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同未尽职管理 中泰信托再领罚单

时间:2022-11-12 09:27:21来源:法律常识

上海银保监局21日公布罚单信息显示,因存在“对某业务合同未能做到全过程、动态化尽职管理”的违法违规行为,中泰信托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这并非中泰信托年内首领罚单。今年5月,因“2015年7月,违规承诺某信托财产不受损失”,中泰信托被上海银保监局给予警告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264.36万元。

8月,信托业再收监管罚单。上海银保监局21日公布罚单信息显示,因存在“对某业务合同未能做到全过程、动态化尽职管理”的违法违规行为,中泰信托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这也是继5月后,中泰信托再度收到处罚。

中泰信托年内两收罚单

根据上海银保监局8月21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沪银保监银罚决字〔2019〕74号),中泰信托在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对某业务合同未能做到全过程、动态化尽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上海银保监局对其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

根据《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并非中泰信托年内首领罚单。今年5月,因“2015年7月,违规承诺某信托财产不受损失”,中泰信托被上海银保监局给予警告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264.36万元。有关人士指出,该罚单是由于中泰信托在2015年成立的成都温江项目,违规向投资人出具了承诺函。

多款信托产品现延期

近年来,中泰信托曾多次陷入业务违规风波。2017年12月,中泰信托因“通过自主支付的方式向借款人发放较大金额贷款,同时未采取有效措施,放任借款人将贷款资金用于股票交易。”被原上海银监局责令整改,并罚款90万元。

同月,原上海银监局向中泰信托下发《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2017]14号),指出中泰信托存在法人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实际控制人不明;部分业务开展违反相关法规规定等问题,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严重危及公司稳健运行、损害公司客户合法权益。为此,采取审慎监管强制措施,责令中泰信托暂停新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存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不得再募集。

监管函称,中泰信托作出整改后应提交整改报告。原上海银监局将视验收检查情况决定是否解除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在未收到《解除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之前,本决定书继续有效。不过,截至目前,中泰信托股东阳光化仍在推进。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中泰信托频“踩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出现6款信托产品展期或延期。包括中泰·弘泰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泰·恒泰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泰·泰盛3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泰·庆泰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泰·元泰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泰·贵州凯里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多重问题加身,中泰信托的经营业绩亦难言理想。2018年,中泰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降33.9%;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40%。截至当年末,中泰信托信用风险资产合计48.1亿元,不良信用风险资产4.79亿元,不良资产率达到9.96%,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五位,仅次于华宸信托、中粮信托、新华信托和山西信托。

(责任编辑:张倩蓉)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