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0:17:12来源:法律常识
文 | 谢深森
来源 | 未来网(微信ID:lovek618)
“如果有下辈子,爸爸我再全部还给你。对不起,爸爸,千万照顾好爷爷奶奶。”2017年4月10日晚上11时35分,熊先生收到女儿的消息,次日下午,警方通知他女儿去世。
熊先生接受不了,女儿自杀时才20岁,还是厦门华厦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自杀的原因竟是“校园贷”。
在这之后,熊先生才了解到,她卷入“校园贷”至少5个,仅“今借到”平台就显示借入累计金额570985元,累计笔数257笔,当前欠款金额56455.33元。
爸爸,如果有下辈子,我再全部还给你。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大学生独立奋斗的正能量故事。
在同学的眼中,熊安安(化名)是一个性格比较要强的女生,她抱有“大学生应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的念头,据说为了挣钱还做起了“微商”,不过朋友说“生意不是太好”。
她到底是怎么接触到“校园贷”的?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通过调查、走访来回溯她的经历。在校园里,“校园贷”这个东西包裹着各式各样的外衣随处可见。
塞在宿舍门缝的小传单上,贴在门上印着“请勿打扰”的告示的右下角,楼梯的拐角处,甚至洗手间的镜子前,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名字:趣分期,爱学贷、今借到……
虽然不清楚熊安安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借钱,但是她的父亲熊先生曾在2017年2月22日接到一条催款短信,女儿说自己大概欠了两万一千多块钱,熊先生联系亲戚帮女儿把钱还了。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愚人节当天,熊先生再次接到催款电话,但是这并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这次,他给女儿打去了4000元,熊安安向父亲保证说,“欠的钱差不多还清了。”
然而4天后,熊太太的手机上竟然收到了女儿上半身的裸照。这一次,熊先生帮女儿还了14000元。
到底女儿欠了多少钱?熊先生很想知道,但是熊安安说不清,也不愿说欠这么钱的原因,更不原意回家和家人一起面对。熊安安坚持在外面兼职赚钱还款。
熊先生最后一次收到女儿的消息是在2017年4月10日晚上11时35分,“爸爸,其实我真的好爱好爱你啊,从小到大,我做了那么多错事,你都原谅我了,可是这一次,我真的觉得很累啊。还没来得及赚钱好好孝顺你们,如果有下辈子,爸爸我再全部还给你。对不起,爸爸。千万照顾好爷爷奶奶。”
在接到女儿这条信息的第二天下午,5点多的时候,熊先生接到了警方的电话,通知了女儿去世的消息。
在泉州一家宾馆,熊安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97年出生的熊安安当时才20岁,还是厦门华厦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
在这之后,熊先生才了解到,熊安安卷入“校园贷”至少5个,今借到、闪银、现金贷、快乐花吧、现金卡等等,仅“今借到”平台就显示借入累计金额570985元,累计笔数257笔,当前欠款金额56455.33元。
一步错、步步错,我的心已经承受不住。
2017年8月3日,正在家放暑假的范泽一告诉家人要回北京学校,随即便离开了家。当天下午家人在他卧室内发现一封《遗书》,称自己“一步错、步步错”,还说“我的心已经承受不住”。
在范泽一失踪的两天之后,一具在水中的浮尸被人发现,2017年8月14日,警方的DNA比对出了结果:被发现的浮尸就是范泽一本人。
警方通过法医鉴定给出了死亡时间:2017年8月5日。
在这一时间的前一天,也就是范泽一失踪的次日,范泽一的父亲陆续收到了追讨债务的信息。
一条信息的内容里称,“马上开学了,去学校逮你,最后通过速X借申请仲裁,欠债还钱,别让我找到你!”
与此同时,范泽一的父亲还接到多个追债电话,电话里的人都声称范泽一借了高利贷。
从范泽一的手机中,可以发现他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大多都是借贷平台,有学生表示,这些公众号一般都会在校园的兼职群里发布兼职工作的信息,让学生介绍同学贷款,并给介绍贷款的学生一定的回扣或提成,前提是介绍者自己也必须要从这些平台贷款。
范泽一的父亲觉得孩子一开始是为了兼职,才开始向这些贷款平台借钱,然后新贷还旧贷,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范泽一的银行卡记录显示,从2016年7月开始,他从一个名为“速X借”的网络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笔1500元,随后就从另外一家网络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钱用于归还“速X借”的钱,然后再从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钱用来归还上一笔欠款。
这样的悲剧还有不少。“爸爸,妈妈,儿子对不起你们,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我欠下了数万元的网络债务,我太绝望了!”19岁的谢波还在读大一,2017年6月29日凌晨,他给母亲的手机发了这样一条短信。
两天后,谢波的家人接到了学校的通知,说谢波在距离学校不到500米的涪江边,溺水身亡。
2017年11月4日,22岁的小朱选择自杀,后被父母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起初,小朱的同学因借别人钱还不上而来找他帮忙,他仅仅只是为了帮同学还钱才走上校园贷的道路,没想到自己却也陷进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中,短短三个月就背上了35万余元债务。
如何阻止下一个“校园贷”悲剧?
“有谁用过‘校园贷’吗?能介绍一下自己使用‘校园贷’的经历吗?”知乎上的这一提问下,有173个回答,一部分人表示已经和家里坦白,还掉了贷款,还有一部分表示仍然挣扎在还款的路上。
知乎问题“如何有效的劝刚上大学的儿子远离校园贷?”下有726个回答,第一条是一位自称高校辅导员长篇论述校园贷危害的答案,获得了28446个网友的赞同,有2661个评论。
一位曾经使用过“校园贷”的同学写到:“我们本可以不接触这个东西,但是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像我就是虚荣心作祟,因为花这个钱,在当时不用付出代价,目光短浅。”
“但是我觉得,人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经历很多诱惑的,也会犯下很多错误,不要因为这一件事情就完全否定自己。”
他的“校园贷”经历以告知父母还上贷款为结局,他的母亲在电话中对他说:放心,我要不了你的命,但那些贷款会。
伴随着快速生长的互联网电商购物,过度的消费需求使得大学生迫切地需要另外一种低门槛的信贷模式,“校园贷”应运而生。2014年左右,“校园分期”出现,从大学生心仪又买不起的商品下手,吸引学生贷款购买。
最近一次“校园贷”引发公众舆论是在今年的7月份,“借‘校园贷’买高档手机,400多名大学生成被告”,随着媒体的进一步追踪,涉事校园贷平台“704校花”背后的“兼职换购”业务也被爆出兼职岗位不够、APP系统存在技术问题、违约提醒不及时以及暴力催收等问题。
一时间舆论哗然,在呼吁大学生提高警惕的同时,网友们也在呼吁监管系统到位。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然而监管政策出台后,学生仍旧可以在网络平台申请到贷款。
8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对于银行业领域要重点打击“面向在校学生非法发放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或以提供服务、销售商品为名,实际收取高额利息(费用)变相放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