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费金融信用资质遭下调,捷信称已发行的金融债券没有信用风险

时间:2022-11-11 17:10:32来源:法律常识

曾经位列消费金融行业第一的捷信消费金融,近日因种种问题被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资信”)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5月8日,联合资信发布公告称,将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消费金融”)主体及“19捷信消费金融债01”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首家消费金融公司被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联合资信指出,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经营业绩表现暴露出其业务处在转型期,受业务策略和外部环境双重影响存在业务规模收缩趋势较明显、高管稳定性呈现一定波动、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盈利水平承压、未来经营发展趋势尚不明朗等问题,以上因素可能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盈利能力、流动性与融资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同时,母公司捷信集团大幅亏损及实际控制人离世等或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母公司对捷信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

业绩大幅下滑痛失行业第一“宝座”

从2020年的各项指标来看,捷信消费金融都已失去行业第一的位置。

近日发布的捷信消费金融ABS产品评级报告披露,2020年,捷信消费金融实现营收112.38亿元,同比下滑34.08%;受较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影响,当年实现净利润1.36亿元,较2019年同期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减少88.07%,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截至2020年末,捷信消费金融资产规模652.07亿元,同比减少37.62%,其中贷款净额576.32亿元;负债规模537.61亿元,均较上年末明显收缩。

与之对应的是,2020年招联消费金融分别以128.16亿元营收、16.68亿元净利润、1083.11亿元总资产位列各消费金融公司第一,也是目前行业内唯一资产规模超千亿的消费金融公司。

而捷信消费金融在净利润方面已跌出前五行列,甚至低于资产规模刚过百亿的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经21财经统计,国内净利润排名前十的消费金融公司相关指标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21财经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捷信消费金融近期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被外界质疑其财务数据的问题。2021年2月1日,捷信消费金融决定聘请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公司2020年度外部审计机构,而此前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在2018年、2019年两年担任捷信消费金融的审计机构。

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曾多次因审计的上市公司违规遭到警示,涉及ST天成、盛运环保、ST白茶等等。

与捷信消费金融业绩大幅下滑相一致的是,其母公司捷信集团(HOME CREDIT N.V.)在2020年录得大幅亏损

相关数据显示,捷信集团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1.99亿欧元,同比下降24.71%;净亏损5.84亿欧元。集团产生较大规模亏损主要系疫情影响下捷信集团全球主要经营区域信贷需求显著下滑,信贷业务规模明显收缩所致。同时,根据2021年3月29日捷信集团的公告,捷信集团实控人彼得·凯尔纳在空难中离世,联合资信认为这对捷信集团的经营决策或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2020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多名高管成员产生变动。

原首席风险官Li Hong于2020年6月离任;原公司总经理Roman Wojdyla于2020年10月1日离任,后调整至捷信俄罗斯任职CFO;Ondrej Frydrych自2021年2月8日起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现任捷信消费金融总经理;原首席财务官王涛于2021年2月28日离任。

逾期贷款占比创新高,不良率在行业前列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捷信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为2.8%,较2019年末的3.6%已有所下降。

但与其他消费金融公司横向比较来看,目前捷信消费金融的不良率仅次于马上消费金融,马上消金截至2020年9月末的不良贷款率为3.07%,为目前行业已披露消费金融公司中不良率最高。

不过到2020年末,捷信消费金融的逾期贷款占比达到21.87%,2017年到2019年,捷信消费金融逾期贷款占比分别为16%、21%、16%,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和拨备计提压力有所加大,联合资信认为,受信贷规模大幅收缩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明显下滑。

捷信消费金融方面称,2021年一季度公司盈利已迅速回升,已发行的金融债券没有信用风险。

依赖线下模式遇转型阵痛

作为全球消费金融巨头捷信集团的孙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在2010年成立,为中国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一度也是中国资产规模和权益规模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2019年,捷信消费金融成为行业内首家总资产破千亿的公司,贷款规模一度超过970亿元,录得营业收入170.38亿元,净利润11.4亿元,是当之无愧的消费金融行业老大。

在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捷信消金也是消费金融公司中融资额最高的公司。

Wind数据显示,捷信消费金融从2016年10月开始发行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截至2021年5月10日,6年内已合计发行19期ABS涉发行金额465.88亿元,此外,2018年、2019年捷信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两期金融债券涉及发行金额35亿元。

按此计算,6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已超过500亿元,为消金行业之最。相关明细如下。

(数据来源:wind,21财经整理)

捷信消费金融对融资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其对线下模式的依赖,以及资产规模的扩大。

在2016年发行第一期个人消费贷ABS时,捷信消费金融透露,商品贷是其在中国市场合作开展的主要业务。主要是指在线下店内商品分期付款产品,即客户在捷信消费金融的合作线下商店中挑选耐用消费品,然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单。彼时,捷信消费金融的合作门店包括苏宁、国美、迪信通等大型连锁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开始,大量现金贷、网络小贷公司开始挤占消费金融市场,但捷信消费金融依然没有停止线下扩张的脚步。

据21财经统计,截至2018年9月末,捷信消费金融在中国设置的线下POS贷款点达到巅峰,超过25万个,但此后逐渐减少,到2020年末,捷信消费金融线下的POS贷款点已减少至14万个,员工人数也从2017年末最多8万人缩减到2020年3月末的3.1万人。

目前捷信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已转变为线上消费贷款自主支付消费贷,线下主要开展医美、教育场景下的商品贷业务。

此前有消息称捷信消费金融已关停线下办单,转做助贷业务,捷信消费金融称此系谣传,目前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陷入劳动合同纠纷,线下销售违法办理校园贷

由于集中裁员转型,捷信消费金融涉及的劳动合同纠纷达到上百起,其中暴露出捷信消费金融在销售人员管理方面的乱象。

就在今年4月29日,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发布5起劳动人事争议类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捷信消费金融与原淮安地区高级区域销售经理鲍某的劳动合同纠纷。

相关裁判文书显示,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鲍某负责的淮安地区销售人员以“刷单”名义违规为60余名在校学生虚构办理贷款,涉及贷款本金57万余元,最后经过公安部门调解取得客户谅解,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派出所出具建议书,希望消除受害者征信的不良影响。

在员工违规后,捷信消费金融在2020年1月至3月,严重警告鲍某下属二人,并扣除30%奖金。直到2020年7月,方以鲍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捷信方面对此表示,裁判文书中提及的案件系第三方中介欺诈,非公司销售人员,公司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处员工离职事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