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3:09:08来源:法律常识
花呗因与信用卡的功能极其相似,因此常被人们定义为“网络虚拟信用卡”。
那么花呗逾期多久不还会被定义为刑事案件呢?什么情况属于“恶意透支”?具体的“数额”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根据《刑法》第96条规定 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何界定“恶意透支”和“数额较大”呢?
根据法律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而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
也就是说,如果信用卡欠了五万元以上,并且经过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之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就可能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恶意透支花呗数额较大且逾期未还款,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花呗虽然与信用卡功能相似,但并不能算作法律意义上的“信用卡”。
刑法上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刑法上的“信用卡”理解为经济法中的“银行卡”,即可透支的信用卡和不可透支的借记卡。
除此之外,不能对“信用卡”作扩大解释,也不能由于花呗与信用卡的相似性而作类推解释,否则将违反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因此恶意透支花呗数额较大且逾期未还款,并不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透支花呗额度是基于用户与花呗平台之间签订的《花呗用户服务合同》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当超过限额和期限未还时,首先是违约行为,仍属于民事调整范畴,必要时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用户还款,不会涉及刑事。
但如果借贷人经人民法院判决还款,无理由拒绝履行判决的,有可能涉嫌拒绝履行判决、裁定刑事犯罪,一经定罪,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313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