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律师好嘛,刑事辩护的策略

时间:2022-10-25 11:45:07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熊承星律师


养生辩护”,是更甚于“形式辩护”的形容一些“老律师”极端不负责任的一种刑案办案方式,以不看案卷、仅凭会见几次当事人获悉的案件信息就撰写法律文书、开庭不准备书面辩护词、只围绕片面的案件事实发表夸夸其谈的辩护观点等表现为特征。因该现象多出现在一些“老律师”身上,故可称之为一种不耗费体力、精力,注重“养生”的形式主义辩护方式。 ——曾润烽律师


01.养生辩护是终极形态?

笔者曾在拙文《委托刑事律师,家属必须了解的10个核心问题》中提到了 “养生辩护” 这个概念,后来有律师朋友问我说好像没听过这个词,问是不是我自己创造的。其实不是,如上,经该词创造者同意后,我将其名字贴出来了。

近年来,由于律师行业人数激增,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律师对于案件类型几乎都是“来者不拒”(也就是俗称的“万金油”),一定程度上导致律师代理刑事案件时所愿意投入的时间、精力等都不多,也因此衍生出了“形式辩护”这个词——形容律师代理刑案不尽心尽责、走走程序。“形式辩护”这个词的诞生已经是对刑事律师的一种暗讽,然更有甚者,就是上面所说的,奉行“养生辩护”之道的一些老律师。笔者从曾律师处第一次听闻这个词语时,略有不解,待其稍加解释后,顿觉“养生辩护”一词实在妙极。

从性质上讲,养生辩护也属于形式辩护的范畴,只是它泛指一些资历比较老的律师。形式辩护这种情形的出现,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刑事案件自身的性质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刑事案件中律师的角色是与公检法“对抗”。在公安侦查阶段,有关犯罪事实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已经有公安这第一道把关了,在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检察院公诉人员会对全案审查一次。因此,当案件移送至法院审理时,客观而言,案件真正存在事实认定问题或法律适用问题情形的,比例并不大。要知道,尽管公安办案人员很多并非科班出身,但检察院的公诉人员可不是吃素的,论理论水平,通常情形下是毫不逊色于律师的。也就是说,虽然刑事律师的工作就是鸡蛋中挑骨头,但并不是每个刑案中都能挑出骨头。再说得直白一点,可能从大数据统计角度分析,对于大部分刑事案件而言,有无律师代理,其结果可能差别不大(当然,目前所有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了,嫌疑人家属不委托律师的,会有法援律师介入),也因此,就催生了“形式辩护”这种情形的存在,且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既然律师投入再多精力在案件上也不会对结果有较大影响,律师又何必与自己过不去?——于是,此情形集中在“老律师”身上就升级演变成了“养生辩护”这种极端形态。

同时我们又会注意到一个现象:走“形式辩护”的律师大多是有一定执业年限的律师,反倒是一些年轻律师,对经办的案件一般都能保持谦虚好学、尽心尽力的办案态度,确实是真真切切的在做“刑事辩护”。我们说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都会变得圆滑、世故、油条,那么,结合上面笔者阐述的,是否我们能得出这种一般性的推论:刑事辩护——形式辩护——养生辩护,这三个阶段是大多数律师都会经历的么?是否终极形态就是养生辩护?

02.信念与现实的尴尬生态

就刑事领域而言,律师的收费情形可分三六九等,有收取天价律师费的刑辩大咖,也有收费与普通民案无异的律师小白。对于年轻律师而言,因为案源并不太丰富,因此年轻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当然也包括其他案件)一般也不敢报价太高,能承接案件即是成功。对于具有一定执业年限的中青年律师而言,他们案源基本稳定,收费标准中等,这类律师除了少部分走专业化刑辩道路外(即只代理刑事案件),大部分依然处于万金油状态,其中,走形式辩护道路的人不在少数。而对于一些人脉资源较丰富的老律师而言,他们手下动辄一两位助理或干脆带一个助理团队。这类老律师的日常工作不是办案,而是忙于人际交往拉案子。案件承接下来后,办案就是助理的事了。至于开庭,一般是作为摆设由得利助手主要承担庭审事宜,或者由助理提前将书面材料备好。也因此,有人形象的戏称为,律师证对这类律师而言就是一个营业执照,能合法承接案件赚钱的证件。有谁见过公司老板还每天忙于具体事务的呢?咋一听,此话似乎颇有道理。

如果遇到特别看重律师个人、千叮咛万嘱咐对律师抱有很大期待的这种家属,此时这类老律师基本就本能使出“养生辩护”绝招了(我们得承认,律师专业与否与其能否接案、能否赚钱,没有必然联系)。毕竟刑事案件也不能承诺办案结果,只要是诉讼都有风险,因此家属又如何能挑出律师的不是呢。确实逻辑严密,似乎无懈可击。

如果律师自身就认为刑事案件中律师发挥不了什么作用,那么结果必定是逐渐走形式辩护,终极形态就是“养生辩护”。毕竟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又何必浪费过多精力。而这种信念带来的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案件都走形式主义,律师都变成程序律师,律师为当事人提供的都是同质化、无差异化服务,那案件基本不会取得什么好结果,如果有,那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得归功于检察院或法院。认为案件不值得投入过多精力——形式辩护——养生辩护——案件不会取得好的辩护效果,如此恶性循环,这就是当前刑事辩护领域的现实生态。

03.养生辩护与太极神功

太极大师闫芳与众弟子演练太极神功的视频曾经火遍各大媒体平台,闫大师弟子在被其轻轻握住手后就表现得如同触电一般,当时引来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与批驳。闫芳大师曾回应社会质疑,说没练过太极的人是无法体会太极神功奥妙的,因此功力就对其不产生作用。闫芳大师这种回应,实在“妙极”——只有懂太极的人有资格评论!

那形式辩护乃至养生辩护,是否和太极神功本质一样呢?如同上面笔者阐述的,毕竟刑事案件不能承诺办案结果,而且诉讼都带有风险,因此即便刑案的最终结果不如人意,家属又如何能挑出律师的不是呢。站在家属的角度,似乎处于“哑巴吃黄连”的尴尬境地!

客观而言,只有少部分刑事案件,律师专业尽责程度、水准高低等可能会对案件结果产生较大差异,这一点笔者曾以辩论赛为例有过阐述(这也是一些所谓资深刑事律师常宣称的只接有一定“理据”案件的原因)。由此可见,律师想要发挥出水准,也得看料做菜才行。至于剩下的大部分刑事案件,如同前面笔者阐述的,可能刑辩大咖和律师小白的代理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异。

04.刑事律师的现存价值——信服力

笔者曾接到过两个咨询,其中一个是上了新闻报道的某聚众犯罪的主犯的家属咨询笔者,其家人大概会判多少年?待笔者了解其情况后,给出了法律分析,并建议该家属在当地尽早委托律师介入。但令笔者吃惊的是,该家属并不准备委托律师,而是准备后续接受法院安排的法律援助律师介入。询问理由后,该家属回答到,感觉请不请律师没有多大作用,因为之前她一个朋友犯事后请律师也没有对结果带来什么改变。另一个,某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男子的妻子咨询我,问最坏的情况可能判多少年。询问后得知,该家属也不准备委托律师,而是正在找关系处理。她更相信关系。

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国法治水平的体现。这两位家属,一位是认为刑案中律师发挥不了实际作用,另一位是更相信关系而不相信律师,持这两种观念的人在我国也大有人在。客观而言,家属这种质疑,除了是对律师行业的讽刺外,于我们刑事律师而言更是一种警示。

为何家属会认为律师无用,认为关系更靠谱?答案不难知晓。当然是因为他们接触过一些律师确实没有起到作用的情形,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因为太多走形式辩护甚至养生辩护的律师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导致家属对我们律师行业产生了严重质疑。

但是,现实又如同笔者前面阐述的,律师也得看料做菜,而且根据二八定律,真正光鲜亮丽能拿出来作为成功案例说道的案子,其比例可能远不到20%。有可能大部分律师接触的刑案就属于那80%以上的部分,那律师还有必要花大力气、投入过多精力么?我们刑事律师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笔者以为,任这世道如何浑浊,总有坚守本心之人;任我们律师行业如何鱼龙混杂,总有坚持职业操守、尽心办案的律师。

律师是否专业,其实与其是否属于“万金油”无必然联系。就笔者接触过的律师而言,不乏在同行眼中属于万金油但办案水准相当高的律师,因为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都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作为诉讼律师,其基础永远是证据法,这门基本功才是打通任督二脉的不二法门(笔者也是受此启发才意识到诉讼律师还得从研究证据法着手。至于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律师都是过了司考/法考过来的,都具备基本的法条查找、案例搜索能力,因此在法律适用层面上,除了完全没接触过某诉讼类型案件外,律师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因此,万金油这种情形,不应该成为律师走形式辩护的理由。

信念与现实的尴尬生态确实存在,但,还存在另一种律师人群,靠自身尽职尽责态度、专业水准在业内赢得良好口碑的刑事律师,大有人在。比如刑辩界的大咖朱明勇律师,其就有诸多无罪成功案例,而且据传其所有刑案都是自己亲自办理,这其实足以对走形式辩护甚至“养生辩护”之道的老律师一记响亮的耳光。因此,律师分小白律师、年轻律师、老年律师三个阶段,但形式辩护、养生辩护从不是律师必经阶段。办案技能可学可教,但办案态度须靠自觉自悟。

太极大师,养生辩护,其本质无异,皆为忽悠。而最终将其淘汰出局的,不是委托人、家属,而是行业自身。闫芳大师,自有太极协会处理;近来比较火的传武马保国大师之流,也自有武术协会内部清理门户;至于律师行业,从来只有口碑才能立足,忽悠之流总会被淘汰出局。

刑事律师的价值,其实在于给当事人、家属带来的一种信服力。律师这份职业,和医生有相同之处。同样一种手术(比如简单的切除阑尾手术),年轻医生和老医生可能都可以进行,但老医生带给病人、家属的信服力、内心安慰是不同的。我们可能无法接触到那不到20%的案件,但即便是对于那些超过80%以上比例的普通案件,即便最终结果没能改变,但律师的尽心尽责、精力投入,当事人、家属都看在眼里,外无愧于人,内无愧于心,足矣。这才应该是刑辩之道。

结语

任何一种行业,可能都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形,律师行业当然也不例外。总体而言,当前律师行业的大多数律师都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这些律师都会成为律师行业的中坚力量。撰写此文,主要是因为此前和曾润烽律师之间的一些闲聊中偶有所感。

(最后略加声明:本文纯属闲聊之作,思之所到,落笔成文。不求严谨,只管爽快。)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