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良领衔中期业绩发布会,建设银行管理层“回应一切”

时间:2022-11-12 11:19:32来源:法律常识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全面落实金融政策靠前发力、全面发力、精准发力的要求,加大信贷投放,我们的信贷总额突破了20万亿元,上半年增加了1.58亿,债券投资也突破了8万亿,上半年增加了8000亿,都创了历史新高。”在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在谈及上半年的信贷投放情况时如是说道。

上半年,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建设银行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建设银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建设银行集团资产总额33.69万亿元,增幅11.35%,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和金融投资分别增长8.38%、10.26%。负债总额31.01万亿元,增幅12.18%,吸收存款增长8.07%。集团不良率1.4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集团净利润1,61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5%。“集团资产负债协调稳健增长,核心指标保持相对优势,有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半年报写道。

8月31日,建设银行举办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行长张金良,副行长崔勇、纪志宏、张敏、李运,首席风险官程远国以及董事会秘书胡昌苗出席。会上,建设银行管理层对市场关注的资产质量、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金融科技发展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应。

张金良表示,下一步建设银行将着力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以数字化、平台化经营扎实推进新金融行动,聚焦经营发展的长期性、根本性问题,不断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主体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规模、效益、风险等主要指标均衡协调可持续。

加大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受内外部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资产质量的担忧。

发布会上,张金良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韧性强、后劲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于一时的困难和波动我们相信可以克服,中国经济也一定能够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张金良说道。

张金良介绍,今年以来建设银行全面落实金融政策靠前发力、全面发力、精准发力的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建设银行信贷总额突破了20万亿元,上半年增加1.58亿,债券投资突破8万亿,上半年增加8000亿,都创下历史新高。

分项来看,建设银行持续加大了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一是普惠贷款余额达到2.14万亿,仍然保持业内第一;二是持续做好制造业、绿色贷款的信贷支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增速均超过20%;三是积极做好乡村金融服务,上半年涉农贷款增量和增速都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四是传统优势基础设施贷款做好“两新一重”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到5.5万亿;五是巩固零售信贷第一大行地位,个人经营型贷款增长超过35%。

张金良表示,下半年建设银行会牢牢抓住经济恢复的关键期,贯彻执行好央行的货币政策导向,保持贷款的平稳有序投放。

在消费贷款投放方面,张金良直言“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涨了228亿,信用卡贷款涨了141亿,挺不容易的”。事实上,受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商业银行消费贷款市场形势严峻。张金良表示,建设银行努力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平稳有序投放,除此之外还持续加强场景拓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消费金融也实现了正增长。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建设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8.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52.61亿元,增幅2.4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6.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27.34亿元,增幅1.45%;信用卡贷款9,103.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9亿元,增幅1.57%;个人消费贷款2,557.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84亿元,增幅9.78%;个人经营贷款3,071.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7.20亿元,增幅35.64%。

“下半年随着国家提振消费、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陆续出台、持续发力,消费信心边际恢复,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将随之逐步释放,我们将通过产品的迭代优化、消费场景的拓展,以及渠道的延伸,进一步挖潜消费信贷的增长动能。我们预计下半年消费贷款的增长会好于上半年。”张金良补充道。

制造业不良“双降”,房地产整体风险可控

6月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55.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4.38亿元;不良贷款率1.4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63%,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在拨备方面,建设银行集团拨备覆盖率和损失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分别为244.12%和3.43%。

具体到不同的信贷产品,据半年报,6月末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个人其他贷款、境外和子公司不良贷款率略有增长,分别从2021年末的0.2%、1.33%、1.65%、1.92%上升至今年6月末的0.25%、1.44%、1.91%、2.38%。其余信贷产品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从行业划分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下降。其中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不良额“双降”,不良率由4.20%下降至3.47%;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率由1.99%下降至1.77%。公司类信贷整体不良贷款率从2.27%下降至2.15%。

张金良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和“三重压力”叠加影响,建行持续发挥信贷经营的专业能力,切实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信贷资产质量平稳运行。张金良强调,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分类扎实、审慎,6月末逾期不良剪刀差仍在业内最好水平。“建行在管理当中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前瞻审慎地预判重点领域的风险,主动调整,加强管控。”张金良表示。

张金良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张金良表示,上半年建设银行在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严控风险,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2.98%,在业内处于很好的水平,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25%,同样处于比较好的水平。房地产对建行资产质量的冲击有限,整体风险可控。

2020年以来新发放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仅为0.07%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爆出楼盘延期交房、个人按揭贷款断供的情况。作为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大行,市场对建设银行是否受到影响格外关注。

李运介绍,一直以来建行严格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持续优化按揭贷款质量和结构,在贷款的结构摆布上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区域结构优化,优选贷款投放的区域,50%以上的按揭贷款投放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二是客户结构优化,优选资产负债率合理的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支持个人客户的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超过八成的按揭投放到刚需类客户;三是产品结构优化,坚持一手房和二手房贷款业务均衡发展,到6月末二手房贷款1.76万亿,占全部个人住房贷款的27%,占比在同业中较高。

此外,建行不断提升住房按揭贷款领域专业化、精细化的风险管控能力,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贷前严控准入风险,利用行内外楼盘项目数据,结合预警信息对准入楼盘打分评级,不断优化项目准入;二是在贷中精准识别风险,在放款审核环节重点关注客户已有贷款的违约情况和首付款来源异常等关键性的风险点,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拦截,在放款前高效阻断风险;三是贷后智能监测风险,建行上线了128个贷后风险监测模型,从开发商经营状况异常到楼盘贷款集中违约等多个方面,对贷后的风险及时预警,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李运表示,通过上面三个方面专业化的能力,建设银行全行2020年以来新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仅仅为0.07%。

针对按揭贷款市场需求情况,李运表示,上半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需求在不同月份中有所差异。就建行情况来看,4、5月份受到房企流动性压力加大和国内多地突发疫情的影响,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端压力较大。6月份受益于住房消费支持政策的优化和疫情的修复,建行按揭贷款的受理量和投放量明显回升,日均受理量达到上半年的相对高点。

李运认为,近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策面多点发力,既包括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保交付政策的推出,也包括多个地方政府出台稳定地产市场的政策,还包括8月22日五年期以上LPR再次下调15个基点,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有利于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端积极因素累积

针对此前部分业主发布强制停贷告知书的问题,李运表示,经第一时间全面摸排发现,截止到7月末,建行涉及停贷断供舆情的个人按揭逾期贷款的金额为11.42亿,仅占全行全部按揭贷款余额的0.018%,不良余额5亿元,占全行全部按揭贷款渔业的0.0077%。

此外,发布会上,程远国进一步对“保交楼”问题做出了回应。程远国认为,短期看市场会有一定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发展的主基调仍然是“稳”。程远国表示,建设银行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的原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做好保交楼的金融服务,做好稳投放、促并购和防风险工作。

做好负债端成本控制

大型银行的净息差下降趋势同样备受市场关注。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建设银行净利差为1.90%,同比下降5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09%,同比下降4个基点。

张金良分析道:“近年来央行加大了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LPR多次下调,所以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去年同期,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两块资产,贷款和债券投资的利率都低于去年同期。同时在负债端,由于竞争加剧,付息成本有所上升,所以净息差有所收窄。”

据介绍,上半年建设银行主动作为,主动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尤其是加强综合化和差异化的定价,深化数字化经营,沉淀活期资金。另外通过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对冲不利因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金良同时坦言,下半年贷款收益率仍然有一定下行空间。一是去年以来LPR多次下调,降息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二是建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今后普惠贷款、民营贷款等产品的利率还有下行空间。

张金良表示,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建设银行将积极应对,主动采取措施来对冲不利影响,努力使净息差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

首先是资产端,主要是通过结构调整要效益。建设银行资产总额已经突破33万亿,结构空间很大,尤其是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的调整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第二是负债端,在当前减费让利的大环境下,建设银行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负债端成本控制上。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把负债业务的流量经营作为重中之重;第二,要用数字化的理念和方法加大对中小客户和长尾客群的拓展服务力度,沉淀更多活期资金;第三,全面推进大财富管理战略,以个人全量资金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逐步构建和完善,未来会沉淀更多低成本活期存款;第四,全面加大跟各类金融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沉淀更多金融机构低成本结算型资金。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市场调整机制的作用正在显现,LPR改革也在逐步从贷款端向存款端传导,有助于稳定负债成本。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通过利率衍生工具来对冲一些利率风险,相信通过我们以上各种措施,建设银行有信心使NIM保持在同业较好水平。”张金良表示。

数字化经营为业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建设银行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较早地开展了数字化经营的实践和探索,从“三大战略”的提出到新金融实践,再到常态化运营,建设银行的数字化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理念引领到逐步拓维的过程。

张敏表示,上半年建设银行积极落实监管部门数字化经营转型指导意见,持续完善数字建设,夯实科技数据基础,提升业务经营能力,具体的成效和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建设银行有数字建行规划。今年建设银行制订了《数字建行建设规划(2022-2025)》,坚持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工具,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发展格局,对建设银行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总体规划,通过顶层设计来引领全行实施数字化转型;

第二,建设银行有组织体系的适配。建设银行从2020年设立以行长担任主任的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建设委员会,统筹全行数字化经营,利用数字技术和柔性团队模式探索适宜数字化经营所需要的组织模式。今年建设银行又以专业委员会来统筹整个板块的管理模式,强化部门条线和区域的协同,已经初步构建了开放共享、敏捷响应的组织体系;

第三,建设银行有科技和数据的支持。建设银行坚持科技赋能业务,数据驱动发展,已经制订了金融科技战略,即“TOP+2.0”,特别是建设银行以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终台建设为抓手,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敏捷响应,同时积极稳定地推进信创改造的工作等;

第四,建设银行有生态建设的运营。聚焦社会的痛点难点,通过建生态、搭场景、拓用户,有效连接G端、B端和C端,构建数字化经营的生态,切实提升服务大众、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五,建设银行有风险体系的提升。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各种传统风险和新型风险实时交接在一起,特别是面临复杂的形势,商业银行必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来持续完善风险排查、模型决策,风险预警系统,要建立起多层次、可扩展、快迭代的智能风控体系。同时建设银行不断优化数字合规体系,实现了风险在渠道、产品、客户多层次的防控,也具备了多方位的、智能化的风险联防联控能力。

张敏进一步表示,当前国家层面把打造数字经济的新优势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目标,建设银行也会在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为个人、机构、企业提供最佳的数字化金融实践。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