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02:29:01来源:法律常识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王晓阳 记者 袁玮)“朱xx,虹口公安分局以你涉嫌盗窃罪于2022年3月16日向我院移送起诉。现已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你送达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以及审查起诉阶段委托辩护人、申请法律援助告知书,你根据收到的信息提示及时查收并签字确认。”3月18日,虹口区检察院检察官黄晶拨通了一起盗窃案中已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的电话。由于上海疫情汹汹来袭,朱某某又身在防疫重点区域浦东新区,为减少频繁接触带来的防控风险,检察官依托虹口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电子告知和送达”系统,实现了法律文书的精准送达和远程签收。
虹口检察院供图
作为虹口区检察院智慧检务创新项目的又一突破,该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一个月整,3月以来随着上海疫情的防控形势严峻,系统在服务检察办案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虹口区检察院通过该系统共发出电子法律文书124份,已签收完成91份。日前,系统已由上海市检察院继续开发完善并计划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应用。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为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需在3日内告知其权利义务。除时间上的限制,检察官告知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还需到检察院当场签收告知书,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管理的当下,对身处异地的受送达人来说同样不便。
如何综合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法律文书告知送达效率?虹口区检察院信息数据融合创新工作专班研发的“互联网电子告知送达”系统,作为传统告知、送达方式的补充,减少了检察官传统告知模式下的沟通成本,为检察办案贡献新“智慧”。系统通过在检察办案软件中新增“电子告知送达”模块,检察官在完善受送达人联系信息后可一键将电子告知文书推送到手机端,系统自动发送官方短信提醒,定时进行短信催收。“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来为检察官‘减负’,保障诉讼权利的同时也能降低疫情防控风险。”工作专班成员任轶琴介绍。
据了解,适用电子告知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各类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委托辩护人、申请法律援助告知书、变更羁押强制措施告知书等,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受送达人接到短信通知后,通过“虹口检察”微信公众号登录系统,经身份验证可在手机上查看文书、掌上签名,完成签收。相较于直接电子邮件或短信发送文书,该系统实现了更私密和精准的投送。文书签收后,检察官能随时收到签收反馈,已签收的告知文书会实时回传到检察办案软件,检察官可随时在线追踪文书全程流转信息,通过文书的精准送达和实时反馈构建了数据交互共享的移动办案新路径。
虹口区检察院信息数据融合创新专班成立3年来已陆续研发了案件“可视化综合数字平台”以及“认罪认罚智慧量刑”小程序等多个创新项目。可视化综合数字平台通过可视化分析技术将办案系统内海量的办案业务数据清晰展示出来,多维度反映案件动态情势、预测重点犯罪趋势、描摹检察业务画像。认罪认罚智慧量刑小程序则通过大量的判例数据助力检察官提出确定型量刑建议,为认罪认罚从宽工作的“宽”度提供衡量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