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8 17:13:21来源:法律常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北京市大兴区公安分局4月12日通报一起身份证信息买卖案件。2023年3月,家住大兴区的吴先生在买房去银行办理贷款时,被告知背着上千万元的债务,是失信被执行人。原来,3年前吴先生曾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朋友孟某,孟某又将吴先生的身份信息转卖给了周某。据悉,目前,孟某和周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都已被大兴警方刑事拘留。
2023年3月底,事主吴先生带着两位朋友到魏善庄派出所报警,称2020年6月其将身份证出借他人,但近期却发现自己“开公司”当了“股东”,还背上了千万元债务。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工作,通过对事主询问及核实,发现陪同吴先生来所的两名朋友有重大作案嫌疑。这二人,其中一位便是向吴先生借身份证的朋友孟某,另一位是则是向孟某购买身份信息的上家周某。
原来,孟某是某劳务派遣公司的一个小主管,平日工作中能获得下属员工的各种身份信息。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周某收购这些信息,在利益的驱使下,孟某就开始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将他人信息出售。
据孟某交代,自己只是赚取一些钱财,贪点小便宜,并不知道这些信息会用于何处。除了下属员工的信息,孟某亲朋好友的信息也都被其出售了,事主吴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吴先生找到孟某,告知因为自己身份信息被冒用,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孟某第一时间就找来跟自己交易的周某,从周某处了解到其也仅仅只是交易之中的一环,这些信息他又加价卖给了他人。
据民警了解,这些买来的身份信息大部分都被用于注册空头公司进行洗钱、贷款等。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孟某和周某被眼前的利益诱惑,违反了国家律法,目前二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被大兴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民警提示,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身处大数据时代,广大市民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提供、出借给他人,特别是身份证等证件类敏感信息,不要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公开,要妥善处理含个人信息的单据资料、快递信息等。当个人信息遭受侵害时要懂得利用法律武器,及时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