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江海工伤赔偿律师哪里找,江门劳动纠纷律师

时间:2022-11-18 00:25:13来源:法律常识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题:湾区潮涌千帆竞——写在《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4周年前夕

新华社记者

放眼全球,湾区既是临海向洋的地理概念,也是备受瞩目的经济现象。

在这里,有具有全球第一的港口吞吐量和世界级机场集群,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机场旅客运送能力超过2亿人次,相当于3分钟就驶出一艘万吨巨轮,1分钟起降一架客机。

在这里,有5.6万平方公里和8000多万人口,2020年创造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相当于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经济体,可入列全球十强。

这里,正是中国第一湾——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这件大事办好。

从协议规划,到蓝图铺展。近4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为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逐浪前行。

潮涌大湾,千帆竞渡,这里有大机遇、大未来。

(一)希望的热土——从起步到发力,这里有看得见的发展,感受到的活力,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在发生新变化

生于佛山,长在香港,学在美国,80后“学霸”生物化学专业博士潘洪辉最终选择回到粤港澳大湾区创业。

“父亲说,他今后没办法跟孙子交流,因为小孩子不会说中文。”这是他萌生回国念头的最初原因,而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活力,尤其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更坚定了他回国选择。

2012年,他加入了一家国内大型生物制药企业;2018年,他回到母亲故乡——中山市,落户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创立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从初创12人发展到现在100多人,赢得国内外近百家生物技术企业客户的信赖。

投身大湾区!

如今,在香港流行这样一句话:跨过深圳河,天地更广阔。

吸引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背后,是一张通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大蓝图。

大湾区魅力何在?

在世界版图上,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这些湾区是全球经济最发达、最开放、最活跃的地区。

在夜景卫星图上,珠江入海口,这片中国灯光分外璀璨的区域囊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对比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优势。

它的面积相当于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总和;人口是其他三大湾区人口总和;除采矿业外,其他所有工业体系一应俱全;最特殊的是,它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

历经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扩大深化,这一区域坐拥明显区位优势,累积了雄厚经济实力,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大湾区建设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习总书记的关心支持。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广东。他指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从2018年3月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再到2020年10月再次到广东视察,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对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2014年12月19日至20日、2019年12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到澳门出席系列活动并进行视察。

领航定向、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年来快速推进,在当前风高浪急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交出一份靓丽的“湾区答卷”——

到2020年底,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广东珠三角经济总量近9万亿元人民币、香港约2.7万亿港元、澳门约1944亿澳门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经济总量与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不相上下,高于旧金山湾区;广东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比2017年增加近2万家。

在大湾区,一个覆盖11个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160公里/小时!4月20日,随着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成功,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实现全线长轨贯通。

这条“粤港澳大湾区最快地铁线”的最高设计时速刷新了全国纪录,将广州市中心到南沙的时间从现在一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

“以前从香港到广州来一趟,至少4个小时,如今可方便多了。”李剑禧是在广州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创业的香港青年,他的太太孙嘉晞是广州姑娘,几年前两人喜结良缘。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解决了两地奔波,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来广州创业的想法。

目前,大湾区高铁里程超过12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伴随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在大湾区核心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8.9公里高速公路,高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

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位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位置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近期,致力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的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在这里落地。

不仅是深圳湾实验室。

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中科院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在惠州动工、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有序推进,一批重大创新载体正在这里拔地而起,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湾区与北京、上海同为国家布局的三大国际科创中心。

为创新汇聚人才,大湾区全面实施境外高端紧缺人才所得税优惠政策,实际税负水平与港澳趋同,珠三角9市累计发放个税补贴23.9亿元,引进近9000名境外创新人才。

在大湾区,各城市握指成拳、组团发展,“城市圈引擎”呼之欲出——

大湾区之“大”在于城市优势之“大”,11个城市中就有4个城市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各个城市都具特色定位。大湾区“9+2”城市群中,“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等城市团组已成为大湾区最为熟悉和常见的热点名词。

清晨,“广佛候鸟”从佛山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家中出发,乘坐地铁到广州的珠江新城,用时不到1小时……广州、佛山,两个超万亿元GDP城市已然无缝接轨,广佛地铁日客运量已超50万人次。

顶层设计、统筹布局、错位竞争、组团发展、协同并进、形成合力——数据显示,2019年2月至今年4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陆续出台231部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构建起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快速发展的完备政策体系,为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与动能。

“丰富而完整的政策体系,为粤港澳三地突破差异、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障,也为大湾区内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劲动力。”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覃成林说。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说,经过近4年努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合作更加深入广泛,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二)示范的价值——从探索到引领,这里持续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桥,跨越障碍,联通此岸和彼岸。

珠江入海,伶仃洋上。一桥连三地,即将迎来通车千日的港珠澳大桥,如长虹卧波,蔚为大观。

距此正北38公里,内伶仃洋里,连接珠江两岸的又一超级跨海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深中通道初具规模。在中山市珠江西岸的马鞍岛旁,一排巨大桥墩延伸向水天一色处,远处伶仃洋大桥主塔已施工至210米高程,中山大桥主塔已施工至150米高程……

这一全长24公里、拥有90米超高桥面的深中通道,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将成为“深莞惠”和“珠中江”城市群的直连通道,届时深圳到中山车程从目前2小时缩至20分钟左右。

曾经,被数条河流分割成不同区域的纽约大湾区,正是因为修建了2000多座桥梁,加速实现了湾区一体化的繁荣景象。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黄埔大桥……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也正在用一座座大桥,跨洋穿海,构成了一道道海上黄金风景线。

亦如一座座飞架珠江两岸的“彩虹”,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全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共建开放“大平台”、拓展经贸“大网络”、培育湾区“大市场”,持续先行示范打造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以制度“软联通”释放发展红利,是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2019年搬入深圳前海之前,来画的估值还只有4.3亿元,受益于前海产业扶持及自身品牌放大效应叠加,短短一年多估值翻了几番。”来画视频CEO魏博表示。

对魏博来说,大湾区人才战略帮助来画吸引了大批港澳地区的年轻设计师,让产品更有“国际范儿”。

如今,来画深圳团队120人,其中港籍同事33人,占比近30%。“我们计划今年招聘超过100名港籍青年。”魏博说。

前海,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一部分。

今年4月,广东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6周年。累计形成584项制度创新成果,3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4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一串串数据印证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深入的制度创新。

同样在4月,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迎来满月。这一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特别是创业失败者有机会重新出发,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破冰之举”。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考察广东时的重要指示,指引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道路上不断大胆探索,突破创新。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智联通”提升竞争优势,是大湾区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大湾区能否比肩国际一流湾区,要害在创新。

全球知名湾区无一例外是“创新之湾”,各类科创资源高度集聚。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纽约、东京湾区,也是公认的创新、金融等产业聚集地。

广州珠江航道中段,有一座占地约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广州国际生物岛。

记者来到这里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正在这里积极组建“广州实验室”。谈起湾区科技条件,钟南山认为,大湾区与国际联系密切,能比较快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如今,广州国际生物岛正致力于建设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

无论是在深圳、东莞,还是广州、珠海……记者在大湾区调研期间,每个城市的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在讲话中,“创新”是名副其实的高频词。

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已在过去孕育了华为、腾讯、大疆、格力等一批有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弄潮”的科技创新企业,但对标“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的目标要求,创新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锚定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在规划纲要中被提及137次之多。

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综合粒子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正在湾区启动建设……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百姓“心联通”汇聚磅礴力量,是大湾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2009年至2015年,澳门不少本土大树面临很严重的疾病——褐根病。这种病传染力非常强,只要有一棵树患病,马上蔓延到周边树木,一旦树木出现病症,基本已是病入膏肓。

在澳门政府的求助下,广州市园林局派出专家作为“树木医生”为澳门大树问诊把脉。广州专家还总结出一套专门针对澳门气候和土壤的生物综合防治方法,及时有效地把澳门树木的褐根病遏制住了。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56年前,为解香港“水荒”,一万多名内地建设者在物资和技术都匮乏的艰苦条件下,奋战建成长83公里、通过8级抽水将东江水提升46米的东深供水工程,成为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后,平均每分钟向香港供水2092立方米,保障了香港每年超过11亿立方米的供水。

大湾区跨境医疗服务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去年由于疫情原因滞留广东的慢性病患者约有3.8万人,得益于医疗合作,许多患者通过在香港预约、实现在深圳等地就诊。越来越多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医生通过获取内地医师资格、申请短期行医等方式获得多地执业资格。

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得富足幸福,日子更加美好。

在江门,入夜的城央绿廊,从空中俯瞰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儿童公园、江海云道、城市阳台等景观串联起来,搭配免费开放的体育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打卡”的网红点。

在佛山,以历史文化街区为桥,千年禅城精心打造的岭南天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吸引年轻人更好守护岭南文化,也让更多人记住乡愁。

……

今天,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湾区生活,为无数创新创业者提供奋斗圆梦的广阔天地,汇聚起逐梦前行的强大力量。

(三)独特的优势——从深化合作到互利共赢,这里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珠海横琴岛与澳门,盈盈一水隔,最窄处仅187米。

“路上也就半个小时”,澳门律师李焕江每天都会从澳门开车到位于珠海横琴新区的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上班,他是这里的高级合伙人。

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是全国第一家由内地与香港、澳门合伙联营的律师事务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中规模最大、港澳律师数量最多的律所。

“内地与香港、澳门拥有不同的法律制度,我们能够为多个法系、多语种的地区或国家法律多元化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他说。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这“一二三”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显著特点。粤港澳三地合作建设大湾区,能否将“制度之异”变为“制度之利”至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2日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这样对大湾区建设作出指示:

——要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框架内,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流通。

——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

牢记嘱托,粤港澳三地坚定信心,携手行动。

经过近4年努力,粤港澳大湾区既坚守“一国”之本,又善用“两制”之利,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以不断深化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按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快进键”,成效显著。

毗邻香港的深圳前海,曾经是一片滩涂之地,而今高楼林立、人流不息。这片“特区中的特区”有着许多第一:

建立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行贸易收支便利化首批试点、实现“中国前海”船籍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创立以来,前海累计推出61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236项,全国复制推广58项,全省复制推广82项。

一个又一个香港青年,在前海实现了创业梦。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446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227家,累计融资超过15亿元。香港青年创业者陈升、郭玮强获得2021年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

作为最早一批入驻梦工场的香港青年创业者,陈升的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领先水平的跨境电商垂直搜索系统。

“免费的场地、便利的融资环境、创业初期给予的支持,让我体会到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12字定位的真正含义。”陈升说。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超过1.1万家,注册资本1.26万亿元,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近4年来,广东省引进港澳企业5万多家,实际利用港澳资金3400亿元;2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广东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与港澳合作新建20家联合实验室,广东向港澳开放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

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共建共享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国家、省、市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惠港惠澳的政策文件,内容主要涉及三大主题:教育,创业营商就业,便利惠民。特别是广东近年来认真落实国家惠港惠澳政策,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大湾区建设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三地民众:

——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等交流项目,港澳青年同等享受内地创业培训补贴、租金补贴、创业孵化补贴,港澳科技创新基金、青年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覆盖到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目前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

——民生领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实。围绕港澳居民关切的购房、就学、就医、社保、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热点问题,广东逐项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推动享有本地市民同等待遇。

——大湾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2020年珠三角地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选择来珠三角居住生活,常住广东的港澳居民超过30万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需要粤港澳三地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从空中俯瞰,大湾区11座城市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珠江东西两岸,勾勒出一个巨大港湾,呈现出“产业活、物流活、投资活、创新活”的生动景象,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丰富内涵。

(四)光明的前景——从现在到未来,这里机遇无限,要在新发展阶段取得更大进展,朝着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的目标不断奋进

现代经济主要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有研究表明,全球60%的GDP主要集中在湾区及其腹地。

东莞松山湖,生机盎然,钟灵毓秀。

在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童欣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科学实验。

“这里是拥抱未来的希望所在。”童欣说,通过建设大科学装置,大湾区正吸引来自内地、港澳和国际的大量科研人才,并依托成熟完备的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松山湖科学城未来的发展,正是聚焦国家战略和前沿研究,立足解决重大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吹响了粤港澳大湾区瞄准原始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从广州科学城到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再到深圳光明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得到全新提升。

中流击水,乘势而上。

面对“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踏上新征程的粤港澳大湾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方面,与东京、纽约、旧金山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不小,未来加快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

“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中国绘就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中,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指明方向。

撸起袖子加油干,机遇就会在手中。

5月8日,广州市祈福英语实验学校面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港澳子弟班”正式开班。

“港澳子弟班”是专门为在大湾区工作和居住的港澳人士子女开设。

如今,仅广东省中小学在读港澳学生9.5万人、高校在读港澳学生1.4万人。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18.7万人次,广东面向港澳居民发放社保卡近12万人。

跨境金融、跨境执业、跨境就医、跨境办公、跨境就学、跨境通勤……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之处培育出大湾区的特有之美。

祖国是香港、澳门最坚强的后盾!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设计中,为香港、澳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纵深。

粤港澳大湾区,9+2≥11!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说,广东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格局体系营造,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上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给予香港的支持,将会为香港带来庞大的发展空间。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说,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框架下,珠海和澳门两地将可利用各自优势得到更大发展,共同发展好多元产业。

开启新航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80多年前,巴金先生曾到广东江门撰文《鸟的天堂》。文中提到的那株古榕树现今已400多岁,远望去独木成林、横卧水面,万千鹭鸟飞翔啼鸣,鸟树相依、人鸟和谐。

为守护这方湿地,距此800多米的江湛高铁2018年开通前,曾投巨资安装全封闭隔音屏。如今,广东江门的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相距不远,一个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正在江门加速形成。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内,一列列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和地铁展现中国制造新名片,香港地铁也会来此维修,“轨道上的大湾区 ”从这里腾飞。

“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改善民生”——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将在“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间,指引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开启新航程,拓展发展新空间,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珠江口西岸,伟人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市翠亨新区。

深中通道的加快建设,让位于西岸登陆点的这片新区迎来发展新机遇。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高标准,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这里如今已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正向着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奋进。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从“新”出发,在优势互补中开拓新局,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加大产业转移力度,统筹珠三角9市与粤东西北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广东肇庆打造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在江西赣州打造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有序发展“飞地经济”,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

与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战略协同发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抱团出海,辐射全球,加快“一带一路”走出去……

大湾区,大棋局,大未来。

青春的五月,粤港澳大湾区同步推出“五四”快闪,11座城市、无数年轻人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不同的口音,同唱一首歌;同一个大湾区,共同的祖国母亲。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钟南山院士这样寄语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族走到命运的交汇点上,正是在这一年,身为江门新会人的梁启超,发出“少年中国”的第一声呐喊:“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穿越历史,励志百年。

今日之中国,一如梁启超百余年前所期望,正欣欣向荣、青春活力;今日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无数有志青年奋斗的舞台,在青春中国的逐梦航程中劈波斩浪、领航向前……(记者张旭东、韩洁、李凯、王攀、刘开雄)(完)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