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17:06:58来源:法律常识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用卡不仅能满足支付、消费、分期等需要,还能享受到不少优惠,这种先借后还的消费方式越来越普遍。然而,对一些只借不还的用户,银行也需要依靠催收来缓解,诸多催收乱象也随之而来。
现在好了!11月29日,银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印发
“新规来得正是时候,以后,多类不合理催收行为被禁止,信用卡催收工作也将得到有效规范。”辽宁省理财规划师协会副会长钱维军表示。
“呼死你”等多种催收行为被禁止
在《通知》里,银行业协会提到包括电话催收、信函催收、外访催收、司法催收以及其他催收等方式。对于常用的电话催收行为,明确催收人员必须表明身份,遵守基本的文明规范并全程录音。
《通知》对催收时间进行了规范,未经债务人同意,严禁在晚22:00后至早8:00前进行电话、外访催收。按照电话催收当时具体情况,主动通话的频密程度应控制在合理及必需的范围内,严禁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频繁致电催收。
《通知》明确催收行为要严格遵守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严禁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或骚扰,联系第三人时不得透露债务人的详细欠款信息和欠款金额,可询问债务人的联系信息,或请其代为转告债务人与银行联系。当第三人明确要求不得联系时,经确认其为无关第三人,则催收人员应限制后续联系行为。
另外,《通知》要求外访催收不得有不当言行;严禁冒名催收和暴利催收。
对信用卡催收行为进行严管
暴力催收、不得对无关第三人进行催收是目前持卡人在被催收过程中遇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监管规范信用卡催收行为的重点。
近年来,信用卡发卡规模的不断增加,信用卡逾期金融也呈现上升的趋势,逾期还款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据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接近820亿元。信用卡逾期金额居高不下,催收成为银行消化信用卡不良的重要手段,银行为了控制信用卡不良率以及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对信用卡的催收力度。
据了解,银行在持卡人逾期后,一般会以电话催收为主,当电话催收无效时,才会用银行外包的第三方催收机构。若第三方机构催收人员催收方式不当,会激化债务人与银行之间的矛盾。
信用卡新规的出现,银行和所委托外包的第三方催收在对债务人进行信用卡催收时,都受到了约束和限制,需更加注意规范性和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而违规的催收行为必然会被监管整顿。
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消费
随着信用卡市场的不断普及,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范围不断扩大,负债现象也越来越多。部分消费者因消费没节制导致后期还不上欠款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在此,本报提示广大信用卡消费者,信用卡不得用于套现、投资、生产经营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禁止的用途或领域;持卡人出现套现行为,银行会采取降额或停卡处理,这将影响本人后续正常用卡;套现易让持卡人陷入“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产生逾期的话还会对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
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以卡养卡”“以贷还贷”不仅会加重个人的债务负担,还可能因为信用受损而影响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在日常的消费中,要谨记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尽量不要提前消费,最后导致无力偿还大额欠款。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丽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