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22:14:40来源:法律常识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要素之中,金融的支撑尤为重要,而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尤为关键。2020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北京金融法院的方案》。建院刚满两年的时间,北京金融法院就受理了蓝石资产案、乐视网案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在这些案件审理的背后,都有一位法官的身影,他的名字叫丁宇翔,同事们评价他是天生的法律人。
让我们跟随北京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节目的镜头
一起了解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法官的故事
“1号案”审判长
压力与兴奋并行
北京金融法院成立当天,受理了一起债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也就是北京金融法院“1号案”,这是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涉案金额高达5亿元。该案的审判长,就是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的负责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丁宇翔。
该案本身疑难复杂、重大敏感、涉及多方当事人且标的额巨大。由丁宇翔组成的七人合议庭要在有限的审限内认定高达5亿元的债券发行过程是否存在虚假陈述。
丁宇翔表示,作为案件的审判长,在看到这个案子之后,压力与兴奋并行。因为这起案件作为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其将来的生效判决结果将会进一步明确银行间债券市场各服务机构勤勉尽责义务的标准,厘定各服务机构的权利义务边界,促使机构投资者谨慎投资,理性决策,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全体参与者共同全力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在业内形成示范作用。
仅是看完卷宗材料
也要超过100小时
13次庭前会议及询问,累计20多个小时的开庭审理,240余份证据,2万余页材料……丁宇翔表示,“只是将卷宗材料看完,时间保守估计也得超过100小时。”白天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些卷宗都只能零敲碎打地去看。
2021年11月30日,丁宇翔拿到了体检报告单,医生告诉他,肺部情况不是很好,需要尽快住院治疗。即使是住院治疗期间,他手头的工作也一直没停,除了1号案,乐视网案等十多项重要工作,丁宇翔始终没有放手。
经过长达21个月的审理,北京金融法院“1号案”终于迎来一审宣判。2022年12月30日,在确认“1号案”裁判文书全部上传至审判信息系统后,丁宇翔向共同审判此案的同事发去微信,“终于报结了,可以休息一下了。”
从骨子里头
就是喜欢法律
1978年出生的丁宇翔,没有辜负父亲给他取名时的希望,到广阔天地去飞翔。北大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从2006年进入法院工作开始,丁宇翔先后经办季承诉北京大学返还原物案、涉“喜隆多”重大火灾财产损害赔偿案、国内首例“被遗忘权”案、中国高科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中国民生银行与陈某某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等多起重大有影响力案件。17年来,丁宇翔骨子里对法律的热爱,从来没有变过。他深情地谈到:“可能真的是从骨子里头,就是喜欢法律,可以为法律这项事业去奋斗,乃至去奋斗终身。”
治疗期间,医生、一些亲戚朋友都建议他培养一些非工作类的兴趣爱好,他也确实尝试过,却发现勾不起自己的兴趣,后来还是情不自禁地把书架上的法学书籍又拿下来了。丁宇翔说:“每说到一个法律问题,我就能特别集中注意力,特别能提起来我的胃口。做你喜欢的事情,对于健康是有益处的。”
法律争议的解决
可能往往就在于细节
法槌代表着法律的严肃和庄重,体现着司法公正和文明审判。丁宇翔深知法官职责的重量,每一次敲响法槌,他都要加班加点做大量工作,同时对细节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认为,有时候法律争议的解决,可能往往就在于细节,一个细节不一样,可能就会导致处理结果的不一样。
面对金融案件标的额大、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他表示,作为一名称职的法官,要有非常的责任心、非常的道德修养与非常深厚的专业积累。如果没有责任心的话,一个判决就可能会导致一个企业的破产,或者投资者一生的积蓄打了水漂,对别人的影响太大了。
始于点滴之间
终是成果斐然
无论面临多么繁重的工作、多么复杂的案子,丁宇翔始终保持着写作的习惯。对于在审判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他会认真记录下来并及时跟进,开展长期且深入的思考,这也使他在专业能力上有了扎实深厚的积累,从而在更高层面做好审判工作。
由于家住的较远,丁宇翔每天早早地就出发前往单位,因为这样地铁上能有座位,他就可以带着电脑做一些学术研究。“之前的一些书,包括论文,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地铁上完成的。”在经办案件的同时,丁宇翔先后在《清华法学》《法律适用》等多家刊物上发表过70余篇学术论文。但他并非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单纯地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法律也需要人跟进,总要有人做这样的事情,我正好想到了,而且也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专业、儒雅、坚韧、随和,同事们都说,认识丁宇翔之前,并不相信有这么完美的人。从生病到住院治疗,再到回归工作岗位,一年多时间里,丁宇翔经历了很多。他以一种感动人心的执着,致力于通过点点滴滴的工作付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金融法治不断前行。
来源 | 京法网事
编辑 | 雷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