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02:29:11来源:法律常识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哲洋 通讯员 周凯 程艳
近年来,永城市崇法寺街道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结合“三零”创建、“六防六促”专项活动,从夯实基础、健全机制、协调联动、发挥作用入手,统筹安全和发展,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不激化”。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针对永城市崇法寺街道信访积案难案逐一分析研判,成立专班,压实责任,主动研究,拿出案件化解意见办法,逐人逐案化解。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坚决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把信访维稳工作抓紧抓实。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四治”融合。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持续加强矛盾排查“自治”工作,村(社区)每天、街道每周进行一次集中排查,逐项列出清单、完善问题台账,加大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力度,把群众诉求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巡逻防控“法治”建设,增加见警率,全面加强辖区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强化对违法犯罪的有效震慑,提高群众安全感。为加强“智治”街道对“雪亮工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在各个路口、各街区、重点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300余个,安装人脸识别监控60余个,和蓝天卫士结合,可对全区域所有地段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可及时发现报警违法人员、重点人员及违法车辆,也为婴幼儿和留守老人的走失提供及时追踪,为辖区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另外,崇法寺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的评选活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建成了“法、德、自、智”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落实属地管理,严密治安防控。崇法寺街道依托“五级网格”、“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打造了“支部+网格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的基层治理体系,各网格长对本网格内负总责。网格员通过平时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与调解员、驻村民警、小区保安、物业人员通力协作,每天对本辖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排,并针对可能存在或者已经存在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分别建立了清单台账并动态更新,及时从源头化解问题。此外,以居住区域、村(居)民小组为基础成立了巡逻队,全天24小时对主要街巷进行巡逻,努力营造村情和谐、群众满意、发展稳定的社会氛围。
高效运用“五部工作法”,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一是精细排查“网格调”,网格员变身调解员。落实短距离调解,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处理在矛盾源头的“第一线”。崇法寺街道将辖区的26个村(社区),划分为162个基础网格,聘用选用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志愿者、社区服务工作者915人为网格员,每个网格辖30至50户,每个网格员服务半径不超过200米。工作中,网格员采取“面对面”入户谈心、当面核实等方式,直接服务到户、对接到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向实”,实现网格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二是发挥优势“乡贤调”,熟人调解有诀窍。崇法寺街道发挥乡贤做群众调解工作“领头雁”作用,发挥乡贤在社会治理中“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吸收乡村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人参与基层治理。乡贤们用最接地气的话,调解百姓心中“不平事”。抓早、抓小、抓源头,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期。三是整合资源“站所调”,多元调解实现“一站式”解纷。崇法寺街道以“党建+一中心四平台”为依托,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资源,对村级纠纷进行联合调解,一轮调解不成的,再由“两所一庭”工作人员、街道主管分办领导出面调解,最大限度解决问题、息诉息访,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该街道一级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22起,其中涉及重大疑难纠纷30余起,占全街道调解纠纷总数的四分之一。四是精准施策“行业调”,多行业调解组织有妙招。崇法寺街道发挥行业优势,在医疗卫生、教育、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便民服务、民政、计生、文化教育、公安巡防、城市管理等单位成立12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对乡级不能化解的、专业性强的疑难事项,由行业调解组织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分析研判,拿出合理的解决意见,使得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五是集体会诊“专家调”,专业化团队“对症下药”。崇法寺街道由各级人大代表、律师等优秀调解人员组成“调解专家库”,对重大纠纷等“疑难杂症”进行“把脉问诊”;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一步进行跟踪回访,对群众提出的疑虑,做好相关的政策法律解释,让群众“定心”,筑牢信访稳定坚实基础。
此外,崇法寺街道建立健全监督指导机制,定期召开例会,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协商解决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不断学习“枫桥经验”,做到了无一起刑事、非正常死亡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