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22:11:08来源:法律常识
五一劳动节当日,捷信官微头条推送了一篇文章,宣布旗下产品“捷信惠购”在全国上线。
对于这款2018年初就已推出的产品,捷信惠购目前已经合作支付宝、微信、银联等主要支付通道,因此“全国上线”显然只是一个宣传由头,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大量优惠活动进行“拉新”。
目前,“花”类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标配,而捷信此次“高调”宣传背后,是否想借机转型线上?
今年业务重点
捷信惠购类似于支付宝“花呗”、微信“分付”、京东白条等产品,不过用户需要开通百信银行/上海银行电子账户,日息0.04%起,最高可获得10000元循环额度,先消费后还款。
捷信内部人士王旭(化名)告诉见闻财经,捷信惠购此前也会有推广活动,比如限时全额还款当期账单免息活动,但公司整体推广力度一般。
“除了全额还款,这次提前还款同样享受免息活动,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返现活动,捷信惠购是我们今年业务的一个重点”。
据介绍,捷信惠购已合作支付宝、微信、银联等主要支付渠道;若将免息活动和返现考虑进去,在支付时捷信惠购不失为一个有竞争力的选择。
目前,捷信惠购的额度开放主要针对捷信的优质老客户;而见闻财经注意到,在宣传中,捷信特意强调“支持微信提现消费”。
“能够提现消费,捷信惠购基本可以看作是一款线上小额现金贷产品,从这一点来看,与捷信此前积累的用户借贷需求相匹配。捷信或许希望通过此举,将线下场景借贷用户引流到线上产品。”业内人士分析道。
除了捷信惠购,见闻财经注意到,去年底微众银行也曾推出一款“花呗+借呗”组合的小鹅花钱产品,捷信便是3家持牌消金企业中的一家。
一季度亏损20亿元?
无论是捷信近期提出的“2020-2023战略”,还是其CEO Ondrej Frydrych发布的内部信,一个核心点都是关于“转型”——对于线下起家的捷信来说,更多业务到“线上”去成了唯一转型出路。
在线下场景方面,捷信最初主要切入的是3C数码业务,依靠与迪信通、国美地推合作,迅速占领三、四线城市市场,目前依然是其最大线下业务;此外,捷信在近几年还逐渐布局了美容、装修、教育等场景业务。
“但这些行业各自业务本身大多就受线上化影响,依托其身上的线下场景金融式微也就在所难免。”
2019年,捷信营业收入170.38亿元,较2018年182.06亿元下降6.4%;净利润11.40亿元,较2018年的13.96亿元下降18.34%。
作为曾经的“消金一哥”,捷信在2019年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同时,净利润也被招联消金反超。
但更大的困难或还未到来。
据《中国企业家》援引一位接近捷信消费金融的人士消息,捷信2020年一季度或亏损20亿元。
虽然目前该消息未得到捷信方面证实,但受疫情影响,线下业务为主的捷信一季度经营数据的“难看”,在业内已成为共识。
据此前消息,因疫情影响,捷信冻结了医美场景贷款,许多医美业务线人员被裁。
“疫情推了捷信一把,逼得不得不转型。”王旭告诉见闻财经,此前捷信也曾多次提到转型线上,但很多项目最后都没做起来。
上述业内人士则认为,除了引流线上,重点推广捷信惠购,或许能对捷信在用户中的“不良”口碑起到一定改善。
目前,在第三方投诉平台聚投诉上,捷信消费金融涉及高利贷、暴力催收等投诉量超过36000件,远多于其他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此前,见闻财经曾报道过,捷信遭遇“退息”风波,单日被诉超3万次,起因或源于过往放贷综合利率超过36%。
“经过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这么多年的市场培育,多数用户已经认可‘花’类产品,收费也比较清晰。”
至于捷信能否顺利转型,见闻财经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