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15:02:59来源:法律常识
资料图
近日,江西某地级市农商行的一则关于大学毕业生助学贷款的管理通知引发热议,通知提醒毕业生毕业后不再享受政府贴息,需按时付息,到期还贷,并详细列举逾期的5种“严重”(通知标题用语)后果,这些看上去倒并无不妥。奇葩操作在于通知附带一份“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公布了现已在该行疑似逾期的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一万出头。
这说明,即便这份名单有侵犯部分毕业生隐私权之嫌,但该农商行欣欣然于催款名单曝光后的效果。毕竟,不良贷款的催收是一项关系任何一家银行高管业绩的工作。从不谙世事、初出校门的大学生着手降低不良率,的确是吃柿子拣到了软的。诚然如同该行所言,“作为借款人,毕业后还款金额和期限,当初他们上学签署协议时都知道,没如约还款,肯定有问题。”那么这失联的141人的姓名、学校和地址,此刻被曝光,似乎完全咎由自取。但再看从3块多到一万多的金额,尤其是前者,不禁令人对该农商行的做法产生怀疑。
国家助学贷款从出现到发展至今天,近20年来惠及太多贫困家庭与莘莘学子。口碑之盛,在身边亲朋好友当中并不难见证。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启动以来,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还款年限也可以延长至毕业后若干年,为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一进程当中,不少银行响应党和政府这一惠民之举,得到群众肯定,大学生本人对贷款所在行也容易有潜意识的好感。当然,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因有国家财政补贴,银行在这块业务上并无不良之虞。但少数“马大哈”(逾期金额从3.47元到数百元的显然多属于此类)毕业生刚一离校,就被银行曝光隐私催还款,银行吃相上就显得难看,也缺失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普惠”责任感。
再者,据媒体查询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发现,经办银行可按期将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再由该中心将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按照这一规定,该农商行选择自己曝光,显然从法理上也难立住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来公布,自然有自己的流程、经验与披露范围,与一个商业“债主”为“追债”去曝光自己的债务人,操作手法及个中情绪,有着可想而知的区别,带来的后果显然也是差距甚远。别的不说,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倘若因为3块多的欠款被全网曝光,而被所在单位领导或者同事误认为是“老赖”,不知道该银行是否仍心安理得?
二十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缺钱并不意外,不过但凡有一丝可能,选择主动逾期的并不多见。特别是这141人当中的小额逾期者,最多也就属于不清楚还款步骤与途径,或者纯粹因为健忘。倘若该行觉得自己理由与证据充分,完全可以走正规法律途径来让失信人员留下不良信用记录,或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选择自顾自公开曝光其个人信息。往远了说,莫欺少年穷,大学毕业生无疑是各家银行争相抢夺的信用卡、房贷等领域的潜在优质客户,该农商行整这么一出,更是冷了莘莘学子将来知恩图报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