面,企业也应认识到购买后即可享受到事故预防服务,而服务的关键是达成持续性降低安全风险的体系化服务,一旦达成此效果,将确实可以降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减少可能的损失额。
再给企业一个我们首发并坚持的前卫观点,我相信一些有战略性眼光的企业可以理解,即:企业在消费了安责险之后,一是表明自身合规守法的企业操守;同时表明自己对安全风险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提升,这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一些银行、资本等机构释放一个信号:我是安全的,我是可持续的,我是有社会责任的。
在此基础上,马上向社会及消费者作出升级承诺,如本企业的产品在持续安全可靠的安全管理条件中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这个安全性是从生产环节的全链条中体现的。
所以,安责险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既是保障险种,更要理解和行动为赋能险种。
对机构和服务人员而言
无论是保险公司直接从事事故预防,还是其他保险机构或技术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事故预防是既可以体现技术服务价值和收益的稳定产品,更要把这个产品从单一且当前微薄收益延伸做成可以大幅提升营收的优质产品。
至于怎么做,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也可以了解安环家平台寻求合作,看看他们是怎么做。
总之,安责险事故预防对各市场主体而言都应该升级一下观点: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尤其是对于安责险事故预防提供销售与服务的市场主体,笔者认为这个观点的转变尤为重要,甚至是五年后座次排位变化的关键。
(2020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
安责险及事故预防,这是一场在有重大潜在红利供给侧领域内推动的生财型、聚财型、资源优化配置型的市场革新。过往的认识大多错了,安责险事故预防不是增量成本,而增量收益。有前瞻性的组织和个人一定要深刻领会和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主动参与促进这次高质量的发展,并享受其所带来的红利。
立起来 增强规模效益
“破”与“立”的循环总是在不断重复。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为供应安全保障和公平可及的需求产品,在与传统险种并存的当前,应当先有意识的把安责险 “立”起来,必须有魄力冲击足够的市场规模、配给足够的服务能力及配套资源,做到足够高标准的事故预防服务。
同时,通过规模化发展和服务普惠,实现规模经济和直接成本降低,扩大受益群体,最终构建起以事故预防为核心的安责险保障体系,给予社会以一定体量的验证,逐步推动与传统险种的替换与优化配置。这个过程,也是护城河的建设过程。身在其中,自然体会。
供得上 成为增量主体
现在,即使是对新《安全生产法》所要求的八个高危行进行安责险消费后事故预防的供给力也是不足的,这是市场发展规模尚未“立”起来的必然现象。制约安责险有效供应能力的掣肘仍然存在,即销售能力不足和事故预防服务能力不足。因此,“想做成,想做实,想做事”的保险公司 加快外协通道建设、探索多渠道储能等,要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
有战略眼光的保险公司应明确把加大安责险规划建设力度作为重点,以上下游配套产品/服务筹备建设为支撑,核心放在建设稳定持续可靠的事故预防服务为载体的供给能力体系上,做到既大规模开发、提升服务水平,又能保障稳定可靠服务供应,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赔付率。
此外,全面提升供给的灵活性,着力发挥保险公司在构建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积极接入但少量接入最高标准的事故预防服务供给方;加大自身在组织管理的灵活性改造,提升内部组织系统对此项高价值产品服务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强化相关终端直接接入利用,多措并举提升新服务水平,形成品牌效益和护城河。可运用新增险种消费不纳入成本总量控制的政策,从供给、消费两侧,切实推动安责险更好更快发展。
融进去 实现多重互补
改变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笔者对安责险的基本判断是:
高危八行业普及化,其他行业鼓励化
事故预防高标准化,服务人员规模化
多险种综合运用化、多重盈利复合化
既强调安责险与传统险种的协同互补,发挥各自禀赋优势,形成安全、稳定、可靠的保障体系;又强调安责险事故预防的高标准化,形成“立起来”、“供得上”与“融进去”齐头并进的态势。
首先,大力推动发展安责险事故预防智慧化也是紧要工作。除了全国即将形成安责险监管平台之外,各市场主体也要通过优先利用智慧工具形成对上下游各主体做好全程的管理、服务、流程接入。当前多数企业的智慧升级已经到达一定规模,安责险事故预防如果不能形成智慧化、信息化、数据化,那在全社会看来这一定意味着是“倒退”。
同时,运用切实有效的、高标准的服务模式,通过配置供给资源,推动新老(险种)互补、收支互济,也可侧面推动建设自身的灵活调节能力,既有利于发挥新险种富集区域优势,又可以实现大规模可复制、可消化。
其次,加快安责险与老险种的资源优化配置。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综合配套险种,支持安责险与老险种事故预防/防灾防损服务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保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模式服务试点。完善事故预防应用信息一体化技术,壮大生产型消费者群体。
再者,引导特定群体消费安责险新险种。推动安责险在交易组织、服务标准、价格机制、资源调度、定损理赔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服务高标、友好易用的产品服务。建立完善安责险消费认证、标识体系和公示制度。加大认证采信力度,引导特定企业诸如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利用安责险等含有高标准事故预防服务来提升自身安全和信用公示。鼓励各类用户购买拥有安责险高标准事故预防服务认证的企业所制造的产品。
稳得住 构建现代服务体系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发展基础和可持续动力。围绕安责险形成了一套完整市场服务体系,包括产业、市场、技术、制造以及政策、法规等,是在安全生产领域内现代服务经济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安责险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市场、金融、消费、法规政策等,实现供需的安全高效高标准,也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增强安责险事故预防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包括从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等多个维度,加强综合供给保障能力建设。
二是推动事故预防“成本转盈利”变革,加快构建新型销售服务市场体系。这个重点是做好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法”,减少无效、低效、成本项的事故预防供应商,加上少数高标准供应商,推动形成新型销售、服务模式。
三是提升安责险事故预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服务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增强安责险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事故预防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安责险事故预防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安责险事故预防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四是增强安责险治理效能,加快构建适应现阶段安责险发展的政策体系。参考国家政府改革的理念,加快深化自身在新险种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流程,健全安责险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新险种现代市场建设,同时完善支持安责险发展的资金政策等。
可复制 快速形成规模
老子的《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道”,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事物的规律。
安责险的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而一切成功的方法都应该是可复制的,不具备可复制的能力是一定无法成功的。
所以,安责险事故预防在一地一定要快速形成可复制能力。可复制意味着可以快速形成规模,意味着可以集约控制成本,意味着有一个可依靠的、有实效的路径来实现盈利及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在复制的过程中彻彻底底地遵从有效之“道”——标准化,不出现任何变形,方才有了实现万利根基。
标准化,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产品/服务的标准化
对于安责险事故预防,这个标准化一定是高标准的,如果是低标准,那就脱离了事故预防的初衷和意义。
高标准的复制产品/服务,那么一定要选择初期即可规模化复制,且能够一致稳定的供应。最好全部或大部分都可结合信息化智能完成,不是完全依靠但也不是完全脱离。要将这个标准拉高,将自身的接入水平(即服务水平)与现代企业同步,用信息化固化出来一些标准,将人为影响因素尽可能的降到最低,不会因为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离开而影响到整体
管理思维的标准化
可复制的扩张与运营管理机制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市场经营方法,尤其对保险公司而言的服务供应商引入及管理方案,这一套管理思维很可能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或某个特定事件而终结。所以,管理运营机制的标准化,也是复制的重要内容。
人才培养机制的标准化
对于安责险而言,人的影响也很大。服务人员的行为不一致,常是导致标准化失败的诱因,这在今后复制过程中尤为凸显。
服务人员的心情与服务水平的起伏,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和品牌好感度。如何通过培训复制人员,通过工具管理人,通过制度激励人,让服务者与人才标准化,也是安责险市场销售和服务主体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安责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涉及多个方位,当下的重点有很多,本文探讨的是其中一点:思维的转变。笔者认为在当前整体环境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强有力的市场推动保障之一,打通这个制约安责险市场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共同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规范开放、公平竞争、高标准的全国大市场,全面推动安责险市场由小到大的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安环家平台建设完成了保险机构自用的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智慧自主管理平台、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人员—安全风险管理师培训等全套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合作模式,广泛地与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安全咨询服务公司等优质资源合作,协助各方市场主体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