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律师,律师实务感想

时间:2022-11-06 14:31:07来源:法律常识

我相信每个通过法考想做执业律师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永恒的困惑:我到底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律所,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度过传说中水深火热的实习律师阶段?我想作为一名青年执业律师,我对这一方面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因此酝酿了好久,写了本篇文章,希望能通过这篇我对实习期间的总结和反思,给读到这篇文章准备实习或者正在实习处在彷徨迷惑中的小伙伴一些建议和启发。如真能如此,本人将十分欣喜。

一、 律所的选择?

(一) 选择律所的途径。我们去实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寻找一家接纳我们实习的律所。一般我们自己寻找律所面试的途径分为两种:一是熟人介绍即通过我们的父母、亲戚、导师、同学、学长学姐介绍;一是通过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智联、BOSS、还有当地律协网站的招聘信息向律所投递简历。有小伙伴可能会问熟人介绍这种途径是否会比自己投递简历应聘好一点。这个问题,综合我身边人的遭遇来看真的未必。如今的人都喜欢“杀熟”,除非是自己的亲戚开的律所,不然通过熟人介绍的律所,很多时候真不会比自己找的律所好甚至还有可能会更糟。具体到我而言,我更倾向于自己去寻找律所,一来我不喜欢欠人情,二来我认为熟人的介绍会使我有压力,可能会使我在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顾虑,出现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各位小伙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

(二) 选择律所时的心态。要做好被现实狠狠打击的准备,做好被生活磨砺的准备,这是我最想重点强调的一点。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我当时找律所时的状态,我当时认为自己刚通过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考”司考,自信心爆棚,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觉得找律所实习肯定so easy分分钟搞定。虽然我当时也对实习律师的薪资早有耳闻,做好了准备,但是真的自己去面试的时候还是被现实狠狠泼了一盆冷水,才明白了什么叫通过司考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实习律师的薪资真的会低到让你怀疑人生。由于法律法规对实习律师待遇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之行业长久以来认为实习律师就是来抢饭碗的错误观念且实习期间实习律师能处理的事情实在有限,所以实习律师的待遇真的不忍直视,真的是无下限,最惨的可能不仅没有工资还要自己倒贴实习(有的律所不仅不发工资,社保公积金也需要实习律师自己缴纳)。以上海为例,一般情况下实习律师刚进入律所时的薪资是税后2.5k-3.5K,对的你没看错,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也就够房租钱,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当然也有薪资比较高的如月薪1.5万甚至是两万以上的。有小伙伴会问这些实习工资特别高的是什么情况?据我来看,这个分为三种:一种是做案源拓展的也就是销售的实习律师。实习期间一般不会接触到专业方面的事情,主要就是拉案源,不过这种能拿到高薪的也是凤毛麟角,也不建议做这种工作;一种是自带案源的实习律师。大多是在其他领域小有成就人转行过来的,自身人脉比较广或者自身家里人脉比较广的;另一种是红圈所的实习律师,加班狂魔,工作到很晚是家常便饭。红圈所的一般做得都是较高端的非诉业务如IPO、涉外业务、股权并购等,当然这些律所招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会要求五院四系研究生或者有海外留学经验,至少懂一门外语。就是电视剧上演的那种精英律师。如果小伙伴只是普通人,我们还是要做好面试时被现实磨砺的准备,有些事情可能没有最糟,只有更糟,至少要做好长期吃苦的准备。其次,我们可能会面试很多很多家律所,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能找得到一家让我们实习律所,这都是正常的,因为面试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比我们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当然垃圾的律所也是比比皆是。所以不要怀疑自己,不要灰心,这是我们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第一步。

综上,我觉得找律所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正确的心态,不然有可能在找律所这一阶段就会让自己信心深受打击,怀疑人生,从而作出比较差的选择。因此,我建议一定要搞明白自己实习目的是什么,我们个人理解我们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学习实务经验,为一年半后自己独立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薪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一个为自己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律所。

(三) 律所或律师招实习律师或者律师助理的目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在选择律所时,也要知道律所招人的目的是什么?律所或者律师招律师助理或者实习律师的目的不外乎是:第一、自身的案子太多了或者就是律师团队某一个人离职或独立执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忙不过来,需要找人帮忙一块处理;第二、自身业务量有限,需要找人开拓案源。第三、律所太小,不值当招一个行政,招个律师助理来兼职这一块的工作。所以小伙伴们在应聘时一定要问清楚律所招人的目的是什么,否则,自己糊里糊涂地进去实习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只是做案源拓展或者只是忙于行政工作,这时候如果再想辞职或者想转所就比较困难,因为实习期间因个人原因转所要重新计算实习期限,如果转所的话自己不但要重新找新的律所,而且实习期间也要重新计算,之前实习的时间就全白费了;若不转所可能自己整个实习律师阶段就是做这种行政打杂的事情,自己会过得特别痛苦且对自己以后执业可能没有任何用处。这个一定要注意注意注意再注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四) 关于执业方向?

有小伙伴也会很疑惑,我到底是选择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律所或者师傅实习,还是选择一个万金油型的律所或者师傅实习?针对这个方面,我个人建议是看你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就是对某一领域特别感兴趣如刑法领域、劳动法领域、知识产权法领域,十分想从事这一领域,你可以先找找试试看,如果能找到更好,找不到再去找一个万金油的律所或师傅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我们刚进入律师这个行当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哪一领域,现如今律师都是多元化发展,我们接触的领域多了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实践出真知,刚起步阶段最好不要拒绝任何一种可能性。

二、 实习期间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 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善于反思和总结。我们实习阶段其实能做的有限,我们毕竟是实习律师,不是执业律师,我们不能单独接案子,不能独立出庭,也不能在庭上发言。因此,小伙伴们在实习期间可能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文件打印、复印、给法院寄快递、法律文书的起草、和当事人沟通案件情况、证据整理、和法官沟通案情、接待咨询、网上立案或现场立案(有的法院可能不接受实习律师立案)、处理顾问单位的事情,更有甚者可能会处理一些律所行政方面的事情,或者帮自己的师傅办一些私事。这些事情可能刚开始我们出于新鲜感可能会做的津津有味,但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厌烦感,尤其是做的其他杂事较多的时候。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小事、杂事,因为当我们自己独立执业的时候,这些事情也是我们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不能升起这件事太简单、太无聊了或者这些事情做好了也不会给我们涨工资这类想法而敷衍了事在做上述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养成自己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尤其是自己的写的法律文书师傅有修改时,针对我们待人处事和法院沟通的方法师傅提出建议时,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如果我们能融会贯通的话,肯定会受益匪浅。

(二) 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的多做案子,多学习案件处理流程和方法。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从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理论知识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它在实务中的表现确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更好的把理论和实务相结合,这就需要通过做大量的案件去感悟,去思考,去反思。如果自己师傅的案子不多或者在处理完师傅的事情空闲时并经得师傅同意的情况下(毕竟大部分情况下是师傅给你发工资而不是律所,这个征得同意还是蛮重要的)去帮助律所其他律师做一些辅助工作,因为每个律师可能处理案子的流程、方法、态度、思维方式不同,我们通过接触不同的律师,学习他们优点,会使我们更快的进步。另外,就是尽可能的抓住机会跟着师傅或其他律师去旁听(实习律师不能发言)他们开庭,只有我们能近距离感受开庭的氛围,我们才能了解律师应当如何在庭审时发言,才能更好的理解法官在庭审时关注点是什么,对方的关注点是什么,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如何更充分的准备一个案子,让我们在庭审时游刃有余。

(三) 关于人际关系。如果自己家里人脉比较广或者自己认识比较有能力的人,我建议在实习伊始就多去沟通、走动,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是实习律师,如果遇到法律问题可以找自己沟通交流,为自己以后独立执业铺路。前期免费给亲朋好友咨询,让他们“白嫖”,这样是为了放长钱钓大鱼。说一千,道一万,律师就是个体户,就是销售,我们需要把自己推销出去,去获得尽可能多的案源,这样我们才能有收入,才会有执业成就感。在实习律师阶段我们就要按照执业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为自己以后独立执业建立人脉。起步阶段建立人脉最好、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先从身边亲近的人做起,让亲朋好友帮我们做宣传,这在人情社会的我国,尤为重要。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实习律师经历的反思和总结。现在回首再看,我感觉在这个阶段多走了很多弯路,自己在实习期间可以做的更好。因此,我才特想能把我的经验说给各位小伙伴,让各位小伙伴有所启发和借鉴,少走弯路,利用好这段时间,快速的增加自己的业务能力,为自己的独立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想说律师是一个神圣而美好的职业,我认为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完善,我们律师能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在此祝福小伙伴都能有一段美好而充实的实习经历,早日成为一名独立的执业律师!


PS:小伙伴们若有实习的期间的困扰,欢迎与我私信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