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7:31:15来源:法律常识
人民网青岛12月26日电 点点鼠标,就能司法立案;坐在家中,打开手机摄像头,就可以开庭……“让打官司像网购一样方便”,如今,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已经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2020年,即墨区蓝村街道创新推出“1165”社会治理模式。在此之下,联合即墨法院在当地设立的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挂牌试点,在全国开了法院和镇街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先河。让法院职能延伸到社区,把诉讼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成为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民心实事工程,更是“自治、法治、德治” 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实践。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阮久红(后排左二)一行到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调研
今年3月,青岛市发起“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三我”)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在“三我”活动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在“学深圳、赶深圳”的持续热潮之下,各区市都拿出了自己的创新举措广开言路。
于是,蓝村街道在青岛市率先大胆推出“1165”社会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打造1支街道、社区、村居三级政法员组成社会治理骨干队伍,搭建1个智慧化管理平台,统筹全街道网格员、治安员、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等6支队伍,发挥5大治理效能精准治理,实现“融合资源惠民生、联防联控护平安”的治理目标。
从机制架构到实施路径,“1165”描绘出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路子,展现出当地党委政府虚心听民意、真心解民忧、耐心纾民怨的为民情怀。
智慧庭审,敲响社会治理法槌
“原告、被告,能听清吗?”
“可以”、“没问题”。
4月16日,在弥漫着消毒水味的即墨法院审判庭内,除了带着口罩的主审法官和书记员外,旁无一人,一场特殊的线上庭审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经过庭前调试,两位当事人的高清影音图像按时出现在审判席的电脑屏幕上。
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姜某起诉被告蓝村街道某单位,要求其偿还工程款70万。法官在审判庭与在律所的原告代理人、在蓝村街道王演庄社区的被告三方连线,进行远程庭审。经过诉辩争锋、举证质证,不到一个小时,这场同步录音录像的互联网庭审当庭宣判。当事人“隔空”表示服判息诉,一场“云庭审”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即墨法院联合蓝村街道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首场庭审。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法院和街道党委政府都感到值得合力推行。
于是,一个月后,蓝村街道王演庄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足不出“社”就能打官司的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社区互联网法庭”。
在战“疫”的关键时期,社区互联网法庭屡立战功。帮助视力残疾的安先生远程判结劳务费;为26名工人追回130万元工资;一位企业家在出差途中通过手机连线调解了合同纠纷……
遵循“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在前、法院裁判终局”的思路,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实现了纠纷预防化解、网上立案、网上庭审、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协助审执业务等6项功能。通过链接“山东移动微法院”及一体化办案平台,上线网上立案和庭审系统,形成了纠纷调处线上线下“同步走”格局。
工作站网上庭审解纠纷 实现诉讼服务“零距离”
多方合力,保障融合机制运行
事实上,在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中,各地不乏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城乡治理新格局的好经验。而青岛即墨蓝村街道的“116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独树一帜地将互联网法庭融入其中。
“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联手编织了一张司法密网,推动‘互联网法庭’建设真正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法院直接结对社区,而社区刚好有当地党委政府培养的65名受过专业培训的政法员,他们可以常驻工作站,成为法官的‘黄金搭档’。同时,当地政府的司法所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以及村庄干部甚至一些‘乡贤’,都能来助力。这对于需要不断‘查物找人’却又面临很大办案压力的法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人力补充,让快速办案成为可能。”作为社区互联网法庭的主要发起者,即墨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韶先用“融合”来形容它的运行。
诚然,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落地。蓝村街道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的建立得益于其先前推行的“1165”社会治理模式。
群众有矛盾纠纷可直接到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求助,专职政法员指导当事人网上立案后,即墨法院将案件通过调解平台分流到社区、村居政法员进行“两级调”,调解成功的予以司法确认或终结;调解不成的,社区政法员可以指导群众网上立案、网上庭审,形成闭环式调解模式。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向蓝村街道工作站推送案件208件,调解成功156件;在工作站立案83件,调解成功69件。
庭审“搬”进社区 邻里握手言和
源头预防,推动纠纷前端化解
“一分钱没花,一趟法院没去,没出社区就解决了困扰我8年之久的大难题,这份感激真不是几句话能表达的!”当拿到盖着法院红章的裁定书后,替百名民工讨薪的包工头韦先生长舒一口气,握着替工人们维权的蓝村法庭庭长与社区政法员的手久久不放。
8年前,韦先生带领百名民工顺利完成一项工程建设,没想到却在200余万元的劳务费结算上遇到“拦路虎”。漫长而无果的讨薪路,曾一度让韦先生失去信心。
今年5月,听说蓝村街道王演庄社区建立了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韦先生和几位民工代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求助,接待他们的是社区政法员于锡中。于锡中热心地帮其免费写了诉状,并在社区的立案窗口通过诉讼服务平台立了案。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该纠纷时间长,涉及上百名农民工劳务费的支付,矛盾激化、案情复杂,即墨法院蓝村法庭庭长张国先与于锡中多次在社区约谈当事方,听取各方意见,归纳案件争议焦点。经过多番协调,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于当日向即墨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即墨法院于当日立案并出具裁定书,在工作站现场向当事人送达。
在互联网法庭办公室,于锡中将一年来接手调解的卷宗整理得井然有序,调解记录、调查记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每个案子都独立成册,严谨而齐全。
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机多次响起,都是周边群众打来约时间想来求助调解的。“以前,村民遇上纠纷心里打怵,就算走上法庭赢了官司,也是伤了和气。如今,来到社区工作站,拉家常、说心话,一些‘疙瘩’就能解开,这样接地气的调解方式,群众更容易接纳。”于锡中成就感十足地介绍说。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确实发挥了大作用,很多一触即发的矛盾化解在基层,避免了群访群诉案件的发生。工作站建立以来,仅在王演庄社区就调解了156余起矛盾尖锐纠纷。”蓝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于宗志介绍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这些社会问题和民生痛点化解在萌芽状态,可以很好地治疗社会发展中的“未病”。
目前,蓝村街道正在开展“无诉讼、无越级上访、无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三无”村居创建工作,营造和谐有爱的氛围,最终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韦先生在蓝村街道王演庄社区互联网法庭开庭
便民服务,创新普法宣传载体
群众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用法。社区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社会治理的第一线,具有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在发挥着诉源治理作用的同时,还延伸着法治宣传,为法院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利阵地。
今年,拥有36年民警经验的郭吉强被派到了南泉社区互联网法庭成为专职政法员。他的到来给社区群众带来浓浓的安全感,成为周边群众的“和事佬”,游走在群众之间的普法“教科书”。
“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再也不耍赖了!我先赔偿一半,剩下的一定一年内付清!”家住南泉社区的王先生终于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原来,3年前,王先生开车撞伤了韩女士的女儿,后经法院判决,应赔偿对方6万余元。谁知,王先生迟迟拖延不肯支付赔偿款,还将上门讨要的韩女士打成轻微伤。
得知这件事后,郭吉强不厌其烦地约谈王先生,先后不下十五六次。不懈的劝导普法,终于让倔强的王先生低下了头。
这只是郭吉强配合即墨法院执行局办结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例。在他制作的《1165工作机制信访事项登记台账》里,从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到反映的问题、处理情况,全都字迹工整地记录着每一项进展。每个案子都是一次对群众解疑释惑的普法过程。
法官也会定期到社区互联网法庭开展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现场开庭、判后答疑等普法活动,常态化地将审判席“搬”来至此,开启巡回审判2.0模式。每一次“零距离”庭审,对旁听群众而言,都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通过“以案释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确实如此。除了审判功能,借助社区便民大厅还设立了诉讼服务窗口,社区政法员和志愿律师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诉状,指导当事人网上立案、庭审、执行远程约谈等,当事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网上立案、跨界调解、网上庭审,节约了很多司法成本和时间成本。今年以来,蓝村街道共指导210人网上立案,102名当事人在工作站参加网上庭审、执行约谈。
同时,法院还将法律文书通过网络传输到工作站,政法员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网络,帮助找人查物、送达等1227件次。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即墨法院和蓝村街道主要负责人都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将司法审判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这个模式一定会实现‘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