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3 08:42:16来源:法律常识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范小婵 王晶雅
近日,作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试点法院,西峡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审理了一起新类型电信网络诈骗案,因该案涉及被告人数多、平均年龄小(最大的不过22岁,最小的只有19岁)、案件定性争议大,且被告人对犯罪行为认识有差异。本着对案件事实负责和对年轻人教育感化的目的,该院从人民陪审员信息库中随机选取了4名社会阅历丰富的人民陪审员和3名法官组成大合议庭共同审理了此案。
2016年以来,家住西峡县的王某和孙某、张某等7人组成团伙针对西峡及周边地区的校园学生,以每套卡200-400元的收购价格发展下线,将卡转卖给湖北等地的诈骗团伙从中获利,造成全国多个地区被害人受到电信诈骗。检察院首次指控王某等7人因为诈骗活动提供银行卡,导致数10人经济损失达12万余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因7名被告人所从事的犯罪行为是诈骗犯罪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被告人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4名人民陪审员在审判长指引下,庭前详细查阅了有关案卷材料,认真学习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对涉案的主要证据材料制作了案件事实问题列表。案件开庭时,人民陪审员围绕列表所列举的主要事实和关键证据轮流发问。特别是,人民陪审员对6被告的成长经历、犯罪动机和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调查,并从“长辈”的角度对被告人现场进行法庭教育,告诉他们要勇于承担法律责任,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他们以此为戒,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以后的生活,多做对社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几名被告人当场落泪,对自己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惭愧不已,均表示认罪、悔罪。在庭审合议阶段,4名人民陪审员一致认为,被告人均比较年轻,有5人系初犯、偶犯,且通过庭审教育认罪、悔罪态度好,希望多给年轻人点机会,建议从量刑上从轻处理。
该案因为人民陪审员的全程参与,让法官对诈骗行为的专业概念变为被告人认同的通俗描述,为教育感化罪犯发挥了独特作用。合议庭法官认真听取了人民陪审员在法律适用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更好的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